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NO. 128 │ 民進黨官箴墮落 新內閣能有新局?
距離「賴蕭配」上任只剩下不到兩個月之際,民進黨繼續賣力演出「台灣問題國際化」的戲碼,看似風光,卻只會對嚴峻複雜的兩岸關係產生更負面的影響。 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3月20日受訪時說:「台海問題已成為國際議題」、「台灣想要恢復對話、交流,但對岸講來講去就是一中原則、九二共識」;他希望大陸想清楚,「台灣是一個民選政府,必須反映老百姓的想法,否則下次選舉就會被選民唾棄。」身為兩朝元老又兩度出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李大維,竟然為了感謝蔡英文續用他8年說出此話,難道不怕被人恥笑?試問,兩岸若缺了「一中」前提,難不成要以「兩國」對話?「賴蕭配」僅獲四成選票,能反映台灣主流民意?最新民調又顯示,反對蔡英文者比支持者多,賴清德有何理由或必要繼承蔡的路線? 蕭美琴3月23日自美、歐返台後才對外公布,在歐洲訪問了捷克、波蘭及立陶宛等國,與三國議長見面,並與波羅的海三國的國會外委會主席互動交流,「增進各國對台灣致力和平的了解」。但從蕭只見到國會議員,無一政府官員,而且德、英、法等大國都未涉入,可見歐洲與沒有邦交的台灣只能維持民間關係,民進黨或可「出口轉內銷」吹吹牛,對促進兩岸關係不僅沒有助益,反有挑釁意味。 在民進黨大力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下,近來美軍將領與智庫再次炒作兩岸可能在2027年爆發戰爭的舊聞,而且這次加入了「美國應不排除動用核子武器阻止大陸攻占台灣」的論調,更有眾議員說「只有向北京證明台灣會像豪豬般難打,才能避免熱戰」。 另外,美國「綠扁帽部隊」已依「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常駐金門,拜登剛簽署的2024年NDAA又將提供台灣不少於3億美元「對外軍事融資」(FMF)無償軍援、在「國際安全合作計畫」項目下指定超過2,600萬美元用於與台灣合作、以及加速對台軍備交付、支持台灣國際參與等。這些都嚴重違反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以及大陸一再宣示的「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除將重挫中美關係,也對兩岸關係不利。…
作者:
紀欣
頁數:
1
距離賴清德上台執政的日子還有兩個月,但新一屆國會卻已經開議兩個月了,這種行政和立法權的互動尷尬期,確實會製造一些麻煩。有新一屆立委在院會裡正式質詢過行政院長陳建仁,只不過陳院長堅持不承認他是「看守政府」的閣揆。 在新舊政府交替期的內閣就是「看守內閣」,這與個人喜好一點關係都沒有,只不過台灣的「政府看守期」基本上可長達4個月,這與一般國家最多3個月相比,的確長了些,這不僅容易造成行政、立法二權在互動上發生憲政問題,也會造成行政怠惰情事,這或許正是陳建仁不願以看守閣揆自居的原因,因為他一旦承認其政府是看守身分,那麼行政系統自然會放鬆而進入「等待期」,這對政府施政會產生負面影響。不過,當初為了拉齊總統與立委的選舉期程而做了這樣的選擇,或許就是一種必須付出的「代價」吧。 國會改革成立院熱門議題 但是,新的立法院顯然不願意坐等新政府上台,畢竟任期有限,平白喪失一個會期等於自減八分之一的任期,於是就主動開始一展拳腳。其中有關國會改革議題自然就成為重點,這一點筆者大概一個月前就談到了。其實我不是有預知能力,也非由私下管道探知,而是運用邏輯推理就能知曉。 目前行政機關雖不願承認處於看守狀態,但基本上已無能力推出新政策、新預算和新人事,所以立委質詢也抓不到重點,繞著舊政策反覆質詢也問不出個所以然,大概就只能針對弊案或施政錯誤去發揮。這也就是食安和社會安全網議題在出問題後,會引發立委強烈關切的原因。但打弊、打錯基本上只能除弊,並不能興利,而興利還是得找立法院有主控能力的法案,因此國會改革的政治性法案自然受到高度重視。因此,兩個在野黨聯合起來提了五個國會改革案,由國民黨團領銜提出,民眾黨基本上持支持態度。…
