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情勢下的當前兩岸關係│黃清賢

國際情勢下的當前兩岸關係│黃清賢

兩岸關係在520之後情勢更加險峻,但台海風雲不止取決於台灣與大陸,外部環境,尤其是美、日因素特別需要考慮。美國即將在11月舉行總統大選,日本也將在9月改組內閣,國際產業情勢瞬息萬變,這些都將考驗著台灣政治人物是否能處理好兩岸關係的能力。

中美角力下的產業鏈選擇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一向針鋒相對,但採取強硬的對華政策卻是兩黨少有的共識。無論是賀錦麗或川普勝出,美國對中的脫鉤、斷鏈、去風險化的貿易戰、科技戰仍會持續。

美國以「供應鏈安全」與「理念相近夥伴國家」為由,主導「友岸外包」,造就了越南、印度、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崛起。但中美經貿關係綿密,不像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幾乎沒有任何交集;在美國當前主導、重組的供應鏈中,中國大陸並沒有缺席。

近五年來,中國大陸對越南的出口額激增了72%,對墨西哥出口額更大幅成長155%,這顯示大陸製造商透過生產據點外移、出口轉向等方式,迅速因應了新市場的變化;以Apple為例,越南供應商約有半數是陸籍企業。

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也是第一波將產業鏈從大陸轉往印度、越南等地的指標企業,但近日出現變化。富士康宣布要在鄭州投資10億元人民幣,籌建總部管理中心等七大中心,聚焦在集團的3+3戰略產業轉化落地,發展電動車整車、儲能電池、數位健康和機器人產業等。鴻海加碼投資鄭州,明顯是要緊扣大陸的「新質生產力」發展策略,同時看重兩岸同文同種、溝通無礙,大陸的生產效率、管理、勞工素質及水電等基礎設施,都優於印度、越南。

富士康在河南加碼新投資案,不能單純視為海外代工生產線的班師回朝,而是該集團為保有競爭優勢,以大陸為基地,設定要超越傳統製造、開闢新路徑的戰略轉化目標。

美日政治人物的自利抉擇

儘管美國不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執政,都會對中國大陸採取強硬政策。但對中國最在意的紅線還是會有所保留,尤其官方在處理台灣問題時,總是用字遣詞嚴謹,不會輕易介入台海紛爭。

政治上跟著美國走的日本亦是如此。岸田文雄已宣布不參加9月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而被外界視為親台的熱門人選,眾議員石破茂8月訪台時,談到台灣議題就是採取這種作法。他認為現在日本的立法框架已經足夠,不需要立新法來加強日本跟台灣的關係;台灣有獨派希望推動日版的《台灣關係法》,但負責軍事事務的石破茂認為,當下並無此必要。

針對台灣若遭到武力攻擊日本要如何應對,石破茂表示,目前應全力思考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態發生,至於事態若真的發生,他說不便公開對外說明結論。歷任防衛廳長官、防衛大臣的石破茂,現在對台海情勢的發言格外謹慎。

觀察美、日領導人涉台談話,都在強調台海和平穩定。因為一旦「台灣有事」,美、日要不要干預、協防,美、日必定會優先考量,若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究竟有多少勝算。美、日的模糊態度,似乎已說明對介入台海衝突一事相當保留。

台灣必須做出正確判斷

台灣2025年度的國防預算,將創下歷史新高的6,470億元台幣,就是國防支出首次突破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的2.6%,但美方仍嫌太少,公開要求應加碼到5%以上。可是,兩岸軍力懸殊,再多的軍事預算也難以抗衡大陸,台灣實在不具備可以進行兩岸軍備競賽的籌碼。日前訪台的石破茂一席「避戰說」,凸顯了「台灣有事」就是「美日安保有事」的說法太過一廂情願。

台灣要避戰、要想維持現有的生活方式,就要設法符合美、日希望台海和平穩定的期待。只有回到憲法的兩岸定位,才有可能為兩岸關係解套;若還一味相信美日會「出兵協防」台灣,只會讓自己陷入險境。事實上,兩岸力量不對等,可以從賴清德政府上台三個多月來,金門、馬祖離島的禁限制水域沒有了,共機共艦更頻繁越過海峽中線,對台灣周邊「戰備警巡」常態化看出。台灣戰略縱深被嚴重壓縮,這與民進黨想要維持現狀的期待完全背道而馳。

520以來,賴清德多次重申「兩國互不隸屬」,對中國大陸立場強硬;這固然與賴的個人信仰、人格特質有關,同時顯示,賴想藉由強硬對陸,強化綠營基本教義派的向心力,有助於鞏固基本盤。可是,這樣的政治堅持與盤算,卻會將台灣帶往更大的危機。

進而言之,當台灣福洋266號漁船、富申號漁船,相繼被日本公務船以違反漁業法規為由扣押,大陸外交部罕見發文抗議「日方無權在有關水域對中方漁船採取執法措施」,彰顯了陸方的三個立場,一是對日本不讓步,二是警告民進黨政府不應對日本一再容忍,三是推進對台實質治理,這是民進黨想要的嗎?

大陸在2019年就發布了「對台二十六條」,其中載明「台灣同胞可在大陸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當台灣民眾的權益只能由大陸捍衛、保護時,民進黨當局能阻擋嗎?

總而言之,兩岸關係的主要關鍵仍在「九二共識」,只有承認、堅守「九二共識」的核心內涵,才能為兩岸僵局解套,台海才能和平穩定發展。

(作者係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附加資訊

  • 作者: 黃清賢
  • pages: 28
  • 標題: 國際情勢下的當前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