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NO. 133 │ 柯文哲政治獻金風暴將改變台灣政治格局?
8月初至今,柯文哲/民眾黨的政治獻金疑雲案,讓人瞠目結舌,也不禁感嘆,台灣人自豪的民主選舉,不僅製造出「台灣民選獨裁」,原來還是一門賺大錢的生意。長遠來看,該案影響所及絕非一人一黨的政治前途,而是台灣政黨惡鬥的開始,更將改變台灣的政治格局。近期則因其吸走了眾人目光,造成無人檢討賴當局百日的成績單、無人關心正在憲法法庭審理的國會改革釋憲案、沒人在意2025年國防預算高達6,470億元,占GDP的2.45%,更少有人注意到兩岸關係益發兵凶戰危。 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Nikki Haley)近期受邀來台演講,24日主動召開記者會指出,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不涉及台灣的地位,「美國應積極施壓,為台灣爭取觀察員地位」。該決議通過至今已有53年歷史,美國一直到去年在國會推動「台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作者:
紀欣
頁數:
1
被視為賴清德最大威脅對手的鄭文燦被羈押後,朝廷的血滴子(綠營民意代表、檢調單位)開始圍繞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嗡嗡作響,賴清德雖疾呼打詐、反黑、肅貪不得不然,必須進行到底;但在司法檢調還在針對柯文哲相關作為進行蒐集調查之際,各種有關民眾黨與柯P那家人的疑慮、弊案卻無日不爆。 說穿了,這些疑雲仍待檢調司法機關確認審判,然而透過「影射」大法傷害柯P人設,目的不僅在釣出更多相關弊案,以求一刀斃命,目的還在損毀民眾對柯P的支持,更在牽制柯P的一舉一動,以利民進黨2026及2028賴清德連任之路的「儆柯」操作。 民進黨對在野黨動手 2018年夏天,時任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副主委的張天欽,在內部會議中發言偏離行政中立的錄音被媒體公布,以致促轉會被質疑涉嫌政治操作而引發風波。錄音顯示,張天欽在8月24日內部會議提及「除垢」時,把矛頭指向當時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稱「你看侯友宜,這個如果沒有操作,很可惜」,要求該會研究員加班,也要找出各國類似侯友宜的案例,稱侯友宜「是轉型正義最惡劣的例子」;並強調「我們本來是南廠,現在變西廠,後來升格變東廠」,並意圖和民進黨立委套招,影響侯友宜的選舉。最後張還補充說,「間接影射殺傷力最強了」。 民進黨擅長以影射法,連串掌握媒體的力量,不斷以影射殺傷其競爭對手,2020、2024陸續針對韓國瑜、侯友宜進行諸多不實報導與追殺,事後法院又以政治人物需受社會公評為由,協助加害者逃避責任。事過境遷後如船過水無痕,連提都沒有人再提了。…
作者:
蕭徐行
頁數:
6
柯文哲因競選總統所引發的政治獻金風暴,把他從政治神壇上拉了下來,對柯來說,這應該是他從政以來受傷最重的一個風暴。姑且不論他在這些爭議事件中到底有無政治責任,甚至法律責任,他十年來辛苦經營、維持的清廉形象已然受到重創。 網路社群上有一位大學生柯粉,在留言裡寫道:「我一直以為我是一株小草,現在才知道我是韭菜。」這話酸到爆表,但也道出很多小草們的心聲。 柯P成功的主客觀條件 客觀地說,柯文哲以一己之力創造出兩任台北市長,一場總統大選創下300多萬票的成績,確實不容易。即使柯不是紀錄保持者,因2000年無黨籍宋楚瑜所得選票還高出他一截,但能有這樣的成績,在台灣政壇絕對是少有的。 柯文哲憑什麼以一介政治門外漢創下如此成績,本文不多做分析,但總括來說,有其主客觀條件的配合。柯P的人格特質,不修飾的言詞風格、卡通模式的無厘頭作派,在在吸引了年輕網路族群的喜愛,這些主觀特質讓他成為網路寵兒,始終維持在「台灣政治人物支持度」調查的前十名,而且時間長達十年(2014-2024)之久。…
