台灣應對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展現自信|柳金財

台灣應對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展現自信|柳金財

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交流中,台灣不應妄自菲薄,而應發揮軟實力,展現制度自信及發揮燈塔效應,蔡英文當局也應持開放性的兩岸政策思維,爭取政策發言權,而非一再被邊緣化。

2017114917

大陸當局對台政策藉由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展現其戰略定力及制度自信。在具體政策上,持續擴大兩岸民間交流,推出青創園地、就學就業政策扶持、研究居民同等待遇等優惠政策,期能透過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強化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感。無疑的,從兩岸經濟社會融合,邁向兩岸和平統一,是一道涓滴細微的民心融合工程。

兩岸經濟融合日益互賴

在經濟融合方面,台灣是大陸第七大貿易夥伴,2016年台灣全年出口2,804億美元,全年進口2,309.4億美元。儘管台灣進出口貿易整體衰退,但與大陸的貿易尚在增長。大陸仍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可以說,台灣經濟、產業對大陸市場的高度依賴,已呈現不對稱依賴關係。無論是李登輝時代的「戒急用忍」政策,還是陳水扁時代「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皆難以逆轉兩岸交流日益密切的趨勢。

依據日前中華經濟研究院對台灣經濟景氣的預測顯示,2017年台灣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達2.53%,下半年預期成長率會下降到1.78%,全年成長率預估值為2.14%,未來兩年經濟成長率維持約在2%,低於全球3%預估成長率。大陸國務院公布2017年上半年經濟數據,經濟成長率是6.9%,未來兩年約至少維持6.5%,高於全球平均水準。

在GDP總量增長方面,大陸約為台灣的22倍,若大陸與台灣分別維持以6.5%、2%經濟成長率,兩岸經濟實力落差將會加大拉開。台灣不思如何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全球治理戰略,反而另闢蹊徑推動「新南向政策」,固然可以分散經濟風險,但也會喪失參與大陸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機會。

「新南向政策」發展路徑未必是一定要直接前進東南亞,也可以透過迂迴路徑從大陸轉進,搭「一帶一路」的便車。當然,台灣要參與「一帶一路」,兩岸當局必須先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礎。換言之,兩岸經濟融合是否能夠發揮量變到質變的擴散效應,承諾共同政治框架及政治前提,顯然是跨不過去的門檻。

社會文化融合日益深化

在文化社會交流方面亦復如此,2016年兩岸文化、體育衛生、民族宗教、教育科技、兩岸法界交流等持續進行,人員往來高達934萬人次。兩岸民間、基層、青年交流,各類體驗式、互動式、參與式交流活動增多,也有許多台灣學生赴大陸實習。

兩岸中華文化的交流與創新合作,一方面可強化台灣在中華文化保存與維護的成效,並擴展國族意識認同,避免文化台獨的滋長;另一方面,大陸可運用傳統文化發源地的優勢,吸引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重新認識。兩岸從社會文化融合層面著眼,有助於提升兩岸人民的社會連帶感,印證整合理論的分枝效應與示範擴散外溢效果。

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於全國政協會議提及:「加強與台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民意基礎」。顯示大陸對台政策逐步微調,更著重於兩岸年輕人與基層民眾的交流,提出「一代(年青一代)一線(基層一線,包括各行各業農林漁牧和第一線的基層勞工)」,取代以往「向南移、向下沈」、「三中一青」作法。此外,大陸現正醞釀「居民待遇」優惠措施,給與台灣青年升學、醫療、就業及創業同等於大陸居民的權益。滬台雙城論壇主題,即提出「青創產業」搭建政府與民間交流平台,促成兩岸青年交流,探討創新共贏的模式。

台灣應發揮軟實力

兩岸統合若無經濟社會文化及價值觀的實質交融,只是強調政治上兩岸主權及領土形式合一,必然容易導致雙方在制度與觀念互動上衝突不斷。換言之,兩岸統合不僅應創造「兩岸關係是非國與國關係」而已,更需在實質上透過各種經社文領域的確實融合,建構「兩岸一家親」的休戚與共意識感。

台灣雖小,卻以極為優異的競爭力嶄露頭角,面對兩岸關係互動中不對稱權力關係結構,不應妄自菲薄,從而採取封閉緊縮或對抗的兩岸經社交流政策。台灣已創造眾所矚目的成效,包括外匯存底4,402億美元,金額超越新加坡、南韓和香港;教育受教識字率98.70%;軍力世界排名第13名;最健康與最佳醫療服務世界第2,醫療技術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台灣人平均壽命80.2歲;InterNations調查,「最友善國家」高居第一,旅遊安全性世界第一;「環境績效指數」在亞洲僅次於新加坡、日本,排名第三。

台灣既有如此亮眼的表現,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交流中,應展現制度自信及發揮燈塔效應。蔡英文當局也應持開放性的兩岸政策思維,激發許多政策創意及政策工具,爭取政策發言權,而非一再被邊緣化。

(作者係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柳金財
  • pages: 48
  • 標題: 台灣應對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展現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