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執政聯盟大勝使修憲成為可能|李中邦

日執政聯盟大勝使修憲成為可能|李中邦

7月10日,日本參議院改選半數的121席,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獲得過半數的69席,現參眾兩院修憲派超過三分之二,看來安倍日後更能依己意操盤國內外政治,卻帶來破壞東亞和平的隱憂。

2016083613

安倍晉三執政3年半,從2012年12月眾議院選舉以來,執政團隊迄今4次國會選舉連勝,獨強且將長期執政的自民黨將帶領日本走向何方,令人關注。

日本國民希望經濟有起色

由這次選戰結果來看,日本國民似乎對現狀和安倍政府要求不高。安倍在2012年12月二次當政之前就信誓旦旦說「經濟優先」,可是,一路下來,日本經濟表現起起伏伏。主軸在寬鬆貨幣政策的「安倍經濟學」,在日圓貶值、股價上漲、改善就業、提高薪資等方面略有績效,但在提升地方、中小企業經濟利益方面效果則很有限。安倍帶動不了國民的士氣,但也沒人能取代他。這次選舉日本首次實行18歲就有投票權,但整體投票率僅53.66%,這種氛圍較有利於擁有堅強組織票的執政黨。

日本最大在野黨民進黨(主幹為前民主黨)帶領的在野勢力,批評「安倍經濟學」失敗,但其倡議的「分配與成長兩立」經濟策略得不到選民接納,主打的「新安保法違憲」、「廢止安保相關法案」,在日本趨於保守的社會氛圍中亦未獲支持,因此,其席次大幅減少,無法達成原本想力阻修憲勢力超過三分之二的目標。

安倍在選舉底定後表示,「安倍經濟學還在半途」,「聽到了國民期望強力推動的聲音,會擬訂廣泛且大膽的經濟對策」,簡言之,就是希望日本國民再給他一些時間,快快擺脫通貨緊縮。安倍的具體措施是樹立農林水產品、食品出口相關政策,為爭取外國觀光客而整建郵輪用港口設施,磁浮新幹線網提前8年完成等。

據估計,2016年度日本擴張財政支出計畫的規模逾10兆日圓,最高可能達20兆(1,990億美元),以執行安倍的刺激經濟方案。不過,由於日本今年到目前的稅收低於預估,加上熊本震災已動支7,780億日圓支援,因此能用於擴張經濟的餘額不多。另外,內閣決定將提高消費稅率(到10%)延至2019年10月才實施,這也使得政府短期內不會有新的稅收來源。

7月12日,美國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向安倍建議,日本央行有進一步寬鬆貨幣的空間。這等於是美方替日本操作貨幣、匯率開「綠燈」。總體言之,英國通過公投決定脫歐,世界經濟前景更不明朗。現在日圓升值、個人消費依舊低迷,「安倍經濟學」的未來並不樂觀。

如修憲將危及東亞和平

這次選舉結果,最受矚目的是參眾兩院的修憲派都跨過了修憲門檻,這情況是戰後日本政治史上第一次出現。

日本修憲程序是先由眾議院提草案,獲內部憲法審查會逾二分之一通過,提交大會,獲全體眾議員三分之二通過,再提交參議院,同樣也要參議院三分之二議員通過,然後在60至180天內就該修憲案舉行公民投票,獲二分之一以上同意,修憲案才正式通過。

現在總數242席的參議員當中,修憲派有自民黨121席、公明黨25席、大阪維新黨12席,加上其他黨派沒改選的6席,共164席,超過三分之二。而總數475席的眾議員中,自民黨與公明黨326席,就算不加大阪維新黨等的14席,修憲派也超過了三分之二。簡言之,參眾兩院均具備了通過修憲的條件。

眾所周知,安倍最大心願就在修憲。2012年,自民黨還在野時,即提出保守色彩濃厚的修憲草案,譬如:雖維持第9條和平主義,但要將自衛隊改成「國防軍」。如今所有修憲的障礙都因選舉剷平了,安倍接下來會怎麼做?

安倍選戰期間絕口不提修憲,只談經濟,被對手譏為「隱藏戰術」,該策略也確實讓反對修憲的民眾卸下心防繳械,但他在選後立即原形畢露。7月11日安倍在記者會上說「不是自民黨單獨在參眾兩院擁有三分之二議席,因此不會硬生生照著自民黨的方案來做。至於憲法要修哪些項目,會交由憲法審查會提意見。」    

未來,朝野政黨就修憲的辯論和角力會是政局的焦點。自民黨希望在今年秋天的臨時國會就納入修憲項目,但公明黨對這種躁進的作法持慎重態度。實際上,即使是修憲派,各黨還是存在歧見,在野黨也會強力抗拒,再者,支持修憲的民意並不高。也就是說,障礙雖已去除,但修憲之路也不見得會很順暢。

由於日本不斷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安倍又始終想更動憲法「放棄戰爭」的條款(第9條),在域外介入不相關的事,譬如南海問題,再加上與亞洲國家的歷史糾葛,如果安倍執意重新武裝或擴張勢力,中日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必將升高。

日本在南海、東海生事

檢視安倍過去的作為,著力於外交、軍事、國防特別多,至今實質政績就是新安保法生效、可行使集體自衛權。這其中,除了反恐,幾乎都是針對中國。拿這次為南海仲裁來說,由於仲裁庭前庭長柳井俊二正是安倍智囊裡的大老,安倍應早早就掌握了裁決的動向。根據日本媒體揭露,安倍曾在5月下旬的伊勢志摩「G7」峰會上主導峰會的宣言內容,在海洋爭議方面表示「再確認追求藉由包括仲裁的和平手段來解決糾紛的重要性」,雖避開點名,但刻意提「仲裁」,目的就是要藉此向中國大陸施壓。

在仲裁結果出爐前的一個多月期間,日本政府6月9日宣稱,大陸護衛艦首次通過釣魚台列嶼(日稱尖閣列島)的毗鄰水域;6月15日說大陸一艘情報蒐集船從鹿兒島縣外海口永良部島西邊的領海通過。6月30日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參謀總長)河野克俊罕見地召開記者會,聲稱2016年第二季度(4-6月)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應對可能進入日本領空的中國軍機的次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0多次。他同時表示,中國軍機經常南下至釣魚台附近空域,「與中國海軍軍艦的一系列航行綜合在一起,我們對(中方)整體行動表示關切」。日本政府一再如此宣傳,顯然是想讓日本國民及國際社會對大陸產生負面印象。

仲裁出爐後,日本又想推出另一張骨牌。日本自民黨的東海資源開發委員會委員長原田義昭說,他打算要求政府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向常設仲裁法院提起仲裁,以迫使大陸停止在東海進行油田開發。

東海油氣田距大陸近,離日本本土很遠,開發、輸送到日本費用高,曾有不少日本業者認為開發不符合成本效益,因此,到目前是大陸單邊開發。而現在日本顯然想趁南海多事之秋,在東海挑釁大陸。

近來,國際間幾件事的演變發展,譬如:美國總統歐巴馬被日本說服,造訪廣島和平公園;首爾准許美國在韓國境內部署薩德飛彈系統,日本可透過此美日韓體系具體分享到系統雷達偵蒐的情報;南海仲裁結果提供了美日抨擊大陸的材料等,由日本媒體的評論可知,安倍備受鼓舞,他未來對付中國一定會再加大力度。只是,日本插手,不免會殃及台灣,南海仲裁讓太平島失「島」就是明證,枉費了蔡英文與安倍家族的私交那麼好。

(作者係本刊主筆)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中邦
  • pages: 50
  • 標題: 日執政聯盟大勝使修憲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