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統一進程中的「歐洲因素」│李林傑

和平統一進程中的「歐洲因素」│李林傑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歐盟領導人歐爾班均列席會議,顯示在俄烏衝突與中美對抗的大格局下,歐洲國家仍保持對中國議題的興趣,以及不願趨近美國在地緣上與中國做切割,凸顯出中歐關係大有可為。

歐洲問題一直是美國戰略統籌的重中之重,跨大西洋聯盟始終是美國霸權的地緣支柱之一。一般而言,擁有優勢的陸權國家若結合海權,將會對優勢的海權國家發起挑戰,而海權國家的應對方式則在於離岸制衡,將權力的砝碼加諸歐洲大陸,或亞洲大陸權力平衡的弱勢方。如同19世紀末英國重點布置在歐洲地區的「反德同盟」,與連帶在亞洲地區的「反俄同盟」,構成英國海權的支柱,而當下美國橫跨大西洋的美歐「北約體系」,與橫跨太平洋的「美日同盟」,構成了美國海權的支柱。

世界格局未跳脫陸海對決

20世紀上半葉出現過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海洋工業化強權聯合內陸開化較晚、工業化進程較慢的國家,對近海次工業化次強進行制衡。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英法(工業化進程最早)聯合俄羅斯(工業化進程最晚),對德國和奧匈(工業化進程適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則為英美(工業化進程最早)聯合蘇聯、中國(工業化進程最晚),對德國和日本(工業化進程適中)。

二戰結束至今,美國仍採取該策略,即在穩固西方跨大西洋陣營的基礎上,在冷戰期間拉攏工業化進程較晚的中國對抗蘇聯;如今又拉攏工業化進程較晚的印度對抗中國。當下的世界格局仍沒有跳脫出工業化背景下「陸海對決」的歷史框架:歐洲自冷戰時期對俄羅斯的鐵幕,東亞一條自1949年以來對付中國的島鏈。中國或俄羅斯構成主要的陸權力量,會同當下工業化次強力量,美國作為海權霸主會同工業化強權,利用歐洲的跨大西洋聯盟與亞洲的「美日同盟」為核心,對中俄進行離岸制衡,構成了地緣戰略的斷層線。

當下同樣的地緣斷層線,若取自海陸權地緣政治的理解即「修昔底得陷阱」,即守成的海權對崛起的陸權;若取自工業化進程造致的國家實力差異的理解即「金森伯格陷阱」,即工業化強權對工業化崛起次強;而若取自彼此文化上不同質的理解,則是「撒母耳森陷阱」,即所謂的民主對威權。而當陸海雙方在工業化程度差距日益縮小之際,即於價值鏈與產業鏈位置趨於拉近時,陸海之間的對峙則會驟然緊張。過去烏克蘭或台灣不像今天這樣兵凶戰危,但當陸海力量對比趨於持平時,中美之間的局面便急轉直下,連帶出地緣斷層線的對峙。

中歐與中美關係有溫度差 

由於歐洲與中國的關係相對友好,中歐關係與中美關係在經濟、外交與文化領域形成了顯著的「溫度差」,這使得中美關係有了以歐洲作為第三方「中保」的緩衝帶所在。由此,美國的對華政策不可避免地要考慮到「歐洲因素」,而中方的對美政策亦要顧及歐美之間的差異性。這一方面緩和了美方的激進對華政策,如華府的「脫鉤」在歐洲的顧慮下轉化成「去風險化」,亦連帶出政策的調整。另方面也使得中國對西方的政策相對克制,如對俄烏衝突,大陸選擇了符合國家利益的中立政策。

而歐洲也樂於充當此種類樞紐狀態的中保,一方面以中國因素平衡美國的對歐政策,另方面亦以美國因素來對衝中方的歐洲政策,左右逢源,以實現自身利得的最大化。歐洲因素的存在,有助於中美關係的博弈處於「鬥而不破」狀態,避免了雙方的政策激進化,這是對於當下中美關係博弈態勢的歐洲視角的理解。

如前所述,地緣斷層線的對峙,以及美國離岸制衡的成功,建立在處於斷層線的國家或在岸國家,與美國外交立場協調一致的基礎上,這是對峙或制衡成功的關鍵,這種關鍵有其地緣的必然邏輯所在:即地緣相鄰的在岸國與制衡國由於實力的不對稱,在岸國有加入離岸國針對制衡國的制衡聯盟,這是現實主義國家關係的鐵律。因此,只有排除離岸國的美國因素,才有根本的可持續性,否則在岸國,如歐洲或日本,始終會有加入制衡的衝動。但歐洲與中國不存在地緣相鄰的現實主義鐵律,中歐之間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歐洲可能會接受中國崛起,也可能會接受兩岸統一,這提供了中國針對台海博弈可以破局的一條路徑。

台灣問題呈現兩個三角結構

以和平統一的視角審視台灣問題,呈現的是兩個三角關係結構:其一是中國大陸-美國-台灣的大三角結構,其二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民進黨的小三角結構,其中小三角結構受到大三角結構的制約。則和平統一進程解決大三角結構中的「美國因素」,即可連帶解決小三角結構中的「民進黨因素」。而「美國因素」的解決,除繫於中美之間的實力消長,也可以「歐洲因素」處理「美國因素」。

如前所述,美國的海權優勢或離岸制衡的可行性,建立在歐洲同美國的外交基礎上,而在台灣問題上,歐洲政策協調對美國的政策統籌至關重要,「日本因素」直接關係美國軍事介入台海的可能性,即軍事干預,而「歐洲因素」直接關係美國經濟介入台海的可行性,即經濟制裁。如歐洲能接受兩岸統一,將極大挑戰美國介入台海的政策,較大程度克服了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而歐洲一貫主張的「戰略自主」及其連帶的美歐「不同調」,正是此機會之窗的邏輯前提。

推動中歐之間的外交協調、經貿合作與文化交融,支持歐洲「戰略自主」成為獨立之一極,並設法引導歐洲調整其涉台政策,是中國於地緣政治破局的應有之義。中歐關係的穩定發展,有利於中美關係的平衡,而歐洲真正的「戰略自主」,有助於全球權力格局的平衡,亦可為中國和平統一進程注入新的可能性。

(作者係四川大學政治學博士生)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林傑
  • pages: 50
  • 標題: 和平統一進程中的「歐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