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賦與野柳更多的文化靈魂│張健豐

應賦與野柳更多的文化靈魂│張健豐

野柳因天然漁港的條件,從近500年前就成為海盜,、西班牙航海者,、和大陸漳州移民的造訪地。居民主要靠捕魚維生,有豐富的漁村文化。但因1960年代初的開放觀光,漸漸失去了靈魂。

20220301584083476966

野柳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筆者對此最初的印象是小學的「北海一周」旅行,曾到這裡的海洋世界欣賞海豚表演等。三年前也追著吃「萬里蟹」的熱潮來到此地,並到野柳地質公園及野柳特產街等走走。近年當局以「野柳石光‧夜訪女王」為主題的燈光秀,讓遊客只注目於野柳岬區的奇岩怪石,忽略了瀏覽村社內漁家特有的屋厝建設等。

野柳漁村的發展

由大屯山系向東北海面伸出的野柳龜岬角(以下稱野柳岬),從金山海邊東望,猶如潛入海中的巨龜。它抵擋了強烈的東北季風,使岬西側的灣澳形成優良的天然漁港。也因屬大屯山系的支脈,使它的岩泉和山林積水不缺,並有全年不涸的清泉古井。據說,近500年前的明代中葉,就有海盜利用野柳天然漁港的地形為根據地,四出劫掠過往船隻。

之後,西班牙航海者至台灣北部時,因冬季東北季風大起,野柳岬不斷地受到強風巨浪撞擊所潑起的濤天浪花與轟隆巨響,有如魔鬼般出竅,驚悚而不敢靠近,因而賜名:「魔鬼之岬角」(Punto Diablos)和魔鬼岬(Cape Diable)。同時,該濤浪天候在野柳岬內的海蝕平台,所掀起的白色有如西方人衣著的蕾絲邊,更像被切割的礁岸,因此也命名裂礁(Gekoofde Klip)。之後西班牙航海圖將「Diablos(魔鬼)」一字,D和B的兩個子音去除,而留下的ialos被譯成「野柳」,這可能是野柳地名的由來。後來鄭成功船隊北上想過野柳岬時,忽然間天昏地暗,只好退至八斗子(現核二廠處)屯墾。因而得名「國聖埔」(鄭成功號「國姓爺」)。

清初,福建漳州移民陸續前來拓墾,在港東建立開漳聖王廟─保安宮。此後發展成三個獨立社區,一在舊台2線省道下方的野柳爿社(港西)。二為以林姓為集村的中社(港東)。三是後澳仔社(東澳),此即同治10年(1871)《淡水廳志》所記載的「野柳莊」。受到地形限制,居民主要靠捕魚維生,捕獲的魚經蒸熟(曰熟魚)後,經由金包里(今新北金山)大道(魚路古道)挑運到士林,只需半天可到。而居民的茅草屋(草厝)的圍牆,大都採用野柳本地的硓石(白化珊瑚礁岩塊)作為建材,茅草則取自八斗子坑內專種茅草的田園,此種房舍冬暖夏涼,至今在野柳仍可看到少數幾戶。

野柳岬內多條狹長的海蝕平台,當地人稱為骿(棚)。龜頭山山尾高峭的岩壁上有嵌著多個結核岩的「二十四孝石」,此即位在野柳岬最大的海蝕平台─龜頭骿(棚)。龜頭骿是野柳岬區海產物最豐富的平台,潮流帶來諸多浮游生物與海生物種。而深水之水清激流處的原礫石上,紅藻類叢生,包括俗稱的「石花」。「揀石花」的傳統至少在300年前於澎湖很早就有,同治10年(1871)《淡水廳志》〈物產/雜產類〉也有「石花,生海石上」的記載。從清代在野柳從事採收者皆為婦女,她們除了夏季風平浪靜時要潛水採石花菜,逢秋冬季也要和風浪賽跑,採價昂的頭髮菜與紫菜,非常辛苦危難,所以野柳的海女是可敬的。

