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帝國主義留下的歷史課題|葉芸芸

殖民帝國主義留下的歷史課題|葉芸芸

有關二二八事件歷史真相的意識形態爭論長年糾纏,整個社會已經疲憊不堪,再次執政的民進黨,操作轉型正義,卻讓二二八如幽靈般徘徊在美麗島的天空上。然則,這個殖民帝國主義留給我們的歷史課題,終究將由不具苦難意識、嚮往小確幸的年輕世代來承擔。

2017034318

台灣光復卻未帶來變革

1945年的10月25日是個激動人心的日子,在台北市公會堂,上午10點舉行了「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同日下午3點,台灣各界人民代表在同地點舉行「台灣光復慶祝大會」。

大會主席林獻堂致詞說:「台灣光復重還祖國,皆是祖國抗戰八年得以最後勝利之所致」,平實的開場白,反映了當時台灣大多數人的認知,是把戰爭的結束簡單地直接等同於「光復」。

身穿長袍馬掛的台大文學院代理院長林茂生,對著大會上陶醉於光復幸福的台灣同胞提出他的憂心,他憂慮同胞不能團結和光復重建工作會很艱辛,他說「光復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光復雖然實現了台灣人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及復歸祖國的願望,但是,光復應該有的變革從未真正落實。台灣人未及整理殖民地的經驗,清理自己身上被殖民的痕跡,也沒能認識正處在大變動前夕的世界局勢,以及自己在其中可能的位置,就被倉皇驅趕著進入新的歷史篇章了。

二二八事件的衝擊,使得戰後台灣失去了重整社會價值體系和去殖民化的機會,也更不可能與大陸重建民族認同,一起努力邁向現代化的社會。歷經嚴酷殖民統治的台灣人,對殖民與光復的認知遂也一直停留在二元對立的狀態上。接踵而至的白色恐怖,在台灣人心裡留下難以克服的挫折與幻滅,冷戰意識更牢固成二元對立的思考模式,埋下了台灣人對身分認同的徬徨與危機。

二二八瓦解本土社會力量

1947年以後,大陸局勢驟變,國共內戰帶給全國人民無止盡的混亂與痛苦。經過二二八洗禮的台灣已經有了重生的覺醒,呼應大陸「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訴求的學生運動,文化界各種超越彌補省籍隔閡的努力,都展現出一種以中國全民族的解放為志向的氣度與決心。左翼思想在噤啞的社會表象下暗潮洶湧,有志之士勇敢投身革命,短短兩年間,中共地下黨在台灣有極迅速的發展。

1949年,瀕臨崩潰的國民政府全面退守台灣,1950年韓戰爆發,世界徹底分成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個陣營,號稱自由與共產的兩個世界,不共戴天的仇視與無所不用其極的敵對,充滿了黑暗荒謬的冷戰時代,誠然是人類歷史上不曾有過的。

重新得到美國支持的蔣介石,在台灣展開徹底的政治肅清,不分本省或大陸籍的左翼人士遭到瘋狂的捕殺。歷經日本殖民統治者全面的嚴酷鎮壓,民族抵抗運動的力量蕩然無存,戰後台灣能夠集結的本土政治力量極為薄弱。二二八事件餘悸猶存,在更為暴虐的白色恐怖籠罩的情境下,順利展開的土地改革更進一步剷除了倖存的本土經濟力量。議會路線主要領導人林獻堂,藉稱養病避居東京,說明這股本土社會力量的徹底瓦解。

接下來,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二二八事件與1950年代一直是無法公開談論的禁忌,卻又是一直頑固存在並且無法消除的傷痛。年復一年的「光復紀念」只剩下了表象,歷史被抽空了骨髓,成為沒有靈魂的軀體。台灣歷史的曲折與進步、反抗的血淚,被殖民的記憶、戰爭的殘酷、對民族解放事業的認同與求索,都一起沉入深淵,成為一個沉重不堪負載而無聲的陰影。

分離意識源自台人的屈辱

台灣獨立運動的萌芽,最早是廖文毅在香港提出的「國際託管論」。廖氏於光復之初曾任台北市工程局長,1946年8月間競選國民參政員落選。經歷競選的紛爭及二二八事件的打擊,加上美國因素的牽引,而走向台灣獨立運動。1947年下半年在香港,廖文毅與謝雪紅、蘇新等有過短暫的合作,破裂之後,老台共一派另組「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直接受中共華東局領導,廖文毅轉到日本發展獨立活動。1960年代,廖文毅、邱永漢與辜寬敏等第一代台獨運動領導人,陸續與國民政府妥協,返回台灣。