作者:
曲兆祥
頁數:
6
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規定,總統和副總統由公民直選產生,「在選票上同列一組圈選,以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故正副總統乃採「相對多數」當選制。國民黨新科立委翁曉玲卻認為,改變正副總統選舉的當選規則無須修憲,並已提案修改《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及完成一讀程序,此舉立即招到經常違憲的民進黨批評為違憲。 近30年前,前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即曾提過與翁曉玲相同的主張,日前他也在《聯合報》發表文章,力挺翁曉玲的提案。蘇、翁兩人最主要的論點是,憲法增修條文只規定「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而「得票最多」則可由法律定為採過半數二輪投票制。蘇在文中甚至認為,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的重點只在「正副總統搭檔競選」,當選規則自可由法律規定,還批評主張必須修憲者的意見為「不經大腦」。 修憲採相對多數當選制 憲法的法效力位階高於法律,制定成文憲法更是為了預先制約包括立法權在內的政府權力,故有權修憲的主體及其程序與立法權及立法程序不同。因此,若修憲時決定了相對多數當選制,即斷無另以修法變更之理。 正副總統改為公民直選,是第二屆國民大會(1992-1996)代表1994年8月第三次修憲的結果。而國民黨修憲諮詢顧問小組在當年1月時,曾以12:8的表決結果,建議黨中央採過半數二輪投票制,但並未獲得採納。推測當時國民黨內決策者的考量,是因林洋港極可能與李登輝競逐首任直選總統,經評估相對多數當選制最有利於李登輝勝選。換言之,當時國民黨以政治實力主導的修憲結果,顯然刻意排除了過半數二輪投票制,當時參與過修憲的人應該都記得那段歷史。…
作者:
桂宏誠
頁數:
8
3月5日傳出國民黨將「裁撤」已成立68年的黃復興黨部,引發黨內爭議,黃復興黨部正副主委皆請辭,地方民代也忙著滅火,因為收到不少黨員抗議電話,甚至揚言退黨。之後黨中央雖解釋不是裁撤而是「整併」,但為時已晚,引發黃復興基層抱怨反彈,後續效應與影響仍待觀察。 其實這個議題多年來在國民黨中常會、中央委員會等都討論過,之所以會不停地被檢討,還是要回歸到黃復興黨部跟中央黨部在選舉上的摩擦。黃復興黨部雖在總統、立委、鄉鎮市長選都會輔選,但在議員等民代選舉,黃復興通常會集中支持自家黨員參選,難免會發生有黨籍候選人因未獲得黃復興支持而落選的情況,讓一些人對黃復興黨部,有著「黨中有黨」、不認真全面輔選的錯覺;且地方黨部有時也無法指揮黃復興的地方黨部,讓選務出現雙頭馬車。 另外,經費也是問題,地方黨工人事費用都由地方黨部自己張羅,只有黃復興黨部掛在中央黨部下,由黨中央支付黃復興黨部地方主任的人事費用。據了解,國民黨感受到經濟壓力頗大,所以向最近幾任主席表達,是否可以不要由黨中央負擔黃復興的人事費,這或許也是讓黃復興轉型的原因。儘管如此,不少黃復興基層黨員還是要問:黨中央不能提早好好溝通嗎? 國民黨向有溝通不良問題 其實國民黨有溝通問題不是今天才出現,回顧2022年九合一選舉及南投立委補選前,侯友宜一句「歲月靜好」引起藍營支持者炸鍋,埋下總統大選時對侯的不滿情緒,加上侯遲遲不宣布參選,這些都是他最終落選的主因之一;而2023年5月17日國民黨宣布徵召侯友宜參選總統,引來同為競爭者的郭台銘抱怨,認為黨中央提前宣布徵召、民調不公,這也造成後來郭台銘與國民黨漸行漸遠,甚至後來展開參選聯署,形成國民黨的實質分裂。…