作者:
曲兆祥
頁數:
8
8月3日是民眾黨五周年黨慶,黨慶活動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火烤柯文哲」的環節,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黨團主任陳智菡在台上,你一言、我一語地「吐槽」柯文哲,沒想到,「火烤柯文哲」很快就成真了。 三天後的8月6日,遭民眾黨開除黨籍的前幕僚吳靜怡,在柯文哲生日當天爆料,柯的競選經費透過多筆授權方式流向「木可公關公司」。承辦去年柯文哲總統大選2場造勢活動的「時樂股份有限公司」、「尼奧創意行銷有限公司」負責人戴利玲,9日發出聲明強調,柯文哲在帳目上所列的三筆款項並不存在,且公司從未開具過相關發票。8月12日下午,民眾黨舉行政治獻金說明記者會。陳智菡指出,競選總部財務部委託端木正會計師進行登載工作,對方稱時間來不及,因此有很多項目漏報,在未與競選總部任何人商量下擅自把金額調節成9筆申報。 民眾黨因應策略有三 第一,將所有問題歸在會計師端木正身上:民眾黨強調所有競選經費、帳務、報帳都「外包」給了端木正,競選總部不知情、也未參與競選經費事宜,柯文哲本人更是完全不知情。 第二,絕對不能延燒到柯文哲本人:除了把端木正作為斷點外,民眾黨還可能會設計很多「防火牆」,也就是說,如果端木正扛不住,就得有其他人出面扛責,但無論如何,就是不能燒到柯文哲及其家人。…
作者:
馮國豪
頁數:
10
柯文哲在台灣醫界28年,醫生這個身分在台灣擁有崇高地位,而且台灣社會長久以來對藍綠就普遍存在不滿。加上柯文哲面對媒體總是有問必答、金句連連、幽默風趣,懂得利用網路行銷自己、搞政治人物網紅化、投年輕人所好,十年前柯文哲在這些有利因素下出道,第一次選舉就擊敗藍綠,成為42年來第一個無黨籍的台北市長,可以說,剛出道就達到個人聲望的巔峰。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但柯文哲終究抗拒不了金錢的誘惑,今年1月大選後,就傳出檢調在積極偵辦他牽涉圖利民間企業高達百億的三大案。不過拖了半年,依舊沒有被約談。面對弊案傳聞,柯文哲7月30日在接受訪談時,還自信滿滿地說「對啦!有圖利,但哪個地方不合法呢?」因為柯文哲認為,被指稱有圖利嫌疑的京華城案,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查到金流,所以即使圖利私人企業也沒有不法。這樣的表態,讓不熟悉法律的支持者鬆了一口氣、相信柯文哲的清白。 就在各界懷疑究竟這把火會不會燒到柯文哲身上時,因大選期間合作廠商不認假帳,讓柯再度成為弊案焦點。這次不僅扯出假發票,連帶爆發疑似政治獻金的洗錢風波,這才讓外界知道,原來在選戰期間不斷哭窮,要求支持者捐款、最後募得超過4億政治獻金的民眾黨,多項重大開銷都比市場行情高出十倍以上。 是識人不明、用人不當?…
作者:
吳東昇
頁數:
12