20220301584083476967

從軍事要塞到開放觀光

清代艋舺營(北台灣衛戍司令部)所轄地方已北至野柳。到了1895年台日乙未戰爭爆發前,漳州人的大家長板橋林本源,將其招募的本地土勇─勁字營及副將陳尚志的尚字軍三營,從桃園大溪移防至金包里(今新北金山),以戍守野柳等地。陽曆5月,日艦浪速、高千穗兩艦,從淡水游弋基隆。29日(農曆5月初6),佯攻金包里,以牽制台軍,隔日從東北角的澳底登陸。

日據時期到光復初期,野柳成為軍事要塞。東澳的駱駝岩(或稱茶壺石),其上有一門三窗的石砲台。在1990年代未拓公路前,此地有當地人俗稱「紅水仙」之天然彩繪的壁畫。因少有人前往,尚保有原始風貌。後有一台日合作攝製公司,拍攝以金門八二三砲戰為背景的《金門灣風雲》(金門島にかける橋,1962)到此取景,作為片中異國情侶談戀愛的場所,並在附近沙灘拍攝戰爭場景。

另外,在此時一場在台北舉行的攝影展,徹底改變了野柳的命運。這是台灣光復後不久,位於「大骿」上最高的蕈狀石,因春雨延綿,上頭結核岩崩落了一大塊,此即現今野柳的重要地標─女王頭。1960年被攝影家吳東興發現,遂和台北的記者兼攝影家黃則修一同前往拍攝。1962年在台北聯合展出「被遺忘的樂園─野柳」,野柳的美景始為世人所知。萬里鄉公所於是在1964年2月13日成立野柳風景區管理所,正式將野柳對外開放觀光,讓民眾一探這裡的奇岩怪石。遊客藉由往金山的公路局客車源源而來,大大改變了野柳傳統漁村的風貌和生活。

應重視海洋資源和文化

台灣光復初期,野柳的人文自然景觀還保留得相當原始,除了日據時期所建的原始人工碼頭、房舍和舢舨之外,全都呈現自然原貌。但隨著捕魚技術的進步、漁船全面機械化,和港區的水泥化後,大大改變了野柳的海洋資源。例如,在日據初期,日人積極開發台灣漁場後,從日本九州來的漁民採用放長線釣大魚的「延繩釣」漁法,俗稱「放鯤仔」。此即把多條鉤線掛在長棍上,掛餌沉入海裡,而隔段時間才去收棍取魚。此漁法適合在多岩礁的海域,捕獲魚類以海底底棲性的赤為多,現近海已少。

20220301584083476968

而源自清代開始的棒受網作業,俗稱為討火罾仔(焚寄網),以捕鎖管(小卷)為大宗。每次出動時須動用到3艘船12位船員的人力,包括一艘「火船」在前點燃火把誘魚,後方兩艘船拖網圍捕,十分耗時費力。到了1963年,全面取而代之的是單船三、四人組的凸仔罾(棒受網)的漁法。「凸啊罾船」因船首船身都有彩繪還加船眼,和流線型,顯得雄赳赳氣昂昂,成為野柳當地村民划龍舟慶端午的重要船隻。後來,漁民直接在夜晚利用船上掛滿超大型燈泡,用船隻引擎發電,利用強力的燈光,引誘浮游在大海表層的趨光性生物入網,近20年近海鎖管數量減少後,便擴大漁場至彭佳嶼海域。

20220301584083476969

此外,位在港東和東澳間俗稱「蕃仔園」的地方(今薆悅酒店野柳渡假館一帶),以前因秋天開始的東北季風從野柳岬外龜頭尾吹來,所以沒有人居住,但卻成為孩童放風箏的好地方,也是值得重視的一項在地民俗文化。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

附加資訊

  • 作者: 張建豐
  • pages: 86
  • 標題: 應賦與野柳更多的文化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