作者:
馮國豪
頁數:
10
民進黨已開始看向2028,設定國民黨的對手為盧秀燕,民眾黨為柯文哲,開始對此二人採取行動。盧秀燕極可能很難逃避這一關,必須及早明確表態。若想選,要趕快充實自己、準備論述,親自投入黨的建設。 2024選出的總統還未上任,2028的煙硝味已經飄出,台灣政局超前超速的發展,令各政黨與相關人物沒有喘息的時間,算計只會更陰險,殺伐只會更兇悍。 賴清德、柯文哲必參選 相較於蔡英文連任的得票率與票數,賴清德必然以四成得票率、558萬多票為奇恥大辱,並長痛在心,寄望在2028一雪前恥。民進黨此時就已瞄準各個潛在對手,符合其黨性與賴的需求。 若情勢不出現重大變化,柯文哲2028必然會參選,民進黨當然視之如在背芒刺,必會從各個方面打擊民眾黨與柯的形象,千方百計毀之而後快,近兩個月已略見初效。在立法院對民眾黨堅壁清野,將白與藍擠成一堆,營造白為藍營的協力者形象,同時混淆藍白;幕後以行政資源挖蝕民眾黨的牆腳,以司法判決令高虹安去職,日常網軍的交手更不在話下。柯因無行政職位,聲量已被黃國昌超越。3月11日TVBS公布〈全國主要政治人物聲望調查〉民調,柯在13人中排名第11,僅贏過馬英九與朱立倫,沈富雄隨即斷言「柯文哲已經結束了」,面對殘酷的現實,柯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
作者:
朱駿
頁數:
12
3月中旬,美國眾議院壓倒性通過法案,要求中國的「字節跳動公司」必須把在美國有1.7億人使用的抖音(TikTok),賣給非中國人持有。該法案尚需經參議院通過,但媒體已大肆報導,還扯上認知作戰。《紐約時報》中文網則有專文指出,即使該法案最終通過,也無法解決安全問題。 美國政府害怕國人使用抖音,會讓中國政府了解並分析出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及意識形態,然後藉抖音資訊洗美國人的腦。不過,《紐約時報》說,抖音成功是因為軟體工程師寫的演算法成功,被迫出售給非中國人,沒了這套秘笈,不就如同買了沒有引擎的法拉利? 對於個資的疑慮,字節跳動公司說要砸好幾億美元,才能把美國用戶的狀態存放在美國甲骨文公司的雲端上。大陸外長也罵美國人這樣搞,「完全是強盜邏輯」。 抖音所引起的角力,可以說是中、美兩國在網路上打擂台。美國先在晶片輸出和相關設備上對中國絆腳,逼著中方自力救濟,在電動車、網路購物、電池製造上東風壓倒西風,連其成衣都狂掃美國的消費市場。美國一直想把製造業搶回到本國生產,但因企業文化和薪資差距,政府灑再多錢也沒辦法做到,只好改採友岸外包,後來發現中資也在這些地方投資設廠。現在硬體擋不住,軟體也居下風。美國商務部長去年就說,政府若禁止抖音,就會失去35歲以下的選票。 美國政客簡直是把軟體當成亡國的病毒看待,但程式是人腦的結晶和創作,霸王硬上弓並沒辦法把中國企業的軟體程式,轉換到美國企業的身上。講句風涼話,除非做人腦移植。…
作者:
張勳慶
頁數:
15
媒體公布全台主要政治人物聲望調查結果顯示,「中霸天」台中市長盧秀燕滿意度高達62%,躍升第一,不滿意度僅17%,全面壓制了尚未繼任總統的賴清德。盧秀燕不僅被視為國民黨再戰2028的主力戰將,也被認為是賴清德連任最棘手的競爭者。但現在離2028還有四年,賴清德也還沒展開執政起手式,白營的態度更無法斷定,現今就喊盧秀燕2028,無疑是給國民黨帶來壓力。 市長聲望≠總統聲望 2019年的韓國瑜、2023年的侯友宜,都曾經是位居全國政治人物支持度與滿意度的第一名,也是國民黨中被寄予厚望的政治明星,然而,棒打出頭鳥,自星星開始閃爍起,民進黨的抹黑攻擊便沒日沒夜地襲來,想方設法打垮對手的支持度;加上綠營掌控了台灣九成以上的媒體,時時刻刻地扭曲汙衊在野政治人物,這都讓21世紀的台灣政治處於朝野極不平等的競爭狀態。 