國民黨主席明年改選,朱立倫形象敗壞,若續任,國民黨2026與2028敗面極大。盧秀燕被認為是2028出戰大位的不二人選,但性格作風與侯友宜頗有類似之處,難以改革沉疴纏身的國民黨。國民黨必須透過選舉,讓形象清新、有理想性與批判能力、願意改革、沒地方派系包袱的50歲上下新生代當主席,改頭換面,才有振衰起敝的機會。 國民黨總統大選連三敗,最近兩敗是在民進黨完全執政出現荒唐敗政與貪腐的情況下,黨內竟還出現實質分裂所致。國民黨是主席一言堂的政黨,首先要負責任的當然是黨主席。朱立倫自2016年以來已經搞壞兩次大選,酷愛內鬥,拙於外鬥,形象窳劣,拖垮國民黨氣勢,在2024大選曝露無遺,但依然把持權位,必然已在許多看不見的角落激起不約而同的眾怒。 盧被形勢推到風口浪尖 7月5日,王金平在路竹老家席開16桌宴請盧秀燕,席間王明說「如果盧秀燕要選,會支持」,盧未敢表態。自此,多家媒體開始密切關注此議題,盧不斷被問及參選意願。不論盧最終是否參選,國民黨主席改選之戰顯然已然開打。 國民黨2024敗選後,盧秀燕被各方預期為國民黨2028總統選戰的不二人選。國民黨內有一種馬英九也贊同的說法,近兩次的敗選主要在於候選人不是黨主席,無法掌控全局,力量分散所導致,因此主張盧若想選2028,應該先拿下黨主席。…
作者:
朱駿
頁數:
14
8月15日,台南地檢一口氣公開監聽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的露骨內文,詳列陳一年內與酒店小姐性交12次,其中接受酒店業者性招待2次,除對陳偵結起訴外,還要求從重量刑。這一件有關陳在台南市府任職新聞處長和民政局長時的貪腐和喝花酒案,台南地檢十多年前就已簽結,高檢去年也說此案沒有問題,為什麼會在此刻爆發,令人疑竇。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要官員避開飲宴,連國民黨立委謝龍介都為此稱讚賴清德打貪有成。但此案目的真的在打貪嗎? 首先,此案和賴清德任職台南市長期間用人有關。今年3月,監察院以2票同意、11票不同意,彈劾陳宗彥案不成立,引發輿情怒火,國民黨把那11位監委列入死當黑名單。而主動調查此案的監委王美玉直言,南檢偵辦此案的方式,給監委造成困擾。 賴清德把鄭文燦押入牢房後,對陳案重啟調查的南檢此刻把案情全都露,證明先前監委不通過彈劾可能有高度政治考量,甚至是揣摩上意。今日大翻車,造成監委信譽不保,也可能會有人要求彈劾那11位投不同意票的監委。這也證實了檢查體系政治辦案,更顯示賴清德為了替自己漂白,拉了個人來當替死鬼。 陳宗彥進不了公門後,外傳有企業請他去當門神,今日南檢把陳宗彥用特權玩女人的「華根初上」過程寫得一清二楚,就是要他一槍弊命。這種鬥爭手段不能簡單下定論是賴清德打貪腐有魄力,或用最高道德標準治黨。瞧一瞧用國舅當資政,賴皮寮顯然依舊耍賴,當然也讓整個檢方得了東廠汙名,法務部長成了總統的御用打手。…
作者:
張勳慶
頁數:
17
8月15日是日本君王(日本人稱為天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宣布「終戰」的紀念日,但對受侵略的中國人來說,1945年的這一天是日本君王要求日軍放下武器「投降」的日子。因此,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台灣,其實是在這天重回中國的懷抱。可是,台灣當局對這一個湔雪國恥的紀念日完全無感。 「台軍」已無歷史傳承 8月10日,空軍開放嘉義基地提供民眾參觀,是為慶祝8月14日空軍節。而空軍節是為紀念1937年的這一天,中國空軍首次迎擊來犯的日本戰機,並得到輝煌勝果。然而,嘉義空軍基地當日在三軍儀隊進行表演時,樂隊演奏的卻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進行曲》。 國防部長顧立雄雖是一個「台獨頑固分子」,但國防部示範樂隊演奏日本海軍侵略中國時所唱的曲子,未必只是為投長官之所好。因為,國軍多年來在「去中國化」、「台獨史觀」的教育薰陶下,早已變質為「台軍」。 因此,空軍軍歌裡的「俯瞰太平洋濱」,或許尚能讓飛行員產生共鳴,但「遨遊崑崙上空」、「看五嶽三江,雄關要塞」及「我們要用血汗永固中華魂」幾句,空軍軍人唱起來,恐怕只是像小和尚念經吧。…
