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無力再促二次西安事變|林明正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國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要求蔣立即抗日,停止剿共,史稱「西安事變」。過去筆者曾說過洪秀柱會是「一二八事變」中的「19路軍」,因為她雖有「抗日」之志,但違背國民黨「不抵抗」的政策,最終必定會落得解散的下場。而張亞中近一個月來引起的風潮,頗似西安事變前的國民黨,面對日寇的步步進逼,底層希望奮起反擊,但上層依舊是那句「應予不抵抗」,壓制一切的抗日呼聲。
從逼蔣抗日到逼黨反獨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整個東北淪陷,東北人有家歸不得,內心悲憤不已。中國其他省分的人民,也希望政府抗擊日本氣焰,將侵略者趕出中國的領土,但蔣介石卻採取對日隱忍的「不抵抗」政策,在民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張學良與楊虎成發動「西安事變」,終於成功「逼蔣抗日」。
今天國民黨的基層,對國民黨自李登輝後,走向去中獨台路線,對台獨的所作所為一樣採取「不抵抗」政策,感到無法忍受,因此一直在尋找救世主,以帶領他們反抗無能的黨中央。
這個現象從1993年的新黨開始,到2000年的宋楚瑜,再到2008年的馬英九,以及2016的洪秀柱與2020的韓國瑜。這些「救世主」,不是不符期待,就是被搞掉、做掉。最終深藍群眾將希望放在張亞中身上,「張亞中旋風」就是一場「逼黨反獨」的二次「西安事變」,可惜張亞中不是張學良,深藍群眾也不是東北軍,朱立倫雖略經波折,但還是順利拿下主席寶座。
西式民選已成新封建階級
國民黨這次主席選舉,當朱立倫宣布參選時,結果基本上就已經確定,甚至可以說張亞中幫了朱立倫,把那些還在猶豫要投江啟臣或朱立倫的票,確定灌給了朱。這話怎麼說呢?張亞中的網路聲量高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他的選票屬於自主意識強的深藍選民,這些選民不受組織的控制,自己選擇支持的對象。但民調測不出來的,是掌握在各級民代、縣市長手上的組織選票。
西式民選制發展到今天,已經不能稱之為「民主體制」,而是一種新的「封建體制」。政黨內想參選者,由於需通過初選的考驗,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握有「人頭黨員」,這些「黨員」除了他們的頭可以聯絡得到,其他人根本找不著,因此只有這些人的頭可確保他們會按照要求投票。當上層掌握越多的下層參選者,就越能確保下層參選者的選票會灌給他們的上線,於是一個封建體制就此形成。不過是把天子、諸侯、卿大夫名稱,換成總統(主席)、縣市長、民意代表罷了。
假亡黨之名維護既得利益
這些封建貴族們在意的不是國家興亡或黨運昌隆,他們在意的,只是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既得利益是否會受到損害。因此,當張亞中出來高喊「中國認同」、「兩岸簽署和平備忘錄」時,嚇都把他們嚇死了。大小權貴們擔心公職選舉一到,綠營撲天蓋地的「紅帽子」會把他們打得無力招架。朱立倫外鬥不行,內鬥倒是一等一的好手,他看準了這些投機者們的心態,精準地丟出「張是紅統」、「選xxx=選張亞中」等帽子,其實就是告訴既得利益者,今天你們不出來勤王,明天選舉你們就「剉咧等」,於是大小政客傾巢而出,務必要拱朱上位。
為了掩飾自己「怯戰」的嘴臉,於是投機分子想出「曲線救黨」的辦法,高呼黨要亡了,學起綠營販賣「芒果乾」地賣起了「亡黨感」,把自私自利變成愛黨救黨,靠著自我阿Q的安慰下,讓許多游移者心無罣礙地「棄江保朱」。在如此堅實的封建利益共生體制下,張亞中的失敗與朱立倫的勝利都屬必然。
當然,張亞中的參選並非一無所得,透過選舉,照出了藍營內部的一些問題。例如趙少康在專訪張亞中時,與張面紅耳赤爭地辯起來,使許多人對趙少康的「中興藍營」產生懷疑,或許趙所組織的,並非是什麼有思想力量的「戰鬥藍」,而只是一些為選舉算計,圍繞在趙的媒體利益下的新山頭。
同時,也再次證明,靠部分深藍散兵游勇,或偶然出現一兩個疑似救世主,要想改變國民黨的獨台路線,根本不可能。島內除非有一群有共同思想與組織紀律的先鋒隊,才可能形成有長久影響的力量。
大陸也該從此次選舉看出,台灣今天依舊被「三座大山」壓著,上有第一座大山「帝國主義」掌控島內情勢;中有「封建主義」盤根錯節,使一切改革力量不會發生;前兩者共生而生出最後一坐大山「官僚資本主義」,在選舉中發揮資本的影響力,與既得利益者共生共榮。在這「三座大山」的壓迫下,要靠島內產生推動和平統一的力量幾乎不可能。
(作者係本刊主筆、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明正
- pages: 10
- 標題: 深藍無力再促二次西安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