此外,在台灣逐漸偏綠的政治環境裡,參選總統的政治人物必須對兩岸關係清楚表態,不似在市長階段只要「好好做代誌」,不用理會藍綠、統獨等意識形態,這都讓主張兩岸和平、兩岸統一的藍營政治人物,處於被攻擊質疑的一方,影響其民調支持度。韓國瑜、侯友宜在確定參選後支持度明顯下降,蔡英文與賴清德的民調則不動如山,這多少與台灣逐漸偏綠的意識形態有關。這也說明了市長的民調聲望不等於拼搏總統的民調,藍營無須高興太早。 盧秀燕將面臨八大考驗…
作者:
蕭徐行
頁數:
16
從台灣最近連續爆發蘇丹紅食安問題、金廈海域船難事件、桃園機場塞爆等問題,可以看出蔡政府有太多不適任的官員,管碧玲、林右昌、王國材、薛瑞元、許銘春及吳秀梅都名列其中。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 2月14日在金廈海域發生的翻船事件,原本是一件單純的漁難事件,竟被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玩弄成政治事件,甚至可能引發戰事,令人憂心。 管碧玲於3月初到立法院專案報告此事,報告前一天居然將原先名為「金門撞船案: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擅自更改為「113年2月14日取締大陸籍快艇事故案」,顯見她不願意承認是台灣撞翻大陸漁船,處理事情的態度是以政治考量為優先。高金素梅立委在立院也說,海委會每次講的訊息就像擠牙膏似的,每次的資訊又前後不一。管碧玲曾於2016年因憲兵搜索民宅時未錄影,就喊「該下台負責的人要有自覺」,但事到如今,自己為何賴著不下台呢? NCC主委陳耀祥…
作者:
吳文希
頁數:
18
大年初五,台灣海巡艦艇在金門海域執行驅離任務,與大陸一艘三無船隻發生碰撞導致翻覆、兩人不幸溺斃事件,實屬不幸!事件發生之初,海巡署先說蛇行拒檢翻覆,又改口甩尾撞船,後又說多次碰撞,最後又把撞船全部否定,睜眼說瞎話。海巡執法有司法警察身分,都是警官,知法犯法,又如何取信於民,更不要說罹難家屬。 我方讓家屬每日跑簽證,陸委會給小鞋穿,擺設障礙阻礙談判進度,合理嗎?又說生還漁民川貴口音重,取筆錄有困難,一派謊言。海巡署還建議死者家屬火化遺體;先燒掉證物,真虧想得出來。最後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以進入司法偵查調查不公開搪塞,讓事件處理拖延至今,還走向政治化。 生還漁民:船被撞到 2月20日,罹難者家屬在紅十字會人員的陪同下抵達金門招魂、祭拜。原本遺體在檢方相驗後預計要火化,但家屬一口拒絕。記者詢問家屬:「是不是對死因有疑慮,還是對相驗過程有疑慮?」家屬哭訴說要真相。兩名生還漁民在海巡署和地檢署訊問的筆錄中對海巡執法程序沒有意見,但一踏上大陸土地就翻盤,控訴我方粗暴執法。 他們說:「我們的船怎麼可能翻掉?急轉彎也翻不掉,被撞到才會翻,撞一下把我們頂翻掉了,我們就鑽到水裡跑出來,四個人只有兩個上岸。」對此,我方強調,海巡執法絕對遵循相關SOP,沒有執法過當,就等檢調來釐清偵辦。…
作者:
何邦立
頁數:
20