作者:
桂宏誠
頁數:
18
賴清德上台,標誌著民進黨正式開啟第三個四年執政期。如何在「事實台獨」掌權下,顯示民進黨的「政治正確」,無疑是賴清德及其團隊追求的核心目標。 賴清德以「台獨自白」、「硬抗大陸」的方式開啟執政。520後,民進黨當局的「政治正確」是如何運作的?民進黨與第三個四年執政這一個「歷史高光時刻」,將是怎樣的關係?為什麼說,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越來越具挑釁性? 想藉強化內治提升支持率 賴清德是脆弱多數執政。其「新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比蔡英文時期更風高浪急。事實上,自蔡英文將中國大陸視為威脅,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後,大陸就不與民進黨當局有任何官方來往。因此,賴清德在兩岸關係上,一方面是「破罐子破摔」,另一方面是繼續「親美抗中」,目的是搶占時機,拉升支持率。 運作上,賴清德將焦點放在「民進黨內部肅貪」、陸委會是否「開放兩岸民間旅遊」、蔡英文論文門「即將被引爆」,以及檢調辦理民眾黨選舉經費案,導致柯文哲眾叛親離等。從這些現象來看,民進黨經過蔡英文8年執政,台灣的「文化工程」已盡歸其囊,要怎麼演就怎麼演。這些集中轟炸的效應都是障眼法,都是民進黨運作的結果,本質上則是認知戰。…
作者:
周忠菲
頁數:
20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年7月下旬公務訪美,拜訪姐妹市,探視台中在海外營生的台商,參訪西岸科技重鎮,並訪問僑胞;台灣媒體臆測她此行,是備戰2028總統大選。8月15日晚間,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帶了海外部主任陳以信、組織發展委員會主委許宇甄訪問美國。 參選總統者都去美國面試 難道有意參選總統者,爭取與美國議員講幾句場面話,或接觸一、二名官員,回台後即能告訴選民得到美方肯定了?難道他們真以為依靠美國,就能保持台海現狀,或以為做好對美關係就能保台? 李登輝從執意直選開始就花錢向美國疏通,終於1995年6月訪美,並去康乃爾大學演講;大陸於當年7月發動軍演威嚇;1996年3月台灣大選投票前,大陸解放軍向台灣南、北海域射飛彈;美國派兩艘航母戰鬥群東來助李登輝,結果他高票當選。此後歷屆直選總統都以美國為助力,媒體謔稱參選人赴美像「接受面試」。 陳水扁選總統前未赴美面試,但任台北市長時曾訪美,並與拜登(當年是民主黨參議員)會面。馬英九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當台北市長後曾訪美,美國朝野對他有一定的認識,成為總統候選人後也未赴美面試。蔡英文曾留學美國,2011和2015年準備參選總統時兩次訪美,爭取美方認同。2011年美方或許質疑她穩定兩岸關係的能力,隔年大選她輸給馬英九。四年後,她在島內聲勢鵲起,再赴美時獲官方接待,順利當選。…
作者:
林松青
頁數:
22
