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何以成為人口大族│龔忠武

中華民族何以成為人口大族│龔忠武

在世界古老的民族中,其歷史和文明從未中斷,至今還欣欣向榮、不斷壯大昌盛的,只有中華民族(或簡稱漢族、華族)。土著華族源於河洛,移民至嶺南的華族成為客家,仍然保留著中原河洛文明的傳統。中原的華族,然也曾亡過國,但從未亡族,周邊的遊牧民族,例如蒙古和滿洲,雖入侵過中原建國,但最終無一不被華族同化,而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20220301584083476942

古埃及和古印度的土著民族,不是亡了國,就是滅了族,只有古老的華族一枝獨秀,從未中斷,而且人丁興旺,目前已達14億之眾。其間,雖然曾經數度亡了國,但從未滅族。而且,華族具有一種獨特、天賦的大熔爐的本能,能夠同化外來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雖然逃不了興衰消長的自然規律,但總能度過劫難,使漢族不斷地成長茁壯,而成為梁任公所稱的中華民族。

農耕文明使中國人丁旺盛

為什麼華族具有如此神奇頑強的生命力?追本溯源,套句馬克思主義的話說,在於經濟,在於農耕經濟的生產力。環顧世界的古老大文明中,中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人丁最旺的農耕文明。而在工業革命前,農耕經濟的人力,而非機器力,是唯一具有強大生產力的動力。

更深一層的原因是中國的經濟生態環境,也即是客觀的自然環境。中國不但擁有眾多大大小小的宜農平原,還有宜農的幾條大江大河。眾所周知,漢族古代定居幅員遼闊的黃河中下游的黃淮大平原和黃土高原,後來族繁人眾,移居長江以南的各大平原(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江漢平原)。自遠古以來,漢族就長於農耕,神話的神農氏就是漢族的農業之祖,故謂之神農。

不論是旱耕的雜糧或水耕的稻米,都需要大量密集的勞動力,水耕尤甚。所以作為體現農耕經濟主要意識形態的儒家,將孝道視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宣導多子多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孝道價值觀。因此,歷史證明,在農耕經濟的體制下,人丁必然興旺,家國必定昌盛。

儒家自漢武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以後成為國教;以這樣的思想為主導,數千年來,漢族的人口當然一直有增無減。明末清初的人口約為7千萬,經過康雍乾三朝的盛世到了乾隆末年(西元1800年左右)已突破2億,鴉片戰爭時期更倍增至4億;雖然其間內亂外患不斷,但人口卻一直有增無減,目前已多達14億之眾,相當於四個美國、三個歐洲的人口。

究其原因,蓋受惠於需要大量勞動力支撐全國規模的農耕經濟。質言之,是農耕經濟養活了大量人口,確保漢族的人丁興旺不衰,青春常駐。這是海洋經濟、遊牧經濟絕對辦不到的。

所以,歸根結底,農耕經濟的龐大人力是漢族頑強生命力的原動力。但在工業時代,維持人口常數的農耕經濟,已經為工業經濟所取代,那麼漢族青春常駐的原動力,是否因此而隨之消失?

20220301584083476943

中國已完成近代化進程

答案是不但不會,反而更加強化。近百年來,縱然中國的內憂外患不斷,但因人口的基數龐大,所以以幾何級數增加的人口,抵消了人口的損失而有餘,以致漢族的人口近百年來仍然有增無減。

到了新中國時代,由於再無內亂外患、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生活安定、百業興旺,足以養活更多人口。目前已達14億之眾,保證了華族的生生不息,青春常駐不衰。

令人擔憂的是,這麼多的人口,如果有量無質,肯定非國家之福,反成國家之害。但令人寬心的是,在先進的社會主義體制下,政治上基本立足於人人平等、機會均等,無種族、性別歧視,所以大體上保證了國民的素質優化,而非劣化。

鄧小平時代曾出現過異常的短期病態現象,這是社會轉型期必然要付的代價。現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下,社會基本上已經步入正軌,並在更高的層次上運作。所以,中國現在能夠在世界的舞台上,同超強的美國平起平坐,是有足夠的底氣的。

一言以蔽之,中國近百年來的近代化進程,就是將社會根本上從農業經濟轉化為工業經濟,亦即賦予中國傳統社會新的生命-強大的機器生產力;這種近代化的生產力,較之傳統的生產力,更足以養活大量的人口而有餘,從而確保了華族的青春永駐。

新中國這幾十年的工業化努力,在毛、鄧、江、胡四個世代的領導下,僅花了幾十年的功夫,卻已經走完了從農耕經濟轉入工業經濟的過渡階段,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中國從此具備並完善了大機器生產的工業體制和現代化的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社會從此脫胎換骨,換了人間!人力、機器力是激發中華民族生命力的原動力,也可謂之永保青春的密碼。

 (作者係旅美體制外歷史學者)

附加資訊

  • 作者: 龔忠武
  • pages: 72
  • 標題: 文明的互動推動人類歷史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