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內外三層較量惡化,或有變局│朱駿

台灣內外三層較量惡化,或有變局│朱駿

台灣內外現有三個層次的較量:中美、兩岸與台灣內部政黨之間,其中以後者最敏感、揮發性最強。賴清德以加強版的「抗中保台」勝選上台,食髓知味,必然繼續玩弄此伎倆,激化兩岸情勢。台灣可能因此催化出改變現狀的變局,但未必是壞事。

三個不同層次的政治較量牽絆著台灣的發展與前途,最上層是中美的較量,中層是兩岸的對峙交鋒,下層是在台灣內部,因統獨問題所產生的各種角力。中下兩層固然處於上層的國際環境中,但不以其為轉移,特別是下層較量反而為關鍵所在。2016年民進黨完全執政後,中層與下層都有加速惡化的趨勢。

兩岸交鋒動能在兩岸對峙

兩岸交鋒肇因於國共內戰遺留的問題,是兩個敵對政權的爭執,時間一長,又衍生出人民生活方式、國家治理與發展模式、世界觀、價值觀等的分歧與爭執,早已從政權統治之爭跨入涵蓋文化內涵之爭,時間越長,文化分歧的根扎得越深,越難撼動,政治問題越難和平解決。兩岸若要「和平」統一,只有強大的一方做出政治體制的改變,發展出比弱小一方更優良的政治體制,吸納融化弱小的一方,否則,只能依賴武力。如強大一方不可能改變,弱小一方被武統之生死存亡的危機感就會越來越強烈,也就越可能引入國際勢力倚為靠山。這是兩岸事態的硬結構。從此也可得出一個附帶結論,兩岸現行的憲法其實都是武力對峙的根源與和平解決的障礙,是故,以法律反獨促統的效果將極有限。

如此的事態結構,自然會令兩岸持續處於以武力為依靠的對峙中,給國際強權同時玩弄兩岸的廣大空間與多樣素材,而被玩捏得最慘的自然是體量小的弱方,這是國際政治中體量大者占有先天優勢的鐵規則使然。

台灣內部角力在統獨交鋒

雖然很多人不願意,甚至避免用「統獨」說明台灣內部的問題。但最有渲染力道,支配台灣內部民意變化最有效,且最持久的題材與脈絡就是統獨之爭。如果有意隱藏迴避,都是自欺,卻不足以欺人。民進黨從不迴避,且有意無所不用其極地利用兩岸分歧的事實,一直玩弄國家認同問題,不斷以「抗中保台」為政黨鬥爭的最大主軸,一步步擊潰不敢面對統獨的國民黨。近幾年來又高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一味地抹紅在野勢力,這些都是統獨之爭的延伸。

台灣內部絕無可能出現兩岸關係上的「台灣共識」,執著於此,就是追求鏡花水月,也會中了民進黨的圈套。總之,只要兩岸一天不統一,統獨之爭就永遠是台灣內部最敏感、最好使用的政治鬥爭工具,不敢觸碰者,在爭取執政權時,必然敗面居大。

由於美國鬥爭大陸的強度迅速升高,加上國民黨昏懦,讓民進黨有機可乘,更肆無忌憚地玩弄「兩國論」,直接激化兩岸惡性對抗,意圖以台灣內部統獨之爭激化兩岸軍事對峙,與中美較量垂直連接,託庇於美方及其盟友的戰略保護。是否能如意?能如意多久?有待觀察。但無論台獨分子如何與國際勢力連結掛勾,依據中國歷史向量力預斷,兩岸最終必會走向統一,不會有意外萬一。

美國利用台灣的意圖明顯

美國長期反對兩岸各方以非和平手段單方面改變現狀,就是要以所謂的「維持現狀」,高舉自己定義的「一個中國政策」,既分裂中國,又玩弄台灣牌牽制大陸,台灣的發展格局因此受到擠壓與限制,朝向「烏克蘭化」的美國工具轉變。同時,美國意圖將大陸俄羅斯化,以台灣引誘大陸發動戰爭,給美國理由說服盟友,以俄烏戰爭中援助烏克蘭的模式,共同對抗大陸。

從7月10日在華府舉行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峰會,以及日、韓、紐、澳「印太4國」發表的聯合文件看來,美國在亞太不是只搞小北約,而是想搞大號北約。賴清德必會受到鼓舞,將努力鬧事拖美國下水,這可從他故意隱藏AIT新任處長當面告知「一中政策」信息,可見一斑。

