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鑾鼻曾為台灣八景之首│林清治
鵝鑾鼻(Cape Eluanbi)為台灣最南端的岬角,又名南岬(South Cape)。位於屏東縣恆春鎮,為中央山脈盡處台地的最南端,隔著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鵝鑾」係南排灣族語,意為「船帆」,因該地西側香蕉灣有顆形似船帆的石頭,取名「鵝鑾」,大石被稱為船帆石;而「鼻」在台語中指物體突出而像鼻子的部分,為岬角之意,得名鵝鑾鼻。
台灣日據時期文獻上,此地名常以片假名書寫為「ガランピ」,或漢字「鵞鑾鼻」。清代多記載台灣最南點為「沙馬磯」或「沙馬磯頭」,例如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載:「南路界盡沙馬磯頭,相傳地脈直接呂宋」,現代對於沙馬磯頭是貓鼻頭或鵝鑾鼻未有定見。
鵝鑾鼻一帶原為排灣族龜仔甪社(Kuarut)的領地。其地形為珊瑚礁隆起之台地,三面臨海,一面背山,地勢險要且沿岸多珊瑚暗礁,地處巴士海峽與太平洋交會之處,往來漁船頻繁,海下之暗礁非常險惡。
發生兩次外國漁船觸礁案
1867年美國商船羅發號(又譯羅妹號),於鵝鑾鼻西南方約15公里的七星礁觸礁沉沒,船長亨特(J. W. Hunt)夫婦偕同船員水手14人游至獅龜嶺(今龍磐草原一帶)上岸,因誤闖龜仔甪社領地,被當局誤認為侵略者,而依當地習慣法處決之,僅一名粵籍水手逃生,跨境後前往清治台灣,受當地居民幫助輾轉送至打狗英國領事館,促使斯卡羅酋邦與美國雙方簽訂南岬之盟。但因美清在台交涉時,清帝國表明:「告以生番不歸地方官管轄,嗣後請飭外國商人謹遵土牛之禁,不可擅入生番境界,以免滋事」,埋下日本企圖占領台灣的野心。
1871年,琉球漁民因遇颱風,漂至八瑤灣(今滿州鄉九棚-港仔一帶),因船毀壞無法獨力回國,而深入異地與高士佛社的排灣族起了衝突,54名琉球人遭處決。日本以此為藉口,起兵討伐台灣,引發兩年後的牡丹社事件。
經歷兩次大規模外國漁船觸礁案,清廷無法坐視不管,首先於琅嶠猴洞山(今恆春市區)興建縣城,定名「恆春縣」;再委託英國皇家學會的畢齊禮(Michael Beazeley)勘查恆春半島地貌,尋求興建燈塔的地點,後於現今鵝鑾鼻燈塔處,以100塊銀元向龜仔甪購買土地,興建燈塔。
鵝鑾鼻當選台灣八景之首
1927年5月,《大阪每日新聞》及東京《日日新聞社》票選「日本新八景」,《台灣日日新報》在台灣也發起「台灣新八景」票選活動,獲得台灣總督府交通局的支持。活動採民眾投票方式進行新八景募集,投票日期自6月10日到7月10日止,台灣和日本本土人民皆可投,可使用官製繪葉書(明信片)或用紙寫出推薦的代表名勝,可重複投票。
第一階段票選採「邊開邊投」方式進行,7月8日「ガランピ燈台」(鵝鑾鼻燈塔的片假名)以1千萬票獲得最高票。最終參加總票數高達3億5,900多萬票。第二階段交給台灣新八景審查委員,該審查的標準為:(1)為台灣有特色的景點,(2)規模不小者,(3)交通便利以利將來可能施設,(4)考慮史蹟及天然紀念物,(5)考慮全島地理的分布。
同年8月25日,審查委員於台灣鐵道飯店討論,8月27日在報紙公布選出的「八景」、「十二勝」與「二別格」,鵝鑾鼻燈塔以35,105,180票拔得頭籌。1929年3月下旬,《台灣日日新報》發布,將在鵝鑾鼻燈塔旁設立台灣八景紀念碑,於同年12月1日舉行落成儀式。
戰後初期,紀念碑的基座、位置,甚至連紀念碑的方位均遭到改變,石碑背面的碑文也遭水泥塗抹破壞,僅剩前方的「台灣八景鵞鑾鼻」字樣仍完整保留。
鵝鑾鼻燈塔歷史悠久