本屆滬台雙城論壇尚未召開,引發諸多關注。8月22日新聞傳出,陸委會已核定雙方要簽署的合作備忘錄,但因蔣萬安9月初要訪美,論壇時間會延至9月中下旬之後。至於上海會派誰率團來台,蔣萬安去年赴上海出席論壇時,曾當面邀請上海市長龔正,不過,受到賴清德上任後兩岸氛圍急凍,維持在副市長層級機會較大。 大陸方面希望要強化兩岸城市交流,理論上與藍白執政縣市政府交流應較無問題,與民進黨執政縣市進行城市交流,因無「九二共識」作為政治前提,民共間較不可能進行城市交流;惟若該縣市議會議員為藍營居多數,也會與地方議會進行往來互動交流。 首先,滬台雙城論壇持續辦理,源自「九二共識」及兩岸一家親的堅持。上海、台北兩市輪流辦理,時任上海市市長韓正與時任台北市市長郝龍斌密切協商推出,開始於馬英九主政後的2010年。後召開滬台雙城論壇,曾歷經國民黨、民眾黨主政,再回到國民黨主政,不因政黨輪替而改變。 歷經國民黨籍郝龍斌市長、民眾黨籍柯文哲市長及國民黨籍蔣萬安市長,雙城論壇能召開的關鍵因素在於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倡議「一五新觀點」及「兩岸一家親」,從反面表述瞭解及尊重大陸當局對「九二共識」的堅持。 其次,雙城論壇涉及議題相當廣泛,且非高度敏感政治議題。郝龍斌主政期間,2010至2014年論壇主題分別為加強合作、共同發展;深化雙城交流合作、實現雙城共同繁榮;創新發展,雙城共榮;城市未來發展的格局和亮點;城市的改變。除2010年首屆簽署4項交流合作備忘錄和28個協定,每年皆簽署3至4項交流合作備忘錄。柯文哲主政期間2015至2023年,論壇主題分別是:城市發展與青年自主創業;展現城市活力;健康城市;永續的城市、永續的發展;創新、合作、未來;城市防疫交流與經濟合作;新經濟、新發展;韌性、永續、人文。至於蔣萬安主政時期,2023年論壇主題為新趨勢、新發展,簽署3項交流合作備忘錄,包括減碳永續、會展產業及羽球運動。…
作者:
柳金財
頁數:
24
台灣在民進黨執政下,兩岸關係迅速惡化。特別是5月賴清德上任總統後,所作所為距離「九二共識」越來越遠,引發北京強烈反彈,大陸民間武統的聲浪高漲,武嚇動作也顯著提高。 然而,兩岸開戰無論結果如何,必然引發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北京也將因西方勢力強烈杯葛,付出巨大政經代價,未來治理也將是個難題,甚至會拖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因此,北京政府迄今仍主張「和平統一」,此乃明智之舉。 和統需提升台灣挺統力量 只是,迄今為止,台灣內部支持統一的力量,仍在逐漸減弱中。其原因相當複雜,已於本刊上期筆者文章〈對台統戰何以效果不大〉中闡述。然而,由於台灣實施西方式民主制度,若要以「和統」解決兩岸分裂,就必須讓支持統一的力量茁壯,讓統一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再透過統一談判來完成兩岸合併。 如何提升台灣內部支持統一的力量?由於台灣有美國撐腰力挺,而美國的軍事力量仍然在全球居首,所以,許多台灣民眾基本上有恃無恐,故無論是武嚇或全球圍堵台灣對外活動的空間,都無法拘束台灣民眾往「挺統」的方向靠攏,卻只會引發更多「仇中」、「反中」的情緒,這是挺統力量下滑的極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
杜震華
頁數:
26
兩岸關係在520之後情勢更加險峻,但台海風雲不止取決於台灣與大陸,外部環境,尤其是美、日因素特別需要考慮。美國即將在11月舉行總統大選,日本也將在9月改組內閣,國際產業情勢瞬息萬變,這些都將考驗著台灣政治人物是否能處理好兩岸關係的能力。 中美角力下的產業鏈選擇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一向針鋒相對,但採取強硬的對華政策卻是兩黨少有的共識。無論是賀錦麗或川普勝出,美國對中的脫鉤、斷鏈、去風險化的貿易戰、科技戰仍會持續。 美國以「供應鏈安全」與「理念相近夥伴國家」為由,主導「友岸外包」,造就了越南、印度、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崛起。但中美經貿關係綿密,不像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幾乎沒有任何交集;在美國當前主導、重組的供應鏈中,中國大陸並沒有缺席。 近五年來,中國大陸對越南的出口額激增了72%,對墨西哥出口額更大幅成長155%,這顯示大陸製造商透過生產據點外移、出口轉向等方式,迅速因應了新市場的變化;以Apple為例,越南供應商約有半數是陸籍企業。…