北約峰會還發表聯合宣言,各成員國領導人皆一致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強調烏克蘭的「未來在北約」,且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道路「不可逆」。就事態的發展而言,這是美國與北約在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議題上極為重大的轉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且一石二鳥。既然大陸執意要挺俄,美國可能就用北約,先把中、俄困在烏克蘭,消耗一陣子再說。大陸若想從俄羅斯泥淖抽身,必會激發普丁怨恨,又可能陷入一種不確定的加乘險境。若大陸未見長期危險,還想藉俄烏戰爭拖住美國,可能被美國順水推舟,打蛇隨棍上,反而可能陷入「俄羅斯無底洞」,影響其處理台海的能力。

政治對話有助和平統一

由於台灣體量太小,中華民國憲法不具備承載統一兩岸的能力,甚至還有可能成為婉拒統一的藉口,例如,朱立倫7月14日在回應馬英九「和平統一」說時,就表示「相信國民黨一定完全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大陸憲法的體量夠大足以吸納台灣,但截至目前為止難以讓台灣大多數人所接受。照這種情勢發展下去,「武統」可能還是兩岸統一最有可能的方式,差別只在軍事行動的強度罷了。

當然,大陸若確實寄希望於「和平統一」,勢必要提出恢弘的政治戰略及其實踐,吸引台灣人民不反對甚至鼓勵兩岸當局開展政治對話,進而逼使台灣當局走上談判桌,開啟實質的政治對話。

賴清德想「整內抗中」

賴清德一上台就是一副不管憲法與法律,鐵腕治國整黨的態勢。藍白聯手通過國會改革案後,民進黨四路聲請釋憲,賴清德7月13日出席民進黨「國務青旗艦營」,提及釋憲案時表示,「若政黨沒接受大法官的解釋,人民就會有噓聲,『青鳥會飛出來』。」毫不遮掩地玩弄煽動暴民政治,企圖以亂治亂,「青鳥」儼然成了類似納粹「衝鋒隊」的民進黨暴民衝鋒隊。

賴清德在鄭文燦第一次被聲押時明白表示,「不分黨派,不問何人,只要涉及非法,檢調都應該查辦,勿枉勿縱。打詐、掃黑、肅貪是目前政府重要的工作,目的是要維護國家的生存發展、社會的安定,以及回應人民深刻的期待。」

「打詐、掃黑、肅貪」不論出自何種意圖,必能擄獲人心,對執政者是穩賺不賠的,可能將成為賴清德剷除異己、打擊在野,博得民望的合法利器。這是雙面刃,若是被老百姓看穿,認為「打詐、掃黑、肅貪」是行政治鬥爭之實,可能會反失人心。何況,台南市多年來黑與貪的根苗應滋生自賴市長任內,與賴系人馬脫不了干係,迄今愈演愈烈,難以服人。事態會如何發展只能靜觀其變,2026九合一選戰才是試金石。若民進黨選得不理想,有危害2028大選之勢,賴可能才會做出調整,否則必將一路硬幹到底,越幹越猛。

賴執政必然會利用兩岸不得不然之軍事對峙的情勢,繼續玩弄國家認同議題,以司法手段打擊整肅黨內外勢力,還準備鼓動野蠻的暴民政治,歸結出的主軸就是「整內抗中」。

賴仗恃所謂的主流民意才敢這麼囂張,如果在野勢力不知開發新民意,不斷遷就強化這股民進黨營造出來的主流民意,就是幫他打壓自己,令他更囂張恣肆。

台灣內部生變未必是壞事

賴清德上台故意激化兩岸情勢與內部朝野鬥爭,鐵腕治國整黨,以圖建立個人的統治威望,在2028年能以大勝連任,一洗40%的恥辱。就此而言,賴其實已開始2028的競選活動。台灣內外的三個較量只會越來越激烈,台灣內部的較量最為關鍵,為中美鬥爭的重要支點之一,爆炸性會越來越大,總有承受不住的一天,換言之,這種情勢非常可能會催生現狀的改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大家嘴上的「現狀」其實是一個沉悶的僵局,若是台灣能出現變局,掃除沉悶,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作者係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朱駿
  • pages: 10
  • 標題: 台灣內外三層較量惡化,或有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