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不應讓「轉型正義」淪為「轉型仇恨」|許川
民進黨從年初贏得大選以來,對國民黨政治圍剿的力度不斷加強,且無止境地進行清算運動,不外乎是想進一步確立其在台灣政壇老大的地位。民進黨「謙卑」、「清廉」、「親民」的面具,勢必會漸漸在現實政治中層層卸下。政治性格,名實不符,民之不幸也。
第一,以主流民意之名,行民粹主義之實。
今年大選就結果而言,連國民黨都不得不承認已經產生新民意。換言之,國民黨再有所作為都無濟於事,民進黨再恣意妄為都是體現新民意。以主流民意的標尺來衡量政黨的得失與成敗本來就不科學,也不合理。如今,民進黨拿著民意當擋箭牌,既對國民黨的施政說三道四,也對民共關係無動於衷。然而,民意並不等於民心。也就是說,民眾懲罰國民黨並不意味著就認可民進黨。選民一方面是給國民黨一個教訓,也給所有政黨一個警示,不能對民眾心聲閉目塞聽;另一方面則是給民進黨一個機會,檢驗民進黨是否還跟以前的扁朝一副德行。因此,蔡英文不應在政府作為上隨意貼民意標籤,以大眾的口吻來審判施政團隊的努力。
從理論來講,任何民主到最後都是精英民主,民意只是獲取政權合法性的手段,但行政權力的使用並不都是以民意為指導。更何況,濫用主流民意很容易導致民粹主義盛行。民粹不是民意,而是民眾意志表達的極端化。蔡英文及民進黨一味透過主流民意來貶斥反對派的處境,一步不慎,民意就可能淪為民粹,到頭來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第二,以去中國化之名,行本土運動之實。
立法院2月也剛剛主客易位,心懷鬼胎的綠委就迫不及待使出各種花招,要承襲扁朝未完待續的「去中國化」運動。對國民黨本土化改造的聲浪也暗自竊喜,以為天時、地利、人和到了可以施展身手、大幹一場的時候。先是由高志鵬領銜的「廢國父遺像」提案,而後是王定宇的「尊鄭南榕案」,再到陳其邁要修法禁止對二二八事件有「不當言論」,無不彰顯「去中國化」氣勢霍霍,來勢洶洶。從過往的反旺中、太陽花學運到後來的反課綱微調來看,即便是名相上與中國或中國大陸無關,但實際上都與其有著緊密的聯繫。
民進黨或許認為,蔡英文此次勝選,其「維持現狀論」功不可沒,而維持現狀就是維持台灣「獨立」的現狀。但是,在本質上,維持現狀實則與「不統不獨不武」並無不同。民進黨人刻意扭曲民意,樹立政治敵人。殊不知,在樹立敵人的同時,也在給自己製造麻煩。「去中國化」無疑是本土化的代名詞,兩者並無實質性差異。
過去八年,兩岸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維持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台灣也在和解共識的政治原則下保持著族群關係的良性狀態。顯而易見,去中國化並不符合社會大眾的期待與追求。倘若民進黨硬生生要把民眾拉回到相互對立的夾縫中,那麼,這場看似乘勝追擊的穩贏之戰,很有可能會敗給師出無名而重蹈覆轍。
第三,以轉型正義之名,行政治清算之實。
去年競選期間,蔡英文提出了五大政治改革訴求,其中之一是要落實轉型正義。按照蔡英文的說法,廣義的轉型正義是指「我們必須對這些歷史(例如對原住民的迫害、白色恐怖等傷痛歷史)遺留下來的不正義,給予合理的彌補,來減輕曾經造成的傷害。」但民進黨近月始終糾纏著國民黨的黨產,使得各界對新政府的觀感滑落。因為,轉型正義不僅僅只是一個政黨的問題,而是社會共同的問題。
民進黨緊抓「黨產」沉痾不放,無非就是想以此為藉口,引導社會風向,讓國民黨獨背「不正義」的罪責。其實,要落實轉型正義,蔡英文及民進黨首先應該清楚正義是什麼?正義不是將歷史傷痛從一個人身上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如傷痛的總量不變,那樣的轉型正義就是失敗的。方向錯了,轉型的路子也就錯了。如果蔡英文僅是打著落實正義的政治口號,而盲視了落實正義的良性作法,那麼她所謂的政治改革,也不過就是借轉型正義之名,行政治清算之實。在減少「傷痛」的同時,又創造出更多的「傷痛」。循環往復,轉型正義就會掉進死胡同,永遠都走不出來。相反的,在「轉型正義」的旗幟的庇護下,堂而皇之的政治清算鬥爭或會隨著「轉型正義」的持續推進與深入而愈演愈烈。不難想見,「轉型正義」恐淪為「轉型仇恨」。
綜上所述,被勝利衝昏頭的民進黨,在尚未執政前就已經按捺不住癲狂,什麼主流民意、什麼維持現狀、什麼轉型正義,都將會在短時間內原形畢露。民進黨對台灣人民而言,是福是禍,恐怕還得由人民自己來評判,由人民自己來承受。
(作者係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兼任助理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許川
- pages: 28
- 標題: 民進黨不應讓「轉型正義」淪為「轉型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