作者:
黃清賢
頁數:
28
8月10,空軍為了紀念八一四空戰勝利與空軍節,開放了嘉義水上基地,在空軍的宣傳海報上特別標記:「八一四空戰勝利87周年」。沒料到,在這場反擊日本軍隊侵略的勝利日,竟上演了一場極盡媚日的噁心活動。 「空軍節」的由來 每年8月14日是「空軍節」,之所以選在這一天,是因為1937年8月14-16日,日本軍隊出動了海軍木更津航空隊與鹿屋航空隊,對中國城市展開轟炸,我國空軍的第四大隊升空奮勇抵抗日軍,打下了日本海軍九六式轟炸機。 從8月14日接連幾天,日本海軍出動各式飛機轟炸中國,而我空軍戰鬥機飛行員與日本海軍飛行員在空中決戰。日本海軍飛行員不敵中國空軍飛行員的勇敢與不畏犧牲,原本日本海軍輕視中國空軍的戰力,幾天戰鬥下來損失不少,趕忙調換較新型的九六式艦上戰鬥機參戰。 國防部竟演奏日本軍歌…
作者:
高靖
頁數:
30
2月14日,福建一艘三無漁船在金門海域被我方執勤海巡艇追撞,致船上4人落海2人罹難。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堅稱不是撞船,又提不出蒐錄影像證據,被國台辦發言人痛批冷血、令人不恥。原本兩岸紅十字會即可以處理的意外事故,竟演變成兩岸重大政治事件。之後又發生數件漁船案,均顯示民進黨政府無能。 214撞船事件終獲解決 針對214撞船事件,陸方原先就提出四大訴求:一真相、究責、道歉、賠償,最後在人道優先、死者為大的考量下,雙方各退讓一步,達成協議。每人賠償金(後改為慰問金)150萬元人民幣,由民間團體支付,讓罹難者家屬生活得到照顧;同時將海巡人員每天上香祭拜的兩具遺體、以及被撞的漁船一併交回大陸。7月30日,撞船事件幾近半年才算圓滿落幕! 落幕當晚,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回答記者「214撞船事件」時強調,此事的溝通與兩岸協商談判無關,只有回到「九二共識」,兩岸才能恢復協商談判。次日中午,梁文傑在專訪中強調,沒有「九二共識」,沒有官方協商,但因雙方都覺得需要解決問題,所以還是盡快將之解決,他還表達了兩岸互不隸屬。當晚,陳斌華重新使用了「214惡性撞船事件」說法,同時敦促台灣盡快查明真相,做出公正的調查結論,對涉事人員做出相應處理。他更要求台灣要尊重兩岸漁民長期在傳統漁區作業的事實,停止抓扣大陸漁船、用粗暴危險的方式對待大陸漁民,保證漁民生命財產安全。 今年4月,筆者在本刊為文表示:金門撞船事件應以專業調查真相,對是否為惡性頂翻應有所說明,遲遲不公布調查結果更引人疑竇。8月16日,金門地檢署終於偵結完畢,表示兩名死者均是生前落水後溺水死亡,且死者家屬對檢察官及法醫認定的死因為溺水均無意見結案,不起訴艇長及駕駛員。檢方騙得了外行,可騙不了專業。國台辦已表示不能接受該報告,並強調應公布真相。…
作者:
何邦立
頁數:
