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議題是否會影響美國大選?│顧燕翎

性別議題是否會影響美國大選?│顧燕翎

美國女選民偏向支持民主黨,民主黨的女性黨員多於男性(約6:4)。在性別議題上,民主黨長期站在女性立場,也積極培植女性參政,成為國會中女議員的多數(參院占60%,眾院占72%)。然而,美國雖有黑人選黑人的傳統,女人卻不一定選女人,至今女議員在國會中僅占25%,落在全球百名以外。

美國女總統為何難產?

此外,媒體習於挑剔女性的外表、行事風格、過往歷史,加深了女性不如男性、女人不會贏的成見。2008年美國選出了第一位黑人總統,至今卻仍然選不出一位女總統。

2020年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在民主黨初選中,以犀利的政策分析見長,卻被批評為好鬥逞強,不得人緣。她發現:「女人沒有贏的指望,如果妳抱怨,就像個委屈的小女人;如果妳不抱怨,別的女人會想,妳是從哪個星球來的?」美國女性比黑人男性晚了50年得到投票權,那麼,在歐巴馬之後,要再等多久才會有女總統呢?2016年功虧一簣的希拉蕊柯林頓和華倫都相信,她們有生之年一定等得到。

川普厭女失女性選票

20世紀的婦女運動大大提升了全球女性參政率,1992年後美國女性在各級選舉中當選人數持續增加,女選民的登記人數(2022年比男性多740萬人)和投票率也始終高於男性,差距在3%-4%。女選民比較關注性別和民生議題,對於性別偏見和厭女文化也較敏感,呈現出明顯的性別差距。

2020年大選後的出口民調,56%的女選民表示討厭川普。川普就任第二日,全美各地即展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婦女大遊行,以後年年舉辦,也導致他成為少數未能連任的總統。今年他再度出馬,仍毫不掩飾地攻擊賀錦麗的膚色、嘲笑她懶惰、軟弱,再度考驗女性和中間選民對他的容忍度。

生育權左右選情

美國婦運領袖史坦頓(Elizabeth Stanton)曾說,我們如果沒有身體自主權,財產權及參政權又有何意義?20世紀初,歐美婦運爭取避孕權,遭遇不小阻力。1960年代後,墮胎合法化成為攻防焦點,國家和教會不願放棄對女人身體的控制,墮胎合法化在立法和執行過程中不斷來回拉鋸。

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經聯邦最高法院裁定,保護孕婦選擇墮胎的自由,在美國被視為墮胎合法化的分水嶺。然而反墮胎的行動也自此愈演愈烈,贊成和反對的立場趨於兩極化和政治化,變成區隔民主、共和兩黨的基本主張。共和黨州利用各種手段阻礙墮胎,如訂立孕期限制、不納入醫療保險,甚至以獎金鼓勵檢舉興訟。攻防數十年後,此案於2022年遭到最高法院推翻,美國婦女再度失去墮胎權,但也因此惹怒女選民,她們跨越黨派,在當年期中選舉把票投給民主黨,幫助了因通膨備受批評的執政黨,奪下最大的搖擺州賓州,保住了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多數席次。

川普從政前在NBC接受訪問(1999)時,曾公開贊成墮胎合法化,支持女人的選擇權。2011年考慮參選總統後立場開始轉變,2016年成為共和黨候選人後,不僅大聲反對墮胎權,稱自己將是最維護生命權(pro-life)的總統,甚至主張懲罰墮胎女性。2024年重新投入選舉,善觀風向的他立場又開始搖擺,不願表態,一方面不敢觸怒女選民,說墮胎事小,各州可自行決定,他若當選,不會簽署聯邦墮胎禁令;另一方面又為討好保守人士補上一句,不反對聯邦政府限制墮胎權,來補充各州的政策。當記者問他是否會禁止口服墮胎藥RU-486(目前美國使用率最高的墮胎方法,約占三分之二)時,他完全答非所問,無中生有扯到民主黨會沒收槍枝,人民被迫買電椅等事。

民主黨一向支持女性的生育自主,「羅訴韋德案」判決遭推翻後,賀錦麗代替總統拜登(曾持反墮胎立場)成為民主黨提倡墮胎權的領導人,敦促國會通過聯邦法保障墮胎權,也阻止國會通過全國性墮胎禁令。她在辯論中提及,是川普任命的保守派大法官推翻了「羅訴韋德案」,才使得女性失去身體自主權,她直接表達當選後將支持恢復「羅訴韋德案」對女性的保護。

性別認同議題不容忽視 

除生育權外,兩黨在性別認同議題上也出現極大落差。90%的共和黨支持者認為個人性別在出生時就確定了,民主黨則只有39%同意,不過整體的百分比逐年增加(2017至今增加了12%)。

今年4月,拜登政府修改與教育相關的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將性別歧視(sex discrimination)的範圍,由保障女性擴大至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在所有接受政府補助的教育機構內,學生可以決定自己的性別,並使用與性別相符的設施(如廁所、更衣室、體育課程和運動設備等),這被認為對女生不利,剝奪了她們的平等機會,也造成安全疑慮,遭到26州反對,24州贊成。教育部下令強制執行,被州政府聯合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以5比4否決了拜登政府的命令。

今年10月開始的大法官新會期,將處理18歲以下兒童是否可進行跨性別醫療、家長和心理諮商人員是否可以介入更複雜、對個人影響更深遠的爭議。雖然性別議題在政治和經濟討論中常被當作芝麻小事,卻攸關每個人和每個家庭的生命與生活,可能成為影響選票不容忽視的因素。

(作者係台北市社會局前局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顧燕翎
  • pages: 40
  • 標題: 性別議題是否會影響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