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正處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戴瑞明

台灣正處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戴瑞明

1990年8月,有「民間國史館長」美譽之稱的《傳記文學》創辦人劉紹唐,以李光裕為名,發表了〈悲日漸消失的中華民國〉文章。承他不棄,送了一份影印本給我,並私下告知該文是他寫的。日前重讀老友大作,感慨良多。

劉老說:「海峽兩岸的形勢,最令人引以為憂的是中華民國日漸消失!…最可悲的是早年為中華民國存在而奮鬥的人們,到今天死的死、老的老。現在當權的第二代才俊生於斯、長於斯,不懂得也不認為中華民國這塊招牌有什麼重要意義,因此中華民國在日漸消失中,甚至到了消失而不自知的地步了。」

不幸,劉老的預言正在逐漸應驗中。中華民國的聲量日漸式微,而主張台灣與大陸永久分裂的台獨思維則有抬頭之勢,北京當局被迫加強「打獨促統」的力道,不斷祭出圍台行動,正告美國不得干預台灣問題,台灣正處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

事實上,在國際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早於1971年以實力取代了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的席位。當年美國駐聯合國代表老布希提醒過各國代表,如不支持美國提出的「一國兩席的雙重代表權草案」,中華民國以後不論用什麼名稱,將永無機會重返聯合國系統的國際多邊組織。果不其然,之後我方以「中華台北經濟體」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以「台澎金馬關稅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就雙邊關係而論,對中華民國打擊最大的是美國,美國不僅於1979年元旦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廢約、撤軍,並制訂了《台灣關係法》,將中華民國「地方化」,卡特還以行政命令規定美國聯邦政府必須稱呼我方為「台灣當局」,不得再使用「中華民國」的名稱。

中華民國憲法雖仍是一部以國家統一為終極目標的憲法,然民進黨執政却不斷以追求「台灣獨立」為目標。蔡英文執政八年經常用「中華民國台灣」取代「中華民國」,甚至在去年雙十節文宣上用「台灣國慶」替代「中華民國國慶」。今年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更提出「新兩國論」,明白地說「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都是台灣的國名」,無異主張「台灣」與「中國」是兩個互不隸屬的國家。國民黨居然也有人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等於把台灣這個地名等同國名。殊不知,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包括12個邦交國)承認「台灣」是個國家!

習近平倡議兩岸共同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表示「一國兩制」在台實踐可不同於港澳。然而賴清德卻堅持「台獨」,迫使北京當局出台懲治頑固「台獨分子」22條意見,敵意螺旋愈益上升。

如今,台海兩岸關係正處於衝撞敵對狀態。民進黨當局仍執意追求「台獨建國」,實則自我矮化為「台灣當局」;而大陸則決心光復台灣,實現中國完全統一。在雙方實力十分懸殊的情勢下,台灣人民應當深思並做出明智的抉擇。

(作者係退休大使、和平志工)

附加資訊

  • 作者: 戴瑞明
  • pages: 54
  • 標題: 台灣正處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