32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賴清德居然否定了國際都已認定核能是乾淨能源的認知,仍然執意擁抱綠能。台灣電力公司為奉承上意,居然於7月24日颱風天宣布,風力發電已突破如同核三廠的發電容量,但難道台灣一天到晚都在颳颱風嗎?若真是如此,又何需發展光電? 台灣發展綠能不切實際 2025年4月30日「國土計畫法」即將正式上路,將加速光電業者搶地種電的規模及力度。發展綠能不是不可行,但先決條件是要有適合的自然條件,如不適宜耕種的土地面積寬廣、地熱資源源源不斷、風力、生質能源、日照及水資源充沛等地理條件。若政府蠻幹就可能破壞生態環境,影響經濟發展及社區的生活品質。蔡英文當政時說,2025年綠能的電容量將達20%,但2023年底才達到9.9%,蔡政府8年花了243.2億的綠能建設經費,才呈現這麼一點成績,企望2025年可達標豈非癡人說夢? 賴清德仍堅持非核家園,因此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始終無法降低。《遠見》7月底公布民調,有84%的民眾認為頻繁跳電就是缺電現象,而非郭智輝所說「跳電和缺電不是同一回事」;對賴政府能源政策不滿意者有73%,滿意者僅15%。賴政府必須正視台灣因缺電又拒絕核能所滋生的居高不下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全球最近氣候變遷實況…
作者:
吳文希
頁數:
34
邇來新聞媒體報導關於地方建案是否涉及主管機關公務員違法之爭議,從而讓人注意到刑法及貪汙治罪條例所定「公務員圖利罪」,其司法實務運作的寬嚴問題,值得深入探究,以期毋枉毋縱。 長時期以來,公務員在行政作為的裁量範圍內,每因勇於任事而被以「圖利罪」偵辦的案件;經過冗長審判程序,最後多以「無罪」定讞收場。然而其訴訟過程之身心折磨、名譽損失,就不是「遲來的正義」所能回復! 根據有關統計,公務員被訴圖利罪的「定罪率」,往往不超過五成。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被訴公務員最終被證明是無辜的。如此偵、審的泛濫,既侵犯了行政權的裁量分際,導致公務員「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消極心態,也間接影響廣大民眾受公務員服務應獲之正當權益。 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所定的公務員圖利罪,屬於法定本刑為5年以上的重罪,然其「犯罪構成要件」則甚為抽象模糊,以致執法者可以羅織甚廣,公務員動輒得咎。 近年來,立法機關雖數度修法,增列必須「明知違背法令」的主觀構成要件,並將此「法令」的範圍予以列舉明確化,且以實際獲得利益為必要(學理上稱為「結果犯」),期使犯罪構成要件更加嚴謹,避免論罪浮濫致殃及無辜。…
作者:
許文彬
頁數:
36
2024年夏季巴黎奧運順利閉幕,檢討起來,除了開幕式有些大膽創新的表演,設施上卻有不少美中不足讓人議論之處,例如,打著環保噱頭,竟然讓運動員睡紙板床、大熱天沒有冷氣,實在有點過頭。最令人詬病的還是,這次對大陸游泳選手過分頻繁藥檢,以及對台灣林郁婷的性別檢查,這使得被西方壟斷的檢查機構,淪落成了干擾對手的骯髒戰術。 總結排行榜,雖然美國第一,但金牌數與中國大陸平分秋色,均為40面,只在銀牌數及銅牌數高於中國大陸。筆者在此想借用《聯合報》民意論壇「大屋頂下」文章之名,談談兩岸三地在這次奧運的傑出表現。 若以兩岸三地在一個「大屋頂下」,來計算中國贏得的獎牌數,中國人共得金牌44面(台灣、香港地區各2面),中國的排名一躍在美國前面。中國人在這次奧運表現,絕不輸2008年北京奧運的成就。若比較超過14億人口的印度,中國大陸金牌數是印度的40倍(印度是零金牌),銀牌、銅牌也比率懸殊;台灣人口2300萬,獎牌數排名35,也是印度人無法相提並論的,甚至香港的2金2銀也令印度人汗顏。 體力就是國力。中國人在這次巴黎奧運優異的表現,再次證明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確實站起來了!