清廷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於6月18日自打狗出發前往瑯嶠(今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燈塔於1881年(清光緒7年)動工,1883年(清光緒9年)建成。建造費用總數為白銀20餘萬兩。當地是原住民的地盤,興建前後官方派了500兵力守護。1898年日本人重建燈塔,白色的塔身為海拔55公尺,高出地面18公尺,周圍100公尺是鐵鑄圓柱形,內分4層,頂端有26,000燭光的一等白燭光,可照射20海浬。鵝鑾鼻燈塔樓面向西南方,背山面海。該燈塔一度被認定為台灣最南端的標誌,後被台灣最南點地標取代。
1895年甲午戰爭後,清廷撤台前炸毀燈塔。1898年日人撥款整修完成。1904年燈塔架設電話線,是恆春地區第一部電話。二次大戰末期遭盟軍軍機炸燬。1962年由國民政府重修建成。
鵝鑾燈塔塔身全白,為圓柱形,高21.4公尺,周長110公尺,外觀以砲壘為建築,並以砲台作為塔基,而且在圍牆上設有槍眼,四周更設有壕溝,為全世界唯一的武裝燈塔。白色圓形鐵塔內共分五層,第一層儲煤油,第二層置格林砲,三層為洋人休憩所,四層則設置榕林砲,第五層則為光源所在;但二次大戰末期曾遭炸毀,並於光復後改建並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是目前台灣光力最強的燈塔,享有「東亞之光」的美稱。
1982年燈塔前大片的珊瑚礁闢建為公園,並於1993年開闢第二公園,鵝鑾鼻公園內遍布珊瑚礁石灰岩地形,怪石嶙峋。步道縱橫交錯,可通往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幽谷、海濱棧道等景觀區域。
墾丁氣象雷達站
在興建墾丁氣象雷達站之前,台灣已有新北市瑞芳區的五分山氣象雷達站、花蓮市的花蓮氣象雷達站,以及高雄市壽山的高雄氣象雷達站,但因侵襲台灣的颱風路徑大多從東南部海面而來,三座氣象雷達站無法完全涵蓋颱風路徑的暴風圈範圍,使得觀測資料不完整,而難以準確預報颱風。
1991年2月及12月,氣象局邀集島內外氣象學者,召開兩次「雷達網連研討會」,建議將高雄雷達站北遷至台南七股;另建議於墾丁新建一氣象雷達站,完成全島的「都卜勒氣象雷達網」。
1998年9月動工,至2000年1月16日墾丁氣象雷達站正式掛牌成立,2001年11月1日起進行全天候雷達測報作業。中央氣象局轄下的氣象雷達,雷達罩外觀均為白色,綠色多為國軍轄下的軍事雷達,唯一例外就是墾丁氣象雷達站,為配合鵝鑾鼻當地的景觀所設計,特殊顏色及外觀被遊客戲稱為「哈密瓜」。
最南點指示牌、觀海台
台灣最南點為台灣地理上的一個極點,是指台灣島最南端的地點。省道台26線是鵝鑾鼻的主要道路,行經鵝鑾鼻公園即返折,故前往台灣最南點,得由鵝鑾鼻燈塔一旁的道路進入停車場後,開始徒步往南行才能抵達入口,再繼續步行約10分鐘,步道兩側沿途是茂密的叢林,待前方視野逐漸開闊,即抵達步道終點,可看到台灣最南點意象標誌立於眺望平台之上,其下是滿布珊瑚礁的海岸與浪花拍打海岸的海水。
意象標誌及觀海平台濱臨巴士海峽、太平洋,站在意象標誌的平台上,可展望東、南、西三種不同方向的海景。水泥製成的標示立碑,外觀設計呈尖頂向天的筍狀,另一面呈海螺狀,以兩塊分離的碑身設計意味著海陸相依。
(作者係退休工程師)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清治
- pages: 86
- 標題: 鵝鑾鼻曾為台灣八景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