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的政治經濟學│張林剛

杭州亞運會的政治經濟學│張林剛

10月8日,為期18天的第19屆杭州亞運會閉幕。這次共有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12,500名運動員,參加40個大項、481個小項的角逐;除運動員表現優異外,亞運會還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回報及社會效益。

20220301584083476948

亞運會經濟回報可觀

杭州亞運會總共建設1個亞運村、4個亞運分村、31個訓練場館和56個競賽場館,耗資101.9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他的開支主要用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上。以地鐵為例,2015年杭州地鐵只有3條線路,81.5公里里程;2023年2月杭州地鐵已有12條,車站260座,運營里程516公里,年客運量達9億人次,實現了10城區全覆蓋,這種大型體育賽事對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十分顯著。

此外,杭州也完善了城市軌道交通、機場、火車站和汽車站等,提升城市環境、市容市貌、城市管理服務水準和抗風險能力水準,豐富公共產品的供給,加快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數位技術、新一代生物技術和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站在杭州街頭,公車已全部替換成電動車,5G網路已實現全覆蓋。

在「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指導原則下,杭州不是為了辦亞運而辦亞運,更多的是藉亞運,補齊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各類短板,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拉動會展業、新材料、人工智慧、綠色產業、餐飲娛樂文化業和體育旅遊業的發展。

此次亞運會售出超過305萬張門票,票務收入6.1億元,觀眾上座率超過92%;連帶各類徽章也成為大熱門的「硬通貨」,以亞運視覺微元素的各類特許商品也供不應求,截止10月4日,銷售額已達7.6億元。亞運會市場開發總收入高達53.16億元,發售特許商品17個品類近1500款,大多融入杭州特色,帶動民眾,尤其青年一代,甚至加深外國人對本土文化的瞭解,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文化效益。

亞運會社會效益大

借亞運東風,杭州和周邊城市紛紛推出亞運主題精品旅遊路線,舉辦迎亞運促消費的嘉年華活動,掀起文旅熱潮,各城市消費收入也水漲船高。整個中秋國慶假期,浙江全省共接待了旅客4,372.4萬人次,旅遊收入486.4億元。根據浙江省統計局的GDP模型測算,亞運會拉動了7.6%的GDP,約4,141億元;帶動67萬人就業,占同期就業人數的2.4%;貢獻8.2%的財政收入,約1,033億元。

亞運會具有長尾效應,不會隨著比賽的結束而終結,未來體育經濟的份額勢必提高,可持續推動包括體育產業和體育經濟在內的第三產業發展。亞運會留下的遺產,將成為杭州市永久的福利,向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活動開放,也將繼續承辦各類體育賽事和國際性活動等,發揮惠民利國的功效。

此外,這次亞運會各國的女性運動員表現都特別優異。尤其,此次是塔利班2021年重掌阿富汗政權後的首屆亞運,阿富汗有兩支組合迥異的隊伍參賽,其中一支是由神學士派出的全男性隊伍,另一支則是由旅外阿富汗人所組成,涵蓋17名女性運動員。有阿富汗女性參與國際體育賽事,對宣導性別平等、包容、尊重多元文化、結束對女性暴力具有重要意義,也對飽受壓迫與摧殘的伊斯蘭女性具重要的激勵作用。

20220301584083476949

促進兩岸交流台海和平

自蔡英文2016年當選以來,台灣全面去中國化,持續追殺在野黨和統派,頻頻以政治理由限縮兩岸交流,意圖斬斷兩岸連結,阻擾台海交流合作。根據台灣官方10月公布的資料:「2019年上半年台灣實際入境人數3.6萬人次,而今年同期只有658人次,降低98.1%;商務交流2019年上半年實際入境4.5萬人次,今年同期僅9186人次,減少79.5%;今年上半年商務交流許可2.43萬人次,實際僅有9186人次;專業交流許可1116人次,實際只有658人次;大陸研修生許可992人次,實際只有335人次」,可發現兩岸民間交流銳減。

杭州以「山水登臨之美,人物邑居之繁」聞名於世,亞運會提供了一個難得契機,吸引更多台灣運動員赴大陸參賽,許多民眾前來觀賽與旅遊,使兩岸運動員在同一賽場切磋技藝,展示才華,透過體育交流和競爭,增進兩岸之間的瞭解和友誼。

20220301584083476950

今年4月17日,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在會見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時,就強調大陸將讓台灣運動員在亞運會上感受「家的主場氛圍」。而事實上,亞運會開幕式上,當中華台北隊入場時,得到全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歡迎回家」的聲音響徹全場,更有觀眾打出橫幅「杭州台北,同愛同在」。兩岸體育界應加強推動交流,以體育為潤滑劑,以體育促包容,使兩岸交流合作更加順暢,這將有利於實現兩岸心靈契合,真正凝結成人文相親、山海相連的命運共同體。

(作者係浙江大學助理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張林剛
  • pages: 70
  • 標題: 杭州亞運會的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