3月14日,在馬祖群島的南引島被釣客發現插上了五星旗,南引島面積約4.58公頃、相當於7.5個足球場大小,坐落在東引島正南方、南竿島正東方,距離大陸海岸約54公里。釣客發現當天立即向國防部、海巡署反應這件事,結果民進黨政府互踢皮球、都推說不是他們的主管範圍,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金馬附近還有很多這樣的島礁,這種情形往後恐怕只會愈來愈多,不過也好,反正兩岸一家親嘛! 3月初,還有大陸漁船跑到苗栗外海、距離台灣本島只有11公里的地方,民進黨政府也是以風浪過大、海巡艇無法前往執法為由帶過,這顯示2月兩位大陸漁民溺斃後,民進黨當局不希望兩岸再發生對立的情況。或許,兩岸以這樣的方式慢慢拉近距離,也是推進統一的方式之一。 另外,最近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在大陸從3月3日開始連續10天拿下單日票房冠軍,在22日突破5億人民幣大關。該電影很寫實地反映了台灣當前的社會,例如戲中描寫的邪教情節,其規模跟現實比還只是小巫見大巫。台灣邪教及詐騙集團之所以無法無天,是因為他們會定期捐款給政治人物,不分藍綠,所以不管哪個黨上台,這些邪教都沒人敢動。其實,台灣最大的禍害就是台獨、民進黨。不少人說「很懷念沒有民進黨的年代」,的確,只要台獨消滅了,台灣絕大多數事情就會逐漸恢復正常。 電影一開頭被男主角暗殺的黑道老大,感覺就像是垂垂老矣的國民黨。至於被第二號槍擊要犯長期視為禁臠、發洩獸欲的女主角小美,就像是希望維持現狀的台灣人,雖長期忍受惡人的獸行,但她覺得可以經營一家美髮店,而且反正也反抗不了,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去年高達六成希望「下架民進黨」的台灣選民,最後卻仍須忍受民進黨繼續執政,說不定也有著同樣的心理。 至於電影最後那些一個一個被殺的邪教教徒,就跟民進黨的支持者一樣,即使民進黨幹得再爛、壞事做得再絕、再怎麼浪費公帑、掏空國庫,他們依舊毫無是非地支持到底,甚至最後教主被殺了,他們竟然還願意跟著陪葬。…
作者:
吳東昇
頁數:
22
一個多月前金廈海域事件發生後,如果民進黨當局立即承認執法過當,對兩名死者的家屬表示歉意,誠懇做出善後,問題應該不會落到如此田地。筆者認為民進黨在此事件犯了下列五個錯誤。 第一,蔡英文錯估形勢,顢頇地認為一如既往,北京會吞下這顆苦澀果實,因此明知有錯,也絕不退讓。 第二,賴清德的務實台獨工作者形象,就像一顆不穩定的地雷,船難事件又發生在賴要上任前,更加深了此一事件的複雜性。 第三,從美國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訪台,引起大陸進行圍島軍演,海峽中線被沒收,到這次金馬的禁、限水域被取消,兩岸海洋態勢翻轉,台獨以前對大陸「切香腸」,大陸現在對台灣進行「截肢」,台灣則有如一個被截肢的病人。離5月20日還有50餘天,台北方面是否對情勢做了最壞的評估?萬一發生事情,該如何因應? 第四,對「擦槍走火」的定義犯了錯誤認知,誤以為只有戰鬥機在天上碰撞開火才是,而不知道這起撞船事件若繼續發展下去,有可能轉成「擦槍走火」?台北方面若不檢討,後續可能再度錯誤決策。…
作者:
趙興鵬
頁數:
23
農曆年初五,金門海域發生海巡艇追逐大陸漁船,釀翻船致二名陸籍漁民死亡案;我方後續處理未得公信,使兩岸緊張局勢加劇。立委高金素梅為探尋真相,與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過招,曝露出近年來政府官制墮落,失機誤事誠乃咎由自取。 高金是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集人,見漁船翻覆命案未得正解,安排金門撞船事件專案報告;海委會書面報告改名稱為「取締大陸籍快艇事故案」。雙方各有所本,管碧玲主委並私訊高金:「海巡有很多原住民同仁,特別要求注意在升遷上的拔擢」。高金是原住民立委,難道管主委想用海巡原住民同仁的升遷,來交換同意擅改專案報告的名稱嗎?高金覺得受到侮辱。 官職豈可是政治籌碼? 管碧玲的私訊與高金的感覺,曝露了政府官制在升遷調補、公正取士、專職專業上的墮落。公務員系統是增進社會力的發動機,升遷調補有一定的考核指標,例如軍職憑戰功,文職講效能,普世指標是誠信執法與忠勤職守。 管媽(媒體給管碧玲的暱稱)給高金的私訊,予人事務官職位可以是政治交易的籌碼,順我意者可升,逆我意者就走著瞧的放肆。公務員升遷調補,理論上應考慮所職掌事務與人的專長適切配合,有序列表、評分表等依據;但實務上不乏倖進者動用人際關係說項,遷補到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崗位。…