廖文毅代表的是光復後國民黨所瓦解的地主資產階級,也是受盡殖民統治下二等公民屈辱的一代。日據下,他們必須忍受因國語(日語)不夠流暢華麗為藉口的差別待遇,光復後又發現代表祖國的國民政府,不僅接收了日本殖民者在台灣所掠奪積累的財富,並且沿襲日本政府和日本人對台灣人的岐視,自己依然是不會說國語的次等公民,同樣被排除擔任主管職位的資格。雖然,這是日本殖民統治的結果,特別是在皇民化運動下受教育的那一代台灣人,徹底失去了使用漢文書寫與思考的能力。

而且,殖民地教育政策刻意不栽培台灣人為管理人才,除了必要的醫生與少數低等技術人員。回顧歷史的現場,文化教育界雖有體貼台灣人苦楚的大陸人士,但大多接收官員擺出征服者的姿態,終究必須由陳儀長官承擔責難。1950年代的台灣分離意識,大部分是來自於台灣人所感受的這種屈辱與苦悶吧?!

台獨意識根源錯綜複雜

戰後日本的經濟因美國參與韓戰而復甦,台灣的經濟也等到美國陷入越戰泥淖時起飛。1960年代以來,台灣中產階級的生活文化,隨著資本主義的商品消費文化發展,追隨美日逐漸國際化。台灣獨立運動在海外台灣留學生中也有所發展,出現「台灣民族意識」為理論的基礎。欠缺日據下抵抗日本的「中國民族意識」那種悲壯感,虛構的「台灣民族意識」糾纏著一種棄兒意識。

或許是受到日、美與中共建交的衝擊,雖然,擁有一些經濟上的成就感,這個時期的台灣獨立運動卻還是帶著多重的失望情結。對國民黨當然是失望的,但也對第一代的台獨領導人失望,對中共則完全不寄希望,因為在台灣的成長經驗中那是不能碰觸的禁區,唯獨對美國深寄重望。

早在1942年,美國就有戰後將台灣劃歸「國際共管」(《太平洋關係備忘錄》)的主張,二二八事件當中,駐台副領事葛智超(George Kerr)推動台灣脫離中國的企圖失敗,因而牽連台籍人士成了代罪羔羊,林茂生之遇害或許是其中之一。二二八之後的70年來,美國的台灣政策始終如一,志在阻止台灣回歸中國與兩岸統一,並且在台灣確保一個親美反共的政權。

台獨意識的原始元素來自對國民黨政權的怨恨與幻滅,卻也繼承了所有國民黨的恐共與反共意識。兩岸現實政治中不曾終結的內戰關係,無時不被提醒的敵對意識,國民黨為了鞏固與合理化在台灣的極權統治,不斷地對所有大陸事務與人民進行負面敘述與醜化。但是,影響更大的還是美國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四面八方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甚至於生活飲食,無所不在地對台灣和台灣人進行改造。

地理位置是台灣歷史宿命

中、日兩個民族也不必然是世世代代的敵人。大航海時代以來,在全球各地掠奪的歐洲殖民帝國,以販賣非洲奴隸積累的財富為基礎發展產業革命,歐洲的政治社會文化生活乃成為現代化的象徵,代表近代人類的「文明」。清朝的積弱曾經是整個亞洲的憂慮,甚至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化國家,也壯大了軍國主義效法西方殖民帝國,回過頭來侵略殖民亞洲的近鄰。

因甲午戰爭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帝國的台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因而早於半殖民地的大陸走上現代化的道路,卻也因此鄙視起落後的同民族中國大陸。加上國民黨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時代的野蠻作為,大約構成了當今台灣島上反華與仇中情緒最早的原型。現代與落後、文明與野蠻的二元對立認知,將台灣自囚於日本與美國意識形態的牢籠。

(作者係文史工作者)

附加資訊

  • 作者: 葉芸芸
  • pages: 58
  • 標題: 殖民帝國主義留下的歷史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