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重返鄭州,中美科技戰進入新頁│張之澤

富士康重返鄭州,中美科技戰進入新頁│張之澤

7月24日,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和河南省長王凱,在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的見證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投資鄭州鄭東新區10億元人民幣,為富士康在大陸實施「3+3轉型戰略」,建設七大中心新事業總部大樓,一個月內將招收5萬名員工。

這是中美爆發科技戰後的一大轉折,重挫了美國拜登政府推動的「友岸外包」政策,而中國大陸展現的勞力市場深度和強度,讓富士康不得不重新布局。所謂「3+3轉型戰略」是指三大新興產業:「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再加上三項新技術領域:「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移動通訊」。這是鴻海集團跨世紀的轉型大計,又何嘗不是鄭州的轉型契機?

河南具人口及交通等優勢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越演越烈,兩黨候選人均高舉美國優先的大旗,要求製造業回流美國本土,並把部分產能從大陸移出來,但中美科技競賽勢必會加重科技製造業的成本,而且新興市場的勞工薪資也不斷上漲,這考驗著「比較優勢」的區位選擇。據路透社報導,富士康在印度,為員工提供食宿並發約200美元的月薪,而在大陸的招聘廣告顯示,富士康鄭州iPhone生產線工人每個月可賺取400-800美元的薪資。

富士康財務長黃德才指出,鴻海現在東南亞、歐洲、美洲24個國家,擁有205個基地,所以有調整全球產能的靈活性,滿足不同客戶及生產需求的能力。如同大陸《經濟日報》指出,要理性看待富士康的進與出,國際產業轉移的本質是市場選擇,中國不能沾沾自喜,還須提升核心競爭力,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作為中原地區發展的一把手,河南省長王凱必須做更長遠的布局,緊扣企業和地方發展,才能在中美科技戰中生存下來。與東南亞等地相比,大陸正在失去勞動力密集型行業的比較優勢,但鄭州機場已躋身全球機場貨運40強,國際陸港具備年開萬列「中歐班列」的能力,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居全國第二,同一時間河南加快建設「交通強省」。

空港、陸港,銜接水港的多式聯運大格局,米字形高鐵網全面建成,河南管理物流成本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內陸的交通區位優勢正轉化為經濟優勢。這也是未來河南和印度、越南競爭的本錢。從2023年2至4月,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短短60多天時間三度訪問河南,承諾要在河南再造一個「新富士康」,共同努力產業升級。

王凱要建設河南為經濟大省,底氣就來自河南是人口大省、糧食大省、文化大省,在中華文明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富士康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雇主之一,如何降低成本、保持彈性是生存之戰,對於鄭州來說更是如此。

要建設電動車生產基地

從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印度就是全球電子公司撤出中國後的主要目的地,拜登政府推動「友岸外包」政策,在南亞的重點對象正是印度,想提升「印度產」iPhone手機的全球比重,電子供應鏈也紛紛把部分生產基地,從中國大陸移往東南亞與墨西哥等地,力行「中國+1」的政策。

鄭州富士康員工曾達30萬人以上,再加上周邊配套的100多家企業,養活了百萬以上的勞工家庭。但2022年疫情期間發生抗議事件,隨著中美科技大戰後的「友岸外包」,2023年上海《第一財經》到鄭州採訪估計至少有一半員工消失。

2020年大陸開始喊出「別讓富士康跑了」,2023年富士康鄭州科技園產值再創新高,繼續實現「12連增」。畢竟中國是人口大國,不能只有高科技企業,也需要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尤其河南人口上億,不是人人都能進入華為,全河南目前只有一所「211」鄭州大學。而考不上鄭州大學,走不出河南省的年輕人也得吃飯、就業、養家,上一個十年,以富士康為中心建造了的龐大產業工業園區,常住人口數以百萬計,鞏固了iPhone、發展了AI生產。

根據鴻海的規劃,下一個十年目標是將鄭州「航空港」,建設成富士康電動車的核心生產基地,設置整車製造的世界級燈塔工廠、連結電動車試製中心,為後續電動車量產打下堅實基礎。

這一兩年來,富士康的勁敵比亞迪在全世界攻城略地,打得德國汽車品牌無還手之力。大陸本土的電動車實力相當堅強,富士康看重大陸的優勢,將在鄭州重點打造固態電解質、半固態及全固態電芯研發和生產製造,秉承「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發揮富士康長期積累的技術優勢。

蘋果並未放棄大陸市場

縱觀全球市場,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在中國。離開中國,等於跟新能源脫節。富士康已打入賓士、特斯拉等汽車供應鏈。富士康主要代工蘋果手機,而比亞迪主要代工蘋果筆電。富士康規劃要像為蘋果製造iPhone那樣,為其他公司所設計、銷售的車輛代工製造電動車。事實上,過去和蘋果搶奪全球手機市場大餅的中國企業,都已紛紛跨足電動車領域,富士康對電動車「代工模式」樂觀看待。

另一方面,大陸仍是iPhone最大的市場之一,蘋果執行長庫克雖要求鴻海轉移部分的iPhone產能到印度,但庫克仍數度訪問大陸,拜訪中國領導人,並親自到蘋果專賣店與消費者會面。對庫克來說,產能可以移轉,但市場不行。

對富士康來說,在鄭州投資,是要降低對蘋果的依賴,利用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市場,用AI技術,大幅提高生產的效率,現以鄭州為基地,也要殺入電動車市場。中美經濟戰已經成為一場「持久戰」,產業利潤將重新分配,從供應鏈布局,到中國工廠的配置,各種變數都考驗著企業的應變能力。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張之澤
  • pages: 60
  • 標題: 富士康重返鄭州,中美科技戰進入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