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交流是促進兩岸和平的潤滑劑│柳金財

青年交流是促進兩岸和平的潤滑劑│柳金財

6月8日,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日宣布,馬英九擬邀請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等五所大學50名學生,於今年7月中旬訪問台灣,並將與台灣五所大學交流、參訪台灣著名景點與歷史古蹟;近日曾透過學界人士向陸委會表達有此邀約,準備向政府提出申請,但陸委會似有保留之意,並知會馬英九基金會勿送件申請。

20220301584083476926

同日,陸委會以新聞稿回應陸生來台已全面解禁,然實際上,在台就讀的陸生「微乎其微」。陸委會又說邀請大陸人士來台,應依循法規,並符合交流主旨,才能有助兩岸良性互動。據媒體報導,陸委會已知會馬英九基金會勿送件申請,因為陸委會會以「沒有重要性、迫切性」的理由婉拒。消息傳出,令人感到錯愕,難道兩岸學生交流不符合交流主旨?

馬英九在得知消息後呼籲,兩岸青年交流交往有利於兩岸長期和平發展,民進黨政府既宣稱要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和平交流是兩岸的唯一選項,就應該允許陸生來台參訪。何況,根據陸委會委託民調的結果顯示,超過8成民眾贊成逐步恢復兩岸健康有序交流。陸委會究竟為什麼不放行一個學生參訪團?筆者認為理由如下。

首先,防止國民黨取得兩岸論述及路線的主導權。無論是蔡英文或台灣社會普遍的民意,皆支持兩岸持續交流。兩岸青年學生交流屬於教育領域,為「低階政治」中的功能性及事務性議題,敏感度較低,理當鼓勵,但重啟兩岸學生交流係由國民黨推動,會凸顯民進黨缺乏兩岸治理能力。然而,學生交流已成為兩岸和平互動的關鍵指標,以及兩岸交流政策之「風向球」,民進黨不該因擔心喪失兩岸交流的主導權,而橫加設置人為障礙。

其次,民進黨政府欠缺推動兩岸交流及合作的自信。大陸對台政策關注「一代一線」主軸發展,對台商台幹台生台師實施「居民待遇」、「同等待遇」措施,對台灣年輕人產生一定的「磁吸效應」,同時也體現「道路、理論、制度及文化」四大自信。此次大陸五所大學願意配合馬英九基金會來台參訪,顯示對大學生素質持有相當自信。近年來,大陸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世界排行榜優勝於台大、新竹清華大學。

儘管大陸改革開放後一段時間,港澳台的流行文化紛紛吸引著大陸社會的關注,然面對文化全球化的衝擊,大陸吸取西方文化元素,如今影視戲劇歌曲等流行文化,反過來引領風潮;在網路世界中,許多台灣學生學習大陸網紅的兒歌、抖音、小紅書等,有些短視頻及戲劇在台灣社會非常盛行,台灣年輕朋友喜歡唱大陸的流行歌、也愛從淘寶、蝦皮網購物。同時,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至大陸求學及工作,將大陸視為生涯職涯發展的場域。

20220301584083476927

再者,基於2024選票極大化的選舉考量。陸委會作為台灣兩岸事務最高執行機關,一再呼籲兩岸應多交流,也瞭解青年交流是促進兩岸和平的最佳潤滑劑,但2024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可能再度倡議「抗中保台路線」,實施「聯美抗中戰略」。這些路線得以成功,有賴保守封閉、僵化反制的兩岸政策。因此,一旦允許馬英九邀請大陸學生來台,促進兩岸持續往來,恐不利於民進黨長期所塑造的「亡國感」意識,難以透過「集體誘因」進行政治動員,達成選票極大化的目標。儘管賴清德曾提出「和平保台」路線,但最終卻讓位於「務實台獨」、「兩岸互不隸屬論」、「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是事實上國家」。

總之,是否允許大陸學生來台參訪,已成為民進黨推動兩岸交流的試金石。陸委會先稱,「專案申請」大陸人士入台交流「必須符合交流主旨」,始有助於兩岸良性互動。又據媒體報導,馬辦即使送件申請,但陸委會將以「沒有重要性、迫切性」的理由拒絕該案。

陸委會固然基於職責及善意提醒,表達來台參訪宗旨如為教育交流,行程自應以教育為主進行安排;也善意提醒宜考量當前社會情勢,以及民意對交流安全管理的要求,邀請單位及受訪學校必須承擔規劃及落實維安的具體責任。不過,陸委會在兩岸交流上應扮演「低政黨化」角色,兩岸政策攸關台灣的生存與發展,應排除個別政黨的特殊作用,避免兩岸關係因台灣政黨輪替而一變再變。

而且,民進黨政府既宣稱要推動疫後兩岸交流,也宣稱和平交流是兩岸的唯一選項。無論是從蔡英文信誓旦旦的承諾,或從台灣社會民意的反應,兩岸青年交流雖屬於教育領域,但也深具政治意涵,攸關兩岸關係朝向正常化、健康化及機制化發展。

總言之,兩岸學生交流已成為兩岸和平互動的關鍵指標,也檢驗著民進黨當局是否真心誠意想要推動疫後的兩岸交流政策。筆者希望民進黨當局不要自食其言,說一套做一套!

(作者係佛光大學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柳金財
  • pages: 34
  • 標題: 青年交流是促進兩岸和平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