作者:
林松青
頁數:
24
2024年中國大陸全國兩會,亦即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依慣例於3月在北京盛大舉行。雖然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的祖國統一部分未提及「和平」二字,但國家主席習近平隔天參加政協聯組會談及祖國統一時提到「和平」,顯見大陸對台政策仍對「和平統一」抱持希望。 中國大陸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外來干涉的力道愈來愈強烈,例如今年的對台工作會議,以「打擊」台獨分裂、「遏制」外部勢力干涉,來清楚表達態度。台灣當局需要正視這樣的形勢發展,以避免美國CNN評論員所言,讓台灣「從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變得更加危險」。 大陸官方的對台政策宣示 在今年的對台工作會議上,工作重點就是鞏固擴大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掌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換句話說,這就是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與外來干涉的體現,只要台獨分裂、外部干涉有動作,「一個中國」的力道就會愈強。 因此在政府工作報告就可以看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習近平主席也在政協會議的聯組會上強調,不斷壯大反獨促統力量,也就是台灣議題是大陸核心利益的核心,絕對不可能容許台獨分裂,外來干涉有空間,倚外謀獨、以台制華將遭到大陸的強力打擊與遏制。…
作者:
黃清賢
頁數:
26
今年大陸全國兩會已於3月4-5至10-11日在北京召開完畢。眾所周知,全國人大是社會主義中國的最高國家權力/立法機關,法律位階高於國家行政機關。全國政協是中共領導下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最高統一戰線機構,因此,兩會每年一度開會討論的,是有關中國國家發展各個方面的大問題,當然包括涉台方略與政策的表述。 雖然「金廈海域事件」是個小問題,但因它尚未合理解決,民進黨故意將小事化大,因而導致兩岸敵意螺旋上升,不但徒使兩岸關係雪上加霜,也同時影響北京兩會的對台政策論述。「金廈海域事件」發生在5月20日賴清德、蕭美琴「雙獨」上台就任之前,兩岸關係惡化+賴蕭「雙獨」出場,必然會讓北京兩會在涉台政策實踐上明確矛盾性質,加大反獨/打獨/促統力度。 兩會均強調「祖國統一」 今年兩會對大陸發展與「台灣問題」的解決,在政治用辭方面有所改變,除了對內社會發展上要全面推動「新質生產力」、創造「新質生產值」,以克服近年來美國對中國進行貿易戰、科技戰所外溢的有關國家發展上的外部壓力與差距外,關於涉台議題,在表態上的用辭與內涵也與過去有所不同。大陸過去還談兩岸要「和平發展」,要堅持「九二共識」,要推進「和平統一」,今年不論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抑或政協主席王滬寧的「政協工作報告」,都只提「祖國統一」,未談和平二字,尤其「政協工作報告」既未提要堅持「九二共識」,也不談兩岸要「和平發展」。 換言之,北京明確強調兩岸只有「一中」,沒有「各表」問題,更不允許兩岸「互不隸屬」,這是既打臉此岸的國民黨以「九二共識」搞「一中各表」,又全面否定民進黨的「一中一台」兩國論。可見今後北京涉台工作就是全力解決「台灣問題」,如期完成「祖國統一」,目標明確,已不再有戰略模糊。…
