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睦可挽救台灣經濟頹勢│林松青
2024年總統選舉,藍綠白三黨已推定人選,國民黨徵召侯友宜、民進黨推賴清德主席、民眾黨提柯文哲;他們都擁有高知名度,也各有支持者,極似去年的台北市市長選舉。但2024年的選舉,不僅要選出有能力又廉潔的候選人,關鍵更在於候選人是否可以抓住經濟規律與兩岸和睦這兩項大政策。
2024年台灣需要能運籌得宜的領導人,因為一榮俱榮,否則一損俱損。
台灣的問題出在經濟
30年前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的柯林頓贏了尋求連任的共和黨老布希;柯林頓在選舉時有句常被引用的標題:It's the economy, stupid,譯成中文是:「問題出在經濟,笨蛋」。
老布希任內曾打贏波斯灣戰爭,但軍事上的勝利並未轉化成選票。柯林頓所提的政見包括職業訓練券、禁菸政策、反對強制婦女在產後48小時內離開病房、加強911緊急救難電話計畫、掃除文盲計畫等。這些攸關庶民生計的政見,看似與美國主導全球形勢的宏大理念無關;但這樣的治國主張,讓他贏得了民心,並點出率爾發動對外戰爭,讓美國財政虧空,出現龐大負債,是錯誤的。
百世至今,經濟不振是政治失敗、政權遞嬗的規律。兩岸專家觀察美國的興衰,恰成台灣的鏡子,映照出台灣經濟、政治均已失律。
台灣可以美國為借鑒
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平月前指出,美國以為在高科技、品牌通路、創新上有優勢,把製造外包給亞洲、墨西哥等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家,美國就可坐享廉價商品。但高科技創新產業走向自動化,只能提供千分之一的就業機會,其他勞動人口的薪水不敵通貨膨膨的漲勢;工會勢力又強大,經常罷工爭取加薪,製造業因成本考量,根本沒有國際競爭力。所以,美國到各地挑動戰爭,販售過時的軍火,並對大陸產品提高關稅,打貿易戰。中國自救之道唯有創新商業模式,創造就業平台。
考試院前院長關中今年初出版《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新書,他認為美國以利他主義包裝其自私自利,以自由民主人權、解救被壓迫人民為由,打擊弱小國家;但結果是,除損兵折將、耗費大把鈔票外,還落個不光榮撤退的結果。
美國財富被極少數人掌握,絕大多數人沒得到好處。8年前國際就估算過,美國的中產階級在消失中。據統計,新冠疫情期間,美國中產階級人口減少了5,400萬,這對一個3.3億人口的國家,比例非同小可。
關中指出,美國重個人主義,至2022年10月的統計,美國確診人數有9,857萬人,死亡人數超過108萬,證明政府治理已近失能。美國中產階級和藍領勞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租不起房子,流浪街友粗估將近60萬人,多分布於大城市,洛杉磯大批街友在路邊搭帳篷棲身。
台灣在經濟上可背靠大陸
台灣與美國不同質量,經濟規律卻比美國複雜。台陸間只隔一道淺窄的海峽,大陸是台灣的最大市場、最大貿易順差地、最重要商貿伙伴。台灣賺很多大陸錢,源於馬英九時代承認「九二共識」,大陸願意讓利台灣,農產品、紡織、機械、石化、運輸工具可免關稅銷陸。
如今民進黨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又主張兩岸甚至兩國互不隸屬,還從國民教育去中國化著手,宣傳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並倚美抗中,向美國購買大批軍火備戰。
俄國總統普丁說,大陸不必動武,光是打經濟戰就能解決台灣問題。大陸之前就限制了若干農漁產品、食品輸陸,4月又啟動了貿易壁壘調查。今年第一季大陸自台進口額大減27.5%,台灣限制大陸生產的蘋果、梨、水蜜桃等830項農產品不准入台,雙方顯非對等商貿,陸方自有理由不再讓利。
台灣目前的經濟有三大弱項,一是水、電供需不穩。自來水公司漏水率逾13%,一年漏水量超過2.3座石門水庫的蓄水量。台灣要廢核電,綠電卻起不來,台企和外商一再反映有缺電憂慮。二是年輕人學用不合,失業率高、待遇低。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徵官邸職員,負責清掃、洗衣、宴會布置、餐飲服務,月薪僅27,000元,只比台灣法定基本工資多600元,是不是太欺負人?三是貧富差距大且官富民窮。靠勢黨政官員能吃香喝辣,公務系統的主管職務加給(特支費)不必繳稅;民間的受薪階級主管加給卻須併入所得,一律扣稅。
台灣本有發展觀光的山海優勢,但因政治意識,無法撫順兩岸官民的感受,使最具消費力的大宗陸客被擋在門外;導致相關的服務業低薪、缺員,大多為月光族。如此經濟規律使社會瀰漫著不平之氣,政府治理失宜、經濟更沒有創新氣象。
2024年大選,依筆者看,哪一位候選人能走出恢宏的路線,拿出執行的方法,有決心改善兩岸關係,挽救台灣的經濟,他就是選民可以信賴的領導人。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松青
- pages: 34
- 標題: 兩岸和睦可挽救台灣經濟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