緊追美國人或超越美國人,全球只有中國人。因此,當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說:台灣羽球雙打冠軍李洋、王齊麟是中國人的驕傲,不是一語中的、再貼切不過嗎?而王齊麟父親王偉建也說「炎黃子孫之光」,與翁曉玲的說法相得益彰,真實無比。 上述二人所說絕對正確,可是踩到民進黨的痛腳,引起綠營台獨人士極度不滿,要送一張單程機票給翁曉玲回中國大陸,引起風波。運動歸運動,本不應扯上政治,但台獨無視台灣民眾在憲法上與中國大陸民眾都是中國人,動輒要他們離開中國的領土台灣,回到中國大陸,是何邏輯?哪有讚美中國人者被不讚美中國人,甚至醜化中國人的台獨,趕出中國人的土地,太荒謬了!…
作者:
趙興鵬
頁數:
37
近來美中關係跌宕起伏,美國操弄的角色也日益突出。在南海地區,美國的角色同樣吃重,也是在美方的支持與慫恿下,菲律賓不斷地在南海滋事,日前中方海警艦艇成功地阻止了菲方對仁愛礁的補給任務。越南也蠢蠢欲動,但其領導人日前訪中,仍有意息事寧人。 中菲關係有幾次轉折 菲律賓曾是美國的殖民地,1951年8月美菲簽訂聯防條約,雙邊關係緊密。1999年菲方派遣了快退役的「馬德雷山號」登陸艦(Sierra Madre)故意「坐灘」仁愛暗礁。在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的6年(2018-2022)任內,北京與馬尼拉關係尚好,當時中國海警允許菲方繼續向馬德雷山號上的人員運送補給,但當兩國關係惡化後,中方就封鎖了補給船建材的運輸路徑。…
作者:
湯紹成
頁數:
38
地球上大約有20億穆斯林教徒,其中約有6億聚居在中東和北非,圍繞著地中海和以色列。以色列人口955萬,其中猶太人大約730萬,另有約200萬阿拉伯人(也是巴勒斯坦人,不過,擁有以色列公民身分,屬於二等公民)。猶太人中有大約120萬屬於哈希米教徒,其中的男性就像西藏喇嘛一樣,一天到晚念經,不做事,也不當兵。也就是說,在全民皆兵的以色列,真正能拿起槍捍衛國家的人數相當有限。 以色列的土地面積相當小,只有20,770方公里,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二,完全缺乏戰略縱深,其中將近一半是沙漠。相對而言,包圍著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的人口是它的80幾倍,面積是它的650倍。 以色列過去都採速戰速決 簡言之,兩者之間的綜合實力完全不成比例。儘管如此,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以來,曾5次擊敗阿拉伯聯軍。由於資源匱乏,以色列都是以速戰速決的方式取勝,尤其是1967年的6日之戰打得阿拉伯人徹底破防。2006年後雙方沒有發生激烈衝突,直到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了以色列,殺死的1,200名以色列人和劫持了250人,開啟了當前的第6次中東戰爭。 儘管以色列的右派政權聲稱要在7天內殲滅哈馬斯,但戰爭已持續10個月,哈馬斯仍然在頑抗。未能迅速殲滅哈馬斯,對以色列這個彈丸小國是個威脅其生存的危機。這次不同於以往,哈馬斯得到什葉之弧(黎巴嫩的真主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民兵、葉門的拖鞋軍)的助攻,而這個弧的背後是伊朗,伊朗的背後有俄羅斯。以色列能再次得勝嗎?如果不能,它能挺多久?…
作者:
水秉和
頁數: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