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藍軍善用中台灣區域平台再起│唐復年
2020大選,國民黨雙輸,尤其在大中部,總統部分僅有苗栗縣的票數微幅領先,立委席次亦減少一席。儘管台灣人民並不滿意民進黨四年的施政,但諸多因素讓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在此情況下,由台中市長盧秀燕領軍、攜手與七位國民黨籍縣市首長共組的「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角色就益形重要了。
中台灣治理平台發揮功能
「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這個概念,始於台中縣市尚未合併前。前台中市長胡志強曾召集中彰投四縣市首長,定期就區域內有連動性的政策,包括交通、觀光、環保等議題,利用此平台溝通討論,進行意見交流,擬定具體可行的方案。
而後台中市升格為直轄市,直轄市長是行政院院會的固定與會成員,讓區域的民意能透過平台整合後直達中央,以致於在2014年民進黨林佳龍當選台中市長、2016年中央改由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平台運作愈來愈順暢。更難能可貴的是,當時平台內7縣市首長藍綠皆有,各有各的政治立場,但在施政合作上,都會把政黨色彩降到最低點。
盧秀燕一度狠K綠營
因民進黨2016年完全執政後不得民心,2018年地方選舉「討厭民進黨」成了最大黨,大中部從龍頭台中市、二哥彰化縣到雲林縣、嘉義市都翻盤,改由國民黨執政,加上既有的南投縣、苗栗縣,此區域內藍綠比大翻轉,台中市長由國民黨盧秀燕當選,「龍頭」改稱為「一姊」。所連動的影響是,綠營執政的嘉義縣退出,補進由國民黨執政的新竹縣,成員數不變,不過從綠大藍小(5比2),變身為一片海藍藍(7比0)。
換血過後的「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在盧秀燕的主導下,2019年4月首發行動就是七位縣市長齊聚台中,發表合作宣言,將針對「空污環保」、「經濟發展」、「交通建設」、「觀光旅遊」、「農產行