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議教育部重編之國語辭典│劉勝驥
教育部自承其重編辭典的目標是:「以服務國中小學教師、學生及社會人士教授或學習國語文為主要目標,並提供今日國語文及中文電腦界研究者的基礎語文資料。」因此「蒐集宋元以後口語、晚清小說語詞、民初至三十年代小說語詞、兩岸語詞、現代流行詞彙、常見專科詞彙、成語、諺語、歇後語,並且以標準字體和國音正讀專案取捨多音字取捨。」但一網兜收的資訊應有所鑑別和抉擇,汰劣存優。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內容多固然好,現代流行詞彙是否應取其美好、棄其糟粕,宋元明清民初詩文和小說所引用的錯別字不應將錯就錯,而應以質精作為下一階段修訂的目標。
《論語.衛靈公》:「辭,達而已矣。」《尚書.序疏》:「言者意之聲,書者言之記。」辭典最主要的功能是,讓人正確說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而閱讀者、聽話者能準確理解作者、言說者所傳達的意思。教育部不能對單字約束其字義,反而羅列其多義、多音,這容易增長語文誤會的機會。辭典編列大量類似的辭彙和成語,不僅增加學童的學習量、也創造了錯別字、錯用成語的機會。
沒標準語言讓人無法適從
為了讓漢語發展更接近科學語言,詞語定義應該有嚴謹標準。《辭典》形容機會難得用了千載難逢、千載一逢、千載一合、千載一會、千載一時、千載一遇等六種說法。形容野外生活或行旅艱苦用了餐風露宿、餐風沐雨、餐風吸露、餐風宿露、餐風宿水、餐風宿雨、餐風飲露、飲風餐露、雨沐風餐、風餐露宿、風餐水棲、風餐水宿、風餐雨宿等13條成語,字面大同小異,語意也差不多,教育部辭典的〈釋義〉也相同,如餐風沐雨也作露宿風餐,餐風宿水也作露宿風餐,餐風露宿也作露宿風餐,飲風餐露也作飲露餐風,風餐露宿也作露宿風餐,風餐水宿也作風餐水棲、風宿水飧、水宿風餐。
無精準成語喪失教化功能
《辭典》同時羅列了反樸歸真、返璞歸真、返樸歸真三種說法,其實它產生的三個型態都各有時代意義。最早成語為「反璞歸真」(《戰國策.齊策四》),那時「反」字意義多歧含混;以後通假字「返」出現後、成語第二步於西漢時代就演化為「返璞歸真」。然而,璞玉經雕琢後怎可回復璞石原狀?第三步魏晉道家時代修道「道歸真元」,「璞石歸真」不如「樸實歸真」、要求回復到原始人性的樸直本真狀態,成語再進化為「返樸歸真」,所以今天應採用的成語應是「返樸歸真」,境界較高、邏輯也較通順。
《辭典》上「吊譽沽名」與「沽名釣譽」相比較,「吊譽」不合邏輯也難理解(可見吊是錯別字)。名勝古跡與名勝古蹟相較,「古跡」不存、「古蹟」長在,所以「跡」是錯別字。寬洪大度還是寬宏大量,「寬宏大量」勝出,「洪」與「宏」讓人們犯了同音假借壞習慣、不求精確也。
《辭典》上有同歸殊途、殊方同致、殊途同歸、殊塗同歸、殊塗同會、殊塗同致、殊塗一致、殊路同歸、殊致同歸、異途同歸、異路同歸的11種說法,只要檢查其語本《易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便知「同歸殊途」是正選。
「剿撫兼施」與「勦撫兼施」,教育部網上解釋是「也作」,也就是兩成語可以相等。本人認為不能鄉愿,要擇一執教;「剿」从刀、圍剿也,「勦」从力、抄襲也,所以「剿撫兼施」勝出。
《辭典》並列「無計可施」與「無技可施」也不對,在說話、行文地當下只能「無計可施」,「無技可施」應改為「自己的專業無講求此項技能」。「吟風詠月」要比「吟風弄月」合邏輯。「叱嗟風雲」、「風雲叱吒」、「叱吒風雲」三者,還是「叱吒風雲」在聲調上慷慨激昂和語勢上威風凜冽。取了「完璧歸趙」,不必再列「原璧歸趙」。「去邪從正」不如「棄邪歸正」。還有「好事多磨」、「好事多魔」、「好事多慳」、「好事多妨」、「好事天慳」,也應擇一。
典籍引用有誤也有所遺漏
「蠅營狗苟」還是「狗苟蠅營」,《辭典》上並列而不鑑別。這個成語指斥四處鑽營、不顧廉恥的小人,如蒼蠅般地到處鑽營,或如狗般卑劣苟且。唐朝韓愈〈送窮文〉:「蠅營狗苟,驅去復還」,是把蒼蠅放在前面。清末民初的作家曾樸《孽海花》第21回:「到底狗苟蠅營,依然逃不了聖明燭照,這不是一件極可喜的事嗎?」是把狗苟放在前面。韓愈是原始創作,曾樸引用韓原創而做顛倒,所以成語應定為「蠅營狗苟」。
《辭典》上說「孜孜不倦」也作「孳孳不倦」是否恰當,就要看「孜孜」與「孳孳」字彙本義。《說文》:汲汲生也從子,茲聲;造詞為孳生、孳息,形聲。孜從攴,子聲。攴,擊打;不斷敲擊自己,才能努力不懈,故從攴。「孜孜」本義:雙音詞「孜孜」,勤勉、努力不懈的樣子。《尚書•益稷》:「予思日孜孜。」《大戴禮記》:「布衣不完,疏食不飽,蓬戶穴牖,日孜孜,上仁。」《孔叢子•公儀》:「孜孜以至夜半,而曰:『不欲人之知。』」《史記•滑稽列傳》:「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學行道,不敢止也。」《鹽鐵論•散不足》:「小人晨昏孜孜思其力」,所以「孜孜不倦」是正解,「孳孳不倦」是錯別字。
未標示出處或非原始出處
《辭典》的「大快朵頤」、「和氣生財」、「壁壘分明」、「寶刀未老」未標示出處。「避重就輕」所示出處為《紅樓夢》第102回,其實為《唐六典.工部尚書》:「不得隱巧補拙,避重就輕。」「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所示出處為《三國演義》第103三回,其實為《史記》記載,漢景帝命周勃平七國之亂時亂下軍令,有違周勃之回話。
教育部使用了最大篇幅蒐集成語,但仍有遺珠之憾。「厚積薄發」、「元亨利貞」、「正大光明」等成語優美有用,應予補充。
(作者係政大國關中心前所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劉勝驥
- pages: 80
- 標題: 評議教育部重編之國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