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統戰何以效果不大│杜震華

對台統戰何以效果不大│杜震華

多年來,北京政府透過各種模式和途徑,企圖讓台灣人民支持統一,以達成「祖國統一」的目標,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然而,儘管對台各單位都動用了不少資源和人力,但台灣內部支持統一的力量似乎不僅未增加,反而逐年減弱,讓許多關心兩岸的人大惑不解。

以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長達30年的「台灣民眾統獨立場」民調為例,支持偏向統一的比例從1994年的15.6%下滑到2024年6月的5.5%;支持偏向獨立的則從8%大幅上升到22.4%;支持永遠維持現狀的從9.8%更大幅增加到33.6%;而支持維持現狀再決定的則從38.5%下滑到27.3%。支持盡快獨立的從3.1%微升到3.8%,支持盡快統一的從4.4%滑落到1.1%。無反應的從20.5%劇降到6.3%。也就是說,目前有六成民眾支持維持現狀,但偏獨的有26.2%,偏統的卻不到一成,和平統一在台灣沒有市場;連支持「憲法一中」的中國國民黨也經常採取曖昧的態度。而支持統一的新黨只擁有一席北市議員,對台灣政治喪失了影響力。

北京對台統戰施展全力,成效居然如此,究竟原因何在,值得吾人探究。即使大陸民間有不少「武統」聲音,但和平統一仍是官方主張,因此了解統戰為何無效,並據以謀求改善、突破,有其積極意義。

從政治層面看統一

首先,北京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國際上長期封鎖台灣的國際空間,且無輕重緩急區別,甚至連非正式的活動都不讓台灣參與,這一點讓許多台灣民眾感到不滿及不便;更別說獨派對此恨之入骨。

其次,部分台灣民眾至今認為,「中華民國」政府才是中國的正統,就算因內戰敗退來台,還是延續著1912年以來的合法政權;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因日本侵華和蘇聯外力介入,才有機會取得大陸。他們認為統一說得漂亮,但目的就是要「併吞」中華民國,消滅中華民國,幹嘛要接受這種統一?

再者,綠營經常宣傳共產黨不會遵守協議,未來說變就變,台灣在統一後根本無力抗衡。台灣目前由台灣人民當家作主,擁有實質民主和公平選舉,這些在統一後都將無法存在。這種說法對部分台灣民眾產生效果,特別是在香港「反送中」事件後,甚至有人相信,統一後,台灣人批評北京政府或領導人會遭到處分。

從經濟層面看統一

在經濟上,雖然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準快速提升,一線城市經濟水準已超越台灣,但不少民眾還是認為台灣的生活水準高於大陸,特別是經物價調整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PPP),台灣是大陸的3倍。部分綠營側翼透過耳語和社群媒體宣傳,統一後台灣所得會下降,特別是大陸人將會來台搶工作機會。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今年初大選時藍白陣營喊出「重啟服貿」,但綠營候選人和高層繼續倡言,陸人會來台搶走數百萬的工作,不斷灌輸錯誤的資訊來誤導民眾。

資料顯示,從1992年啟用台胞證到2019年止,北京已對1,160萬台灣民眾發出2,300萬本台胞證。也就是說,台灣還有一半的人沒去過大陸,而大陸舉辦的兩岸交流活動,台灣參與者多為重複參與者,成效當然鈍化。而提供台灣的ECFA優惠,受惠的數值和民眾都屬有限;加上經常和政治連結,被綠政府貶抑為統戰工具而非真心惠台,致其效果低弱。

從社會層面看統一

台灣民眾經常透過媒體看到對大陸的負面報導,例如大陸人不講公德、失序行為普遍、食品衛生難有保障、官場普遍存在貪汙腐敗、辦事要拉關係走後門,法院不依法判決造成台商損失。這些負面宣傳造成許多知識水準不高的民眾,認為大陸仍是個封閉落後的社會,所以當綠營人士說大陸「高鐵上的座椅沒有椅背,還真的有人相信。這也影響到台灣人出外旅遊時會優先選擇歐美日。

相反的,台灣媒體經常刻意引用外媒,讓台灣民眾「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而跟陸胞交往只會被占便宜;一胎化政策造成年輕一代都是「媽寶」,驕縱任性難以相處。反正,越來越多台灣民眾認為,台灣和大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社會。

當然,國民黨近年來的作為也對年輕人有影響。早在兩蔣時代,國民黨為長期執政會培養規劃傑出青年,但李登輝上台後一面暗助民進黨,一面和地方財團及家族勢力掛勾,有能力但無背景的青年在國民黨內出頭的機會越來越少,加上教科書刻意「去中國化」、培養台灣意識、譴責國民黨為二二八事件元凶、頌揚日本殖民統治對台貢獻,包括為八田與一豎立銅像,年輕人逐漸投向民進黨或民眾黨。

從國際環境看統一

由於歷史因素,台灣在軍事上依賴美國,而美國卻以本身利益出發,操縱兩岸關係來符合其最大利益。這其實並不意外,因美國一向會運用製造外國分裂和戰爭來控制各國的政治,並以出售武器獲利。當它認定大陸是競爭者時,當然會暗中支持主張台獨,而非倡議統一的政黨。美國口頭上經常暗示會出兵保衛台灣,讓台獨更有自信,透過各種途徑宣揚獨立,包括修改教科書「去中國化」,洗除年輕人對中國的情感。而且,讓支持統一的力量面臨被抹紅的風險;甚至透過立法威嚇,讓倡議統一的力量長期趨於弱化。

除了文攻外,北京在軍事上不斷提高對台武嚇,特別是上千顆飛彈對準台灣。即使北京強調是針對外國勢力和台獨分子,但人人知道飛彈不長眼睛,因此難免對北京產生敵視。加上,「武嚇」的力道多半是做做樣子,民眾作息如常,對「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民眾而言完全沒有感覺。

綜上,關心兩岸的有識之士,必須先了解這幾十年來大陸對台統戰的效果;在了解其原因後,才可能創新、突破,挽救兩岸對撞的危機,迎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者係中國文化大學兼任講座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杜震華
  • pages: 56
  • 標題: 對台統戰何以效果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