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南海維權合作的現實困難與可能空間|王英津
南海局勢迫切需要兩岸中國人攜手合作,但目前兩岸官方不具備合作條件,只能在民間層面尋找合作空間,以彌補因缺少官方合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中國南海主權日益遭到外來侵蝕和挑戰的情勢下,加強兩岸合作,共同維護南海「祖業」的民間呼聲日漸高漲。然而,由於蔡英文當局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目前已經陷入僵局,在這種背景下,兩岸加強海洋維權合作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空間在哪裡?
共表式合作和各表式合作
兩岸在捍衛南海權益上的合作分為官方和民間兩種形式。其中,官方合作又分為共表式合作和各表式合作兩種方式。
所謂共表式合作,是指兩岸雙方基於一個中國原則共同表述並以共同行動來捍衛南海權益。該合作方式的前提條件是兩岸關係不僅需要有「兩岸一中」作政治基礎,而且需要解決兩岸關於「一中」意涵的爭議。該合作方式是真正的合作,但遺憾的是,自1949年以來兩岸之間從未出現過此種類型的合作。而且,就短期而言,也不存在實現的可能。即便未來兩岸關係逐漸緩和,該方式也僅可能適用於事務性、功能性領域,而很難適用於主權性、政治性領域。
所謂各表式合作,是指在兩岸雙方存在一中共識,但台灣仍堅持「一中各表」的情況下,兩岸各自以己方政權的名義捍衛南海權益。出現該合作方式的前提是,儘管兩岸對「一中」意涵存有爭議,但兩岸均承認一個中國。該合作方式無須以解決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問題為前提,也沒有常態化和固定化的聯繫機制和共同組織形式。
儘管各表式合作沒有共同捍衛南海主權的公開聲明和行動,但它卻會在客觀上產生某些效果,因為無論南海主權在表面上屬於海峽兩岸的哪一個「中國」,本質上都屬於中國。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各表式合作畢竟只是一種廣義上或低水準的合作(甚至有人可能不認為是一種合作),很難達到共表式合作的積極效果。台灣對於南海主權的各表式捍衛主要體現在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以中華民國的名義,主張「十一段線」,維護相關海洋權益等方面。兩蔣時期和馬英九時期的情況均是如此。
以上兩種合作形式在目的、名義、主體、程度、影響和效果等方面均存在差異,但兩者的共同之處是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就這兩種合作形式所需條件來看,目前兩岸官方並不存在合作的可能。具體而言,當下兩岸官方合作捍衛南海主權主要面臨以下困難:
第一,從合作基礎上看,目前兩岸官方缺乏「九二共識」的支撐。蔡當局至今不接受兩岸同屬一中框架,其儘管也以中華民國名義主張南海的相關權益,但其所謂的中華民國是一個與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主權國家,沒有「一中」連結。其捍衛南海主權,並非基於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考量,而是為了台灣的自身利益。因此,蔡當局一直竭力切斷台灣與大陸的歷史連結,凸顯中華民國的獨立存在。
第二,從南海政策上看,雙方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南海仲裁結果出爐後,兩岸雖然都宣示捍衛南海主權,但絕不是「默契配合」的產物,兩岸在捍衛南海主權的目的、主張、方式、範圍、態度等方面均存有差異。蔡當局側重於捍衛其實際控制島礁的主權及相關海域的權利,而非按照「十一段線」來主張南海權益,充分反映其奉行「兩個中國」下的南海政策,這與大陸方面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南海政策存在衝突。
第三,從台方意願上看,蔡當局沒有與大陸合作捍衛南海主權及相關權益的主觀願望。蔡英文上台主政以來,「文化台獨」動作接連不斷,這表明其台獨立場沒有任何鬆動,她壓根就沒有與大陸合作的願望。南海仲裁出爐後,台陸委會、外交部等機構被問及是否與大陸聯手捍衛南海主權時,他們回答得很清楚:「我們各做各的、各有各的主張」。
第四,從美日台關係上看,蔡英文不會也不敢違背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及南海策略。美、日兩國是蔡當局從事台獨的重要依靠力量,倘若台灣與大陸合作,必然會違背美日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因此在南海問題上,蔡當局竭力與美國的立場保持一致;而在沖之鳥礁問題上,則竭力與日本的立場保持一致。總體來看,蔡政府較馬政府更加注重維護與美日的友好關係,故而在南海問題上一再退縮。在這種情況下,它怎麼會與大陸合作呢?
第五,從操作技術上看,缺乏可行性。大陸一直主張通過當事國之間的雙邊協商來解決,反對多邊主義;而台灣方面卻一直主張通過多邊主義來參與協商,並提出了「五國六方」、「六國七方」或「兩國三方」的協商方式。那麼,台灣方面提出的這些協商方案有無可行性?我們不妨在此做進一步分析。
首先,台灣將以何種身分和名義參與協商?若以中華民國名義,無異在國際場合製造「兩個中國」,大陸不會同意;若以「中國台灣」名義,大陸或許會同意,但台灣方面很可能會因認為被矮化而加以拒絕。
其次,台灣方面有無自己獨立的利益訴求?若有,那麼這個利益訴求與大陸的利益訴求是什麼關係?是基於一個中國的共同利益,還是獨立於大陸之外的協力廠商利益?若是前者,台灣方面可能會擔心自己被溶解在一個中國框架內而拒絕接受;若是後者,大陸肯定不會答應。
再者,參與協商時,台灣是否有獨立表決的資格?若沒有,台灣肯定不會接受;若有,是否會跟大陸一致對外進行投票?若是,對方當事國肯定不會答應,因為在它看來,單單一個中國大陸已不易對付,現在又增加一個「台灣小幫手」,無異於雪上加霜;若不是,大陸肯定不會答應,因為這等於給自己添麻煩,而且還冒著強化「台灣主體性」的風險。
南海問題是兩岸關係延伸
基於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單從宏觀層面看,兩岸官方似乎有合作的可能,但從中觀和微觀層面看,尤其從技術操作層面看,兩岸合作共同捍衛南海的可能性很小。兩岸在南海主權爭端中的合作問題,說到底是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問題在南海問題上的一個延伸。倘若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官方在南海問題上幾乎就沒有合作空間,但目前南海的嚴峻局勢又迫切需要兩岸中國人攜手合作。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在官方之外的民間層面來尋找合作空間,以抵消或彌補因官方合作缺失而帶來的負面影響。
不過,官方合作空間雖然很小,但亦並非為零,因為在某些功能性、事務性領域仍有局部合作空間。如果兩岸意欲在南海合作問題上有所突破,那麼應該將有限的精力放到那些有可能合作的領域,即向著局部的功能性、事務性合作而努力。至於官方在政治性、主權性領域的合作,目前根本不具備條件,因而也無法實現。而且,即便往最好處想,即便蔡當局未來接受兩岸一中,兩岸合作也將僅限於各表式合作而非共表式合作。從歷史角度來看,即便在兩蔣時期和兩岸互動最積極的馬英九時期,兩岸在這一問題上也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更何況在蔡不接受「九二共識」的當下了。
(作者係本刊主筆、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王英津
- pages: 33
- 標題: 兩岸南海維權合作的現實困難與可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