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復甦強勁,但能持續多久?│花俊雄
美國財經界不久前才認為美國經濟處於衰退邊緣,但出乎眾人預料,2023年美國經濟增長率達到2.5%,2024年第一季度的增長率也超過2%,失業率連續25個月低於4%,是50多年來歷時最長久的。但這樣強勁的勢頭能持續多久?
美國經濟自2019年底以來增長了約8%,是歐元區的兩倍多,是日本的10倍,而英國幾乎沒有增長,難怪山姆大叔傲視群倫。但對經濟增長的威脅仍然籠罩著美國,例如利率保持高位的時間越長,所造成的損害就越大;儘管美國通貨膨脹有所下降,但仍高於美國聯邦準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 FRS)的2%目標,這意味著聯準會可能無法在今年6月開始降息。
美國真的「軟著陸」了?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布林德(Alan Blinder)研究了過去60年來FRS 11次透過加息平息通脹的歷史,發現只有1994-95年的那一次未造成經濟下滑。但他認為,這一次聯準會迅速加息,「我們已經實現軟著陸」。
「軟著陸」實際上是一種輕描淡寫的說法,因為美國目前經濟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減速,而是持續增長的勢頭。2月26日「全國商業經濟學協會」發布了專業經濟學家的季度調查,3個月前媒體還預測今年增長1.3%,現在是2.2%,略低於去年的2.5%增長率。然而,穩定的擴張並沒有阻止通貨膨脹的下降:經濟學家也預計2024年底的年增長率將回落至2.1%,幾乎觸及央行的2%指標。
美國是怎麼做到的?
美國的消費、投資、對外貿易都促成了去年的增長,今年可能再度如此。當聯準會在2022年加息,突然的緊縮政策不可避免地阻礙了經濟發展。2022年底聯準會官員預測2023年失業率將上升1%;許多人都認為會更嚴重,但它保持在4%以下,接近50年來的低點。這是川普和拜登政府在疫情最嚴重時推出大規模刺激措施的結果。2020和2021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約占GDP的14%,歐元地區平均是6%。美國人因此增加了他們的儲蓄,這還維持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據舊金山FRS的研究人員估計,家庭超額儲蓄(與疫情前相比)在2021年8月達到2.1兆美元。
不過,根據摩根史坦利銀行贊特納(Ellen Zentner)的計算,美國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最近消費了占全國消費總額的45%,高於疫情之前的39%,原因是他們在旅行和奢侈品上有大量報復性支出。她說:「富裕的消費者提取多餘儲蓄的力度,比過去要大得多」。換言之,有錢人的這種揮霍反過來有助於推動美國的經濟發展。
另外是來自固定利率的貸款。購房者通常會選擇30年期固定利率,目前的貸款平均利率約4%,低於疫情之前,也遠低於2023年新貸款的8%利率。這固然造成原本想搬家的人,為了維持低利率而未購置新屋,但也意味著美國人並未忍受高利率。
美國政府的赤字在2022年縮小至4%後,2023年又回到GDP的7.5%,這一水準通常只會在戰爭或經濟衰退時才會出現。與2020年疫情爆發時政府的支出激增不同,2023年的赤字源於稅收降低和高利率減少了聯準會向國庫的支付。國會通過的三大計畫(基礎設施、清潔技術和半導體),也激勵了私人企業及州政府大手筆支出。隨著電動車和半導體製造商擴大業務、興建廠房,製造業的投資為去年GDP的增長增加了約0.4%,各級地方政府也利用聯邦資金修建高速公路、電網、機場等。
最後,美國2023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而其成本大約僅是歐洲的四分之一,難怪美國去年對外貿易為經濟成長率增加了約0.6%。
就業人口增多生產力增大
不過,從根本上來說,一個經濟體提供商品和服務的能力受到就業人口數量及生產力的限制,而這兩個因素在美國都急劇增加。
先說勞動力。美國現有1.58億工人,比2019年底增加了近4%,但增加的最大來源是移民。美國出生的勞動力比疫情爆發前略少,而自2019年底以來,外國出生的勞動人口增加了超過400萬或16%。雖然大多數通過美國南部邊境進入的移民從事藍領工作,但從事白領工作的移民也有所增加。
自疫情爆發以來,學生簽證數量強勁反彈,2023年是2020年的4倍。這創造了大量受過教育的年輕人。根據資料估計,2023年約有300萬移民抵達美國,高於疫情前幾年的100萬。另外,2023年最後一季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增長了3.2%,但總工作時間僅增長了0.6%,這應歸功於生產力的大幅提升。據官方統計,非務農工人的生產率比前一年增長了約2.6%。雖然經濟學家不認為生產率可持續增長,但過去一年生產率的躍升確實引人注目,最簡單的解釋是,隨著疫情消失,供應鏈恢復正常,提高了生產率。研究公司宏觀政策視角的科羅納多(Julia Coronado)也指出,在企業軟體日益完善之際,企業會大量投資在節省勞動力的技術上。
好日子會繼續下去嗎?