作者:
姜新立
頁數:
28
近年來台灣當局力阻兩岸經貿、旅遊,延長了兵役,盤點防空避難設施,加速美軍進駐,擴大軍購,過去三年榮登美國國防裝備的最大買家,同時建造翻修了更多雷達、地雷、水雷、炮台、飛彈井、彈藥庫,這些使兩岸兵凶戰危的話題仍在繼續延燒。 台灣小老百姓坐困愁城 有辦法的家庭將小孩送到國外,存款放到國外,家裡盡量多存點黃金,並且將房地產與股票多做幾個行情套現。沒辦法的只能徒呼負負,買本戰爭求生手冊。 民進黨政府執政不力,以至於物資缺、物價漲、生計難、四境困,不婚不育,人口下降,坐困愁城。媒體社論則以「滿朝業餘失能的官員,處處假裝解決的問題」標題做了總結。金門翻船事件後,兩岸關係更形惡化,敵意盤旋上升,不少人眼看未來更無希望,認為倒不如就忍受一下短痛,例如大陸採克里米亞式的短暫快速定點局部特別行動,實現兩岸統一,這有點像與其長期對颱風盤旋海上提心吊膽,不如一陣雨驟風疾摧枯拉朽,然後風平浪靜、平安重建。 戰爭爆發往往出人意表…
作者:
韋伯韜
頁數:
30
金廈海域爆發漁船翻覆事件至今,兩岸權責機構已歷經15次以上協商,卻尚無結論。雙方交互指責,台灣海巡署指控「大陸方面堅持提出不符合我方法律制度的要求」;大陸則指控台方是在製造理由推諉塞責,並指控台方未妥善處理善後、製造各種困難。 大陸要求台灣公布事實真相,嚴懲相關責任人,向遇難者家屬道歉,給遇難者家屬和兩岸民眾一個交代。上述要求本屬司法案件範疇,卻逐漸上升至「政治性事件」。大陸先否認金廈之間存有「禁、限制水域」,再強登台灣「初日號」遊艇臨檢;後組成編隊巡航鎖定金廈水域周邊,3月1日又宣布執行「淨海2024」專案,執法水域範圍超出金廈水域。 民進黨不可漠視協商機制 長期以來,即使在兩岸處於緊張對立狀態,台灣漁民、觀光船仍可安全行駛在管轄海域。兩岸的默契是,兩邊船隻即使開過界,也不太會登船檢查。然因兩岸關係日趨緊張、螺旋敵意上升,此次陸漁船翻覆致死事件已引起大陸民眾激憤,要求政府有所作為。無論陸方採取何種報復行動,其在金廈海域的執法行為,已具宣示主權及管轄權的意涵。不過,筆者以為,兩岸當局應透過對話協商建立互動機制,方為務實理性之道。 儘管目前國台辦與陸委會、海協與海基兩會,因無「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無法重啟協商;但陸方這次已授權紅十字會協助處理,如1990年代爆發閩獅漁號、閩平漁號事件,雙方都能因此擱置爭議、務實協商,民進黨必須善加利用這個既有的基礎,以免完全無法處理兩岸交流衍生的問題。…
作者:
柳金財
頁數:
32
2024年2月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出「不在餐桌,就在菜單裡」一句美國俚語,引起矚目。這句話放在他整篇談話的內容來看,不難發現,它很可反映美國當局至今未改的零和遊戲心態。 布林肯與德國女外長貝爾伯克及印度外長蘇杰生,在安全會議會場有一個三人的場邊談話會,主持人介紹來賓後,布林肯首先發言說:「朋友相見,太美妙了,好像是我們三個外交官的(情人)約會不在餐桌,就在菜單裡」,引起一陣笑聲。他接著強調說:「自拜登執政以來,一再對我們的盟邦、夥伴及多邊體制付出努力。我們已經得到回報,重新參與,試圖振興,甚至能重塑我們的構想」。他說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合乎我們的利益」。美國儘管強大富有,但無法獨力有效面對所有挑戰,以維護美國的重要利益。就整體而言,他看到強大的結盟與夥伴有很大的好處,因為「假如你不在國際體系的餐桌上,你將在菜單裡」(if you're not at…
