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略視角看國民黨怎樣活下去│令狐台
5月疫情大爆發以來,台灣政情出現戲劇性的變化,很多人都注意到柯文哲領導的台灣民眾黨異軍突起,在短短一個月中,民調支持率上升7.1%,相對於綠營的「懸崖式崩落」和國民黨的「不動如山」,有一塊台北市作為地盤的柯文哲,立基於抗疫表現所爭取到的民意支持,顯然成為對藍綠不滿的國人一處情緒出口。
中間選民人數激增
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透露,政黨認同度在這數月的變化說明了民心向背;若與3月疫情爆發前的民調相比,民進黨認同者銳減15%,國民黨認同者不見起色,藍綠差距急遽縮小,但從支持民進黨一方出走的民眾卻不是支持國民黨,而是中間選民人數激增。這種「綠消、藍停、白升」的格局,已有論者指出,民眾黨出現了「我黨意識」,開始由寬鬆的認同,逐漸形成對打破藍綠對峙的期待。
在這種情勢下,國民黨必須體認到總體策略不應再以批評民進黨、總統蔡英文、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或行政院長蘇貞昌為重點,而應側重立法院國民黨團的38席立委和14個執政縣市首長,形成集體意識和共同作為。
抗疫要以行動取代口水
要在疫情期間藉由行政和立法的交互作用,以抗疫的決定和行動,取代所謂的「監督」執政黨;簡單說,選民不想見到國民黨噴口水,在疫情造成的高度壓力下,能帶來希望者,才是民眾樂於見聞的。升斗小民在大疫中的辛苦與累積的情緒,其實由最經典的環南市場自治會會長,痛罵小綠側翼無黨籍的立委林昶佐堪稱代表。
林昶佐給了選民只作秀、不關心的觀感,為殺伐政敵,向主子效忠,不顧基層的痛苦,忘記自己的本分職守,自私自利為政治叫囂,殊不知環南市場攤商為生計受苦,一心想知道的是,該怎麼做才能正確抗疫,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早日解封恢復正常,所以,如有行政指導且逐日見到成績,對陷入愁雲中的百姓來說,才是明燈。國民黨難道沒有從林昶佐引爆的反彈怒火得到啟發?
蔡政府手腳被人看破
蔡英文的民進黨政府自初始低估病毒、高看自己,無論基於如何的決策思維和動機,錯誤地將發展國產疫苗當成主要策略,外界尚記得蔡英文迭次向外放送,7月施打國產疫苗的訊息,如今證實幻滅;至於疫苗採購不足,對鴻海、台積電、慈濟民間採購,開始作梗、繼而作態、最終搶功的嘴臉,因為太鮮明醜陋,國人乃以「懸崖式崩塌」的民調數字回饋,這是咎由自取,怪不得人。
但是,國民黨不能、也不該,只陷在與民進黨的疫苗口水戰中,否則是起不來的。
柯文哲實事求是趁疫而起
柯文哲憑什麼可趁疫而起?其一,北市雖有疫情破口,但他透明公開資訊,提出對策;第二,發生錯誤,不以甩鍋為目的,承認錯誤,認真修正;第三,直白坦率回答質問,沒有複雜隱晦的政治算計,不讓人民感到「有貓膩」,相對於陳時中更顯「坦蕩蕩」。
此外,綠媒及龐大側翼幫倒忙,民進黨表現愈骯髒拙劣,打柯愈用力,反襯出柯文哲局面之艱辛不易,他展示的拚命抗疫、克服萬難、實事求是,則反而感動人民,更增好感。
所以,國民黨要學習到:政敵不是愈打愈罵對己愈有利,如果用力用錯方向,會適得其反。輿論的「操控」、「帶風向」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誤認為是唯一的利器。
國民黨應有的幾項策略
筆者認為國民黨應著眼於戰略思考的幾項策略:
第一,認真考慮下屆地方選舉的藍白合作。台灣選民對地方選舉和中央級選舉的投票策略和考量有所不同。民進黨抗疫失策、民心思變,此必反應在地方選舉。民眾黨的弱勢在於基層組織薄弱,國民黨和民眾黨可截長補短,則兩相得利。探索合作或禮讓提名的可能,在地方選舉中讓不認同民進黨執政的情緒,最大化爆發在選票上。
第二,在疫情未緩解前,國民黨中央要能主導執政14縣市,形成抗疫共同意志,而塑造出團結有為的三或四項政策,共同展現國民黨現存的政治實力。
第三,黨中央無力樹立領導權威,原因很多,卻不容繼續,否則國民黨不知伊於胡底;綜觀當前有意競逐主席大位者多半著重黨的路線,但如前文所述,路線之辯有必要在下次總統大選前整頓清楚,卻不是當下要務。當前仍以抗疫有為、團結一致,不沉溺批評。全黨民代名嘴味兒少一點,捲袖子幹實事濃一點;上下同心,不分彼此,庶幾可喚回人心。
最新一例就是國民黨主席才宣布聯合南投、雲林、花蓮、台東四執政縣市,共同委託藥商申購疫苗,不料旋即又傳出破局,有縣市臨時抽腿;類此事例容易遭綠營修理,單點鎖定、各個擊破。對此,主席辦公室的回應是,民意如流水,隨時在變化,國民黨會隨時關注。但國民黨14縣市做好防疫工作及市政工作,就是確保明年勝選的基礎。黨中央也應全力支持14個縣市做好各項市政工作。
國民黨的起落,固然是該黨的家務事,但民進黨一黨獨大、在野式微絕非國人之福。只是由上述國民黨主席辦公室對新聞提問的回應,讀者就能體察國民黨認同低迷的深層因素是:官樣文章、無所作為和不能感動人!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令狐台
- pages: 28
- 標題: 從戰略視角看國民黨怎樣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