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二會」後的兩岸關係展望│黃清賢

「馬習二會」後的兩岸關係展望│黃清賢

歷經近九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與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再度會面。習近平當天對馬英九的講話,是大陸自2019年1月2日以來對台政策的最全面闡述。在民進黨新政府上任前夕,習近平提供了兩岸關係回歸和平穩定發展的論述,也展示了大陸對台政策的新思考面向。

以中華民族為主旋律

習近平從感性的視角切入,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鐫刻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史實。他接著表示,海峽的距離,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

習近平強調,兩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對民族有共同的責任、對未來有共同的期盼;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來把握兩岸關係大局。他也提到青年群體,勉勵兩岸青年要增強作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續寫中華民族的歷史新輝煌。

他提出四個堅定,包括了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四個堅定扣緊中華民族的主旋律,也就是基於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血脈、文化、歷史、責任、期盼的五個共同,要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長遠發展,把握兩岸關係大局。

穩定兩岸關係的重點與思維

對於兩岸關係要如何恢復穩定,習近平指出,關鍵是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核心是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基本事實有共同的認知;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就家裡人的事先接觸交流起來,增進瞭解,累積互信,化解矛盾,尋求共識。

他提到發展兩岸關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的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歸根到底就是實現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過上更好的日子,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大陸有能力帶領14億多大陸同胞過上好日子,也完全有能力同台灣同胞一起共創美好未來。

關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認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兩岸同胞要堅定中華文化自信,自覺作中華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弘揚者,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榮譽感。

他表示,兩岸同胞從來都是一家人,應該常來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大陸將採取更有力措施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讓兩岸同胞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進心靈契合;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

「各表一中」取代「一中各表」

對於習近平從中華民族的觀點論述兩岸關係,台灣部分輿論只關注馬英九有沒有講「中華民國」、「一中各表」。對於馬分別在北京會見、在桃園機場講了中華民國,又立即改口中華民族,到底是有意或口誤,多所揣測。事實上,如果只糾結於馬是否有講中華民國,那就忽略了兩岸關係恢復穩定的關鍵-「同屬一個國家」,而落入了「兩個中國」的泥淖。

同樣的,對於馬說「兩岸在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有人認為他公開講了「一中各表」,這其實是認知錯誤。因為馬說的是「各表一中」,也就是兩岸各自表述一個中國;「一中各表」則是指兩岸雖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含義、認知有所不同。

相對於馬英九過去總強調「一中各表」,這次講了「各表一中」,應該說是一種進步與必然。因為民進黨尤其是賴清德在這次總統大選期間,重申「台灣前途決議文」精神,進而將「一中各表」異化為「兩個中國」,為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創造了空間,「各表一中」將各自表述落腳於一個中國,正本清源了兩岸關係的共同政治基礎。

應把握大陸對台政策契機

對於習近平喊話的契機,陸委會似乎不想把握,因此發言人將馬英九詮釋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批判是中國古代傳說、神話,不必套在每一個人身上,這樣的講法無法被台灣社會多數人理解與接受。不過,台灣歷次民調都顯示,至少有六成以上的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而且,陸委會不是直接質疑習近平的說法,為兩岸關係互動留下空間。

當然,民進黨迄今仍堅持1992年沒有獲得共識,1992年的歷史事實是擱置爭議,繼續向前走,不是「九二共識」。換言之,應在九二歷史事實的認知下,兩岸繼續對話,不要預設前提。但平心而論,全世界沒有任何政治對話是沒有前提的,民進黨不就是以獨立或維持現狀作為對話的前提嗎?換個角度,如果大陸不是以「九二共識」作為前提,那要以何定位與台灣當局對話呢?

進而言之,「九二共識」的重點不是這四個字,核心是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基本事實有共同的認知;既然習近平將「中華民族」作為對台政策的主旋律,即將上任的民進黨政府就應當把握契機,穩定兩岸關係,才有能力好好處理朝小野大的內政事務。

(作者係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附加資訊

  • 作者: 黃清賢
  • pages: 28
  • 標題: 「馬習二會」後的兩岸關係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