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30年教改:推者盲、執事忙、師生家長茫│劉源俊

回首30年教改:推者盲、執事忙、師生家長茫│劉源俊

大家通常把1994年當作台灣的「教改元年」,那麼今(2024)年就是「教改第30年」。回首這一段期間的種種顛簸與滄桑,大家常用「盲、忙、茫」來形容教改,該詞既適用於教育工作者,也適用於家長與學生。本文進一步指出:推者盲、執事忙、師生家長茫。

歷年教改的主要倡議者與推動者,要數官方的李遠哲、吳京、劉兆玄、林清江、曾志朗、黃榮村、林萬億,以及民間的黃武雄,還有在朝野間穿梭的史英、丁志仁、莊國榮、張茂桂等人;他們所持的理念各有盲點,又互不協調,乃拼湊出一堆亂象。歷年教育行政的執行者,包括教育部部長及次長、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院長、司長及科長與地方教育局的局長們,仰望政黨鼻息,忙著力行上級的意旨。至於被當成試驗品的學子、被迫配合的教師及家長們則茫然不知所措,像實驗室的白老鼠。

30年夠長,可以看清楚脈絡,但由於篇幅有限,本文僅就課程理念與教育行政這兩個面向著重概述。

課程理念:失德弱智

教育部在林清江部長推動下,自1999學年度開始試辦「9年一貫課程」,次學年度更擴大規模。試辦之成效未見深入檢討,而「課程研究發展中心」或「國家教育研究院」也還不見蹤影,教育部在2000年就宣布:自2001學年度起全面自一年級開始推行該課程;且自2002學年度起,一、二、四、七年級全面推行。這一急功而害多的政策,稱之為「9年不一貫課程」當不為過。

查1994年倡議而於1999年制訂的《教育基本法》,巧妙迴避了《憲法》的「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能。」的原則,以及《國民教育法》所揭櫫「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的宗旨。此所以1998年9月完成的《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以十大基本能力為依據的多元評量」,取代實施已久的「五育評量」。不談德育,而以所謂「人本情懷」代替;不談民族精神,而重視「鄉土與國際意識」及「多元文化價值」。又不談智育,而重視「培養帶著走的基本能力」,強調「以生活為中心」;連科學知能之培養也著眼於「適應現代生活需要」。

該《綱要》又將國民中小學的課程劃分為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綜合活動「7大學習領域」,且強調「學習領域之實施應以統整,合科教學為原則」。其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將旨在學習「即物探理」的「自然科學」與當屬「生活」領域的「生活科技」拼湊作堆,最是荒唐!新課程又強調「合科教學」,師資的培育根本配合不上,明顯有害智育。該課程實施的結果公認是完全失敗,不必在此詞費。

教育當局在這段期間的一些作為,更可佐證在刻意打壓德育。「九年一貫課程」裡,國民小學的「生活與倫理科」簡化為「生活科」,中等學校的「公民與道德科」簡化為「公民科」。結果,基隆高中在2000年從省立改為國立,於是其校歌中的懿言「德智體羣,四育齊揚」,在2001年被教育部逼迫改為莫名其妙的「堵陵暖江,翠崗鷹揚」。

2014年發布的《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不見德育,不講德性、修養,但提道德實踐。該課程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提出「三面九項」,卻描述得相當抽象的所謂「核心素養」,取代先前《9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所標榜的「10大基本能力」。其後發展出來的「108課綱」則更以「素養導向的課程」為幌子,推行「去中國」的歷史與公民教育、「少文言」的國文教育與「減時數」的基礎科學教育。

從1954年起就是高級中學必修的德育重要教材《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內容選自《論語》、《孟子》、《大學》與《中庸》,相當於6學分),2006年起改為選修的《論孟選讀》,2012年再改為必選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4學分)。2019年將之納入部定必修的「國語文」中(減為2學分)。總而言之,課程益趨嫌棄中華固有文化。