作者:
汪榮祖
頁數:
34
談到美國霸權,我們經常聽到三個領域的霸權,那就是軍事、金融和技術,有些人還會談到第四個領域,即文化霸權,包括主導全世界的媒體、話語權、電影、電視劇及其他文學藝術領域。大家都不肯或不願意觸碰的,實際上是美國的核心霸權,那就是體制霸權。 什麼是體制霸權呢?那就是西方的民主制度。二次大戰後,美國領導的同盟國打敗了德國的納粹主義、日本的軍國主義和義大利法西斯主義所建立的軸心國,奠定了民主制度的主導地位。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推動下,聯合國於1945年在舊金山宣布成立,並選址紐約為總部,當時有45個創始成員國,隨後不斷增加到今天的193國。 人權宣言成就美體制霸權 當時通過的《聯合國憲章》主要規定了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託管理事會和國際法院的組織和許可權,並沒有涉及各會員國內部的制度問題,可是,接下來,在1948年12月10日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裡,美國和西方國家就在其中奠定了民主制度的普世合法性。 《世界人權宣言》共有30條,前18條規定每個人的人身安全和應享權利,包括擁有財產的權利、行動自由、遷徙自由、宗教自由、婚姻自由,以及法律前人人平等、不受歧視待遇、不受迫害等;第19條規定言論自由;第20條規定集會結社自由;第21條規定選舉權;第22條規定個人發展所需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第23條規定組織工會和參加工會的權利。第24至30條還包括了更廣泛的延伸權利。…
作者:
水秉和
頁數:
37
不久前,看到台灣智庫學者從不同視角對美國大戰略有所解讀,有一些觀點是透徹的,但也有言而未盡之感。筆者以下補充幾點意見。 全球國際秩序變動,美國內外矛盾加劇,中美戰略競爭加劇,世界南北問題更加尖銳突出。考察美國大戰略,考察美國對自己角色的定位,美國大戰略為何不能「全勝」,以及失誤之所在,是有意義的。 美國大戰略與「歐拜體制」 美國大戰略大體形成於柯林頓政府時期,冠之為「全勝戰略」。美國認為,在冷戰結束後的世界中,就美國的綜合國力而言,最大、最直接的威脅短期內不會出現。美國不僅在全球沒有對手,美國還有能力控制全球。美國確立的新戰略目標就是要使美國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後的、唯一的帝國」(參見「柯林頓主義」有關論述)。 「全勝戰略」制定了詳細的戰略目標,第一步是北約東擴,目標除了歐洲,還包括控制整個歐亞板塊,亞洲和中國成為「理所當然」的目標。小布希政府時期,為實現美國領導下的21世紀,美國軍事霸權在世界橫行無阻,其國防部長菲爾德被世界稱為戰爭販子,歐洲被美國貶低為「老歐洲」,俄羅斯三次申請加入北約被拒。…
作者:
周忠菲
頁數:
40
美國財經界不久前才認為美國經濟處於衰退邊緣,但出乎眾人預料,2023年美國經濟增長率達到2.5%,2024年第一季度的增長率也超過2%,失業率連續25個月低於4%,是50多年來歷時最長久的。但這樣強勁的勢頭能持續多久? 美國經濟自2019年底以來增長了約8%,是歐元區的兩倍多,是日本的10倍,而英國幾乎沒有增長,難怪山姆大叔傲視群倫。但對經濟增長的威脅仍然籠罩著美國,例如利率保持高位的時間越長,所造成的損害就越大;儘管美國通貨膨脹有所下降,但仍高於美國聯邦準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 FRS)的2%目標,這意味著聯準會可能無法在今年6月開始降息。…
作者:
花俊雄
頁數: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