導致美國過去幾年表現強勁的因素仍然存在。首先是消費者和企業在疫情爆發前獲得的廉價貸款,將使他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免受更高利率的影響。根據高盛銀行經濟學家的計算,企業為債務付出的利率將從2023年的4.2%,上升到2025年的4.5%。
其次,政府在製造業和基礎設施上的大手筆投資尚未結束。美國商務部剛批准了向晶片製造商提供巨額撥款,例如2月向全球晶圓代工廠(Global Foundries)提供了15億美元的支助。同時,更多的LNG出口港即將投入使用,這將進一步提升美國的能源出口。
再者,雖然移民政策可能會放緩,但新移民仍在加入美國勞動力市場。國會預算辦公室2月估計,當前的移民潮即使放緩,仍將對2024-2034年的GDP增加0.2%。
不過,美國經濟也面臨不少問題,例如,央行當前的短期利率為5.25-5.5%,這是20多年來的最高水準,若不降息將拖累經濟增長,但聯準會至今不確定何時可開始降息。另外,美國經濟增長的確具有顯著的韌性,通貨膨脹也趨於緩和,但物價仍以每年約3%的速度上漲,高於聯準會的2%目標。在降低利率與穩定物價這兩個目標都實現前,更大的危險是聯準會開出太多猛藥。
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為了給經濟提供理想的下滑路徑,央行應該在通脹達到2%之前開始降息。穆迪分析公司表示,「高利率就像經濟上的白蟻,日復一日,它們在地基上挖得越來越深,到了某個時候,一陣風就會把建築物吹倒。」美國疫情後的經濟堪稱奇蹟,特別是與其他國家相比,但它不會永遠不受高利率的影響。
11月大選將帶來不確定性
美國經濟最大的威脅來自11月的總統選舉。不論是拜登連任或川普重返白宮都可能危及經濟成長,因為他們二人都相信保護主義。二者相比,大多數經濟學者認為川普可能會帶來較大的威脅,因為他說要全面徵收10%的關稅,這將使美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增加三倍,不僅會加劇通貨膨脹,並將提高製造商進口零組件的成本;他還說要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這會影響邊境安全,也將對勞動力構成風險;如他加大減稅的力度,也將威脅美國宏觀經濟的穩定。
拜登相信「經濟民族主義」(Economic Nationalism),應該會在第二任期讓聯準會繼續對抗通膨,並希望透過加稅來減少赤字。他在3月7日的國情咨文演講中說,我們將「購買美國」(we’re going to Buy American),他也說他要控制房價及商品價格。
拜登和川普二人都將當前的經濟描繪成比實際情況更糟,以證明其政策是合理的。川普認為貿易和移民讓美國變得貧窮,拜登則不信任大企業。事實上,他們二人正在削弱自由市場,而自由市場才是美國財富的來源。美國之所以能繁榮昌盛,正是因為企業和工人不斷創新。美國大多經濟學者認為,如果下一任總統無法認識到這一點,那麼美國蓬勃的經濟最終將陷入通貨緊縮。
(作者係旅美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花俊雄
- pages: 42
- 標題: 美國經濟復甦強勁,但能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