《周易•繫辭上》有言:「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新課程悖離《國民教育法》「德、智、體、群、美」五育的簡約論述,而侈言所謂「10項基本能力」或「核心素養9大項目」等「基本教育」,實是治絲益棼;讓人茫茫不知重點,最後喪失對教育的信心。

教育行政:輕舉妄動

1996年12月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下稱教改會)結束,其所發表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最重要的具體建議就是成立跨部會的「教育改革推動委員會」。1997年3月行政院院會果然通過「行政院教育改革推動小組設置要點」,由副院長兼任召集人。該小組於1998年1月正式成立,由甫接任行政院副院長的劉兆玄(教改會委員)擔任召集人;5月行政院院會通過「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編列5年1,570億的經費推動教改的重點工作。

2000年5月政黨輪替,2002年10月行政院長游錫堃(教改會委員)表示,要將「教育改革推動小組」改組為「教育改革推動委員會」,由他親自擔任召集人。然而,不管是小組或委員會,後竟都無疾而終。究其實質,教改會或教改推動小組都屬臨時編組,未經立法程序,也無專屬預算,自不可能成功。行政院缺乏教育改革的誠意至為明顯。

30年來共經歷15任教育部長,平均每位任期約2年:李登輝任內有郭為藩、吳京、林清江、楊朝祥;陳水扁任內(2000-2008)有曾志朗、黃榮村、杜正勝;馬英九任內(2008-2016)有鄭瑞城、吳清基、蔣偉寧、吳思華;蔡英文任內(2016-2024)有潘文忠、吳茂昆、葉俊榮、潘文忠。賴清德剛上任,鄭英耀當了教育部長。部長更替頻仍,教育政策與行政遂常不相連貫。

有幾件事特別值得一提,它們跨越了多位部長,甚至跨越政黨輪替,卻都以失敗收場或還收不了場。

推行綜合高中虎頭蛇尾

1990年代,許多民間教改人士著眼「暢通升學管道」,主張廣設高中,意欲改變當時高職與高中約7:3的比例。同時期,有一些教育學者在提倡美式的「綜合高中」。兩股勢力合流,於是《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明確建議「修訂現有法律,…合併為《學校教育法》,建立以綜合高中為主體的高級中等教育制度」、「積極進行綜合高中課程實驗」、「在中程方面,…推動各校綜合高中化」、「在長程方面,推行以綜合高中為主的學區制;高職成為少數且精緻的技藝高中,…。」

於是,綜合高中由1996年的18所普通高中、高職參與試辦後逐漸推廣,而於2006年達到開辦校數162所的最高峰(約占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的三分之一)。然而,訪視評鑑結果卻顯示成效不佳。2013年6月立法院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取代先前的《高級中學法》及《職業學校法》,明定:高級中等學校分為普通型、技術型、綜合型、單科型等四類。此法之訂定敲下綜合高中落幕的定音,接下來就出現綜合高中停辦風潮,之前的倡導與推行等於白忙。

廣設大學覆水難收

這些民間教改人士又主張廣設大學。《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建議「為滿足高等教育需求,高等教育容量的適度擴充允宜持續;其中公立學校的成長宜減緩,私立學校則可以較大幅度擴增」、「高級中等學校以上階段私立學校之設立採報備制」,李遠哲到2001年底還在嚷嚷:「我們四年制大學生的比率低於先進國家」。

在這種氛圍下,台灣的大學數量從1996年時的67所(公立37、私立30),遽增為2004年的145所(公立49、私立96)。其實1998、1999年出生數已減少4萬人,但教改人似乎一心繫念「繼續升學」,昧於社會發展的需要,也不顧資源的分配問題。2020年的台灣,大學容量已超過適齡的學生數,終須吞食學生程度低落,而大學接連倒閉的苦果。

