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中國經濟有信心?│胡勇

為什麼對中國經濟有信心?│胡勇

1月1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致辭時提前「劇透」,2023年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預計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2%左右,高於年初確定的5%左右之預期目標。第二天,中國國家統計局正式官宣,經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GDP達1,260,582億元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此數據不僅高於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是名列前茅。

然而,大眾輿論和資本市場似乎並不買帳。不少線民對中國經濟的現狀與前景憂心忡忡,號稱國民經濟晴雨表的股市更是跌跌不休。從時間軸來看,2022年以來,唱衰中國經濟儼然成為西方輿論場上的主旋律,最知名的就是所謂的「中國見頂論」(Peak China),直指中國經濟盛極而衰(參見〈理性看待「中國見頂論」〉,《觀察》2023年8月號)。

這一源自海外的悲觀論調,與國內躁動的輿情同頻共振,使一些國人開始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甚至制度優越性失去信心。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罕見地提出,「(要)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那麼,中國經濟到底行不行?

中國經濟確實遭遇逆風

儘管官方給出了一張還算漂亮的成績單,但近年來中國經濟確實遭遇了逆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羅列的困難和挑戰主要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等。2023年中時,習近平曾指出「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應該是實事求是的研判。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宏觀預測課題組在《改革》雜誌2024年第1期發表長文,用數據進一步解析了中國經濟當下的「波浪」和「曲折」。

第一,從經濟增速來看,即使不考慮疫情的衝擊,GDP增速也從2010年的10.6%下滑至2019年的6.0%,平均每年下滑約0.5%。2020-2022中國GDP三年複合平均增速僅為4.5%。

第二,自2023年以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速,從1月的2.1%分別持續下降至10月和11月的-0.2%和-0.5%,說明當前中國的消費需求不足。

第三,自2022年初以來,中國的企業景氣指數也在波動中不斷下跌,當下的企業景氣指數明顯低於疫情前兩年(2018-2019)的水準(120-130),說明當前企業的投資意願不足。

第四,從就業來看,2023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2%。然而,作為當前吸納靈活就業的兩大蓄水池行業,網約車和外賣配送行業在2023年已出現相對飽和狀態。具體地說,全國網約車司機數量從2020年末的289.1萬人激增至2023年12月的657.2萬人。但相較於2022年1月,2023年12月的網約車司機單月接單量從176單降至136單。當前中國的外賣騎手數量已達到1,300萬人,也趨近於飽和狀態。其中,美團騎手從2021年的527萬人增長至2022年的624萬,僅2022年全年就增加了97萬人。

此外,出口萎縮、外資撤離、就業難、降薪、裁員…諸如此類的「負面」話題充斥自媒體和街談巷議,聞者無不愁雲慘淡,人人自危。在上海一所公辦大學任教的筆者,去年以來也遭到降薪,妻子寬慰道「在地產、教培、互聯網、金融等行業大幅度裁員的經濟寒冬,能有一份穩定的體面的工作,已經很讓人羡慕了」。

認識中國經濟的正確方法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王鴻剛在《現代國際關係》2023年第12期撰文《中國經濟向何處去?》,開門見山提醒讀者警惕幾種錯誤的思維方式。

一是「純表象思維」。對中國經濟要挑毛病始終是有的,「但這些毛病只是表象,是發展中的問題,並不影響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糾結於這些表象並無助於認識事物的主流和本質」。

二是「純經濟思維」。從單純經濟視角入、從單純經濟視角出,顯然已不能解釋當下中國的經濟活動。

三是片面思維和靜態思維。經濟有時好,有時不怎麼好,這是經濟活動固有的週期性特徵;有些領域好,有些領域不怎麼好,不同行業的活躍度和利潤率總是有差別;有些地區好,有些地區則不怎麼好,即所謂地區發展不均衡。因此不必因為一時一事的好而沾沾自喜,也不必因為一時一事的不好而焦慮不安。

由是觀之,首先,「見頂論」等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只是看到了中國經濟減速的表象。中國經濟不可能永遠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狂飆突進,這是不符合經濟規律的。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由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有些問題看似無比嚴峻,其實是發展中的問題和成長中的煩惱,只有在發展中才能得到逐步解決。因此,即使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復甦未達到外界的強預期,中國政府仍然抵制住了「大水漫灌」式強刺激的誘惑。中共二十大報告講得很清楚,「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而非刻意追求速度或規模。

其次,不能就經濟談經濟,僅僅糾結於幾個經濟數據或市場的短期反應。經濟與政治是不可分割的,市場與政府是聯動的,國內與國際是互通的。2023年8月22日,習近平在南非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閉幕式時的講話中,談及中國經濟具有四大優勢,其中第一大優勢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這一體制既保證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也注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力爭確保政府、市場與社會多元主體之間的緊密協同。

眾所周知,與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鼓吹的市場經濟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由政府推動的。前兩年的一本暢銷書《置身事內: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闡述了中國政治經濟體制的三大「制度稟賦」:掌握大量資源並可以自主行動的地方政府、協調和控制能力強的中央政府,以及人力資本雄厚和組織完善的官僚體系。這是中國政府的巨大優勢,並可以外溢為中國經濟的優勢,進而使人們相信中國能夠處理好經濟上遇到的困難與挑戰。

再次,在一些行業岌岌可危,哀鴻遍野的同時,一些新興產業正在迅猛崛起,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動能。正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看待中國經濟應有更加全面和動態的視野。

通讀去年(2023)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新聞稿不難發現,創新被放在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第一位,「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新質生產力」、「新型舉國體制」、「新型工業化」、「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等名詞令人眼花撩亂。重要的是,這些並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中國經濟的新鮮血液。

例如,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被譽為中國外貿「新三樣」,去年上半年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8%,是中國經濟的新亮點之一。根據經濟學家何帆的調研,「新三樣」所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最有希望成為未來的主導產業。這是因為新能源產業不僅發展速度快,而且規模巨大。2022年中國汽車製造業的營業收入約為9.3兆元人民幣,照此趨勢,再過5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有望達到汽車市場的一半,也就是5兆元左右的營收。那時整個新能源產業的產值將是10兆元的規模。中國恰恰在新能源產業領域具有優勢地位,以至於歐盟要對中國的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

小結

總之,曾經高歌猛進的中國經濟風光不再,但這並不意味中國經濟就要走下坡路。最近,《人民日報》援引一位訪華的外國友人的話說「整個國家都洋溢著樂觀向上的氛圍」,引發一些網友的調侃。但如果你關掉電腦,走出家門,就會發現街道上熙熙攘攘,景點前人滿為患,一片欣欣向榮,哪有經濟一蹶不振的樣子?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21兆元人民幣,增長6.4%,且31個省區市財政收入全部實現正增長。「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李強所言不虛。中國經濟究竟行不行,讀者也就有自己的答案了。

(作者係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胡勇
  • pages: 53
  • 標題: 為什麼對中國經濟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