延長國民教育接力冒進

1989年9月,行政院李煥院長在立法院宣稱,要在三年內取消高中入學考試,美其名為「12年國教」。後來胎死腹中,不必在此贅述。

民間教改人士1994年推動的《教育基本法》已著眼於延長國民基本教育,但法源闕如。2003年9月「全國教育發展會議」中,有「12年國教規劃草案」之議案,當時反對聲浪盈庭;最後的結論與建議為「審慎規劃12年國教」。到2007年2月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又突然宣示,將從該年度開始逐步推動「12年國民基本教育」。但由於缺乏明確配套措施與實施細節只好擱置,但民間呼籲「12年國教」的聲音一直未歇。

馬英九連任後的2012年4月,教育部宣布自2014學年度起全面推行「12年國民基本教育」;而賦予其法源的《高級中等教育法》2013年6月終於通過。該法顯示,當時所規劃實施的「12年國民基本教育」根本不是「12年國民教育」;簡稱「12年國教」乃欺世盜名,說穿了不過是「9+3 Y型分流升學設計」─高級中等學校分流,非義務教育,不免學費,不免試升學。

2014年11月,國家教育研究院公布《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但2016年5月政黨又輪替,該《課程綱要總綱》剛好被民進黨拿來推行後來廣招詬病的「108課綱」。

急功近利貽害及長遠

在過去30年裡,好幾位部長或因急功近利而輕舉妄動,或因秉承上意而胡作非為,或固執己見而仗勢遂行。以下諸實例可見斑斑。

吳京在任雖僅1年8個月,「點子」不少。他曾突然要求各大學擴招5%的名額;決定擴大辦理原本為特殊性向與意願少數考生設計的大學入學「推薦甄選」,並推動大學入學申請制;又讓大批技術專科學校升級為技術學院。

林清江在任只1年4個月,他強力推動了《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裡未見端倪的「國教9年一貫課程」;促使「基本學力測驗」取代原本的分區高中聯招;推動廢除大學聯招。又在「教育改革推動小組」的加持下,編列4年100億的預算,於1998年底倉促推行「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2002年被監察院糾正)。

原本大家習用「注音符號」。《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建議「研議通用標音系統,以減輕國小學生學習國語、母語、英語不同標音系統之負擔。」曾志朗主張採行國際通行的「漢語拼音」,被迫於2002年2月下台;行政院隨即於8月核備並推行教育部所提出的「通用拼音」。不料,2006年9月杜正勝又決定採用「臺灣羅馬拼音系統」作為「臺語」拼音的標準。於是,目前這四種標音系統並行,「一國多標」。

到2018年,潘文忠、吳茂昆、葉俊榮三位部長先後受命,不予核定經「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依法選出的管中閔擔任校長。最後搞到三位部長灰頭土臉接連辭職,管校長奮鬥年餘,終於上任,但卻遍體鱗傷,選擇任滿後不續任。教育部依法行政及大學自治的兩項原則,都在過程中嚴重受損。

寫在最後

教育是嚴肅的百年樹人事業。從事教育改革更必須如臨淵履薄,謀定而後動。然而我們卻處處看到不務實、不講理、不利行的作為;許多大人物在其中言行乖謬─不止不務實,還不誠實。可以用10句話來概述這30年的教改:教育政策輕舉妄動,教改口號虛名假意,學校設立徇眾迷途,大學自治名存實亡,校園生態勾心鬥角,課程理念失德弱智,師資培育多培少育,升學設計利富害貧,教育內涵薄學貶技,語文政策減文增語。

其結果是:補習班數量大增,私立中、小學更形熱門,高中畢業生出境就學人數增多;學生的學習意願下降,大學生的程度低落,青少年自殺案例遽增;技術教育衰敗,學生體能更弱,圖書乏人問津。當初的推行者大多噤聲(晉升),大眾卻被迫承受教改人激越後的悲情。

(作者係東吳大學名譽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劉源俊
  • pages: 24
  • 標題: 回首30年教改:推者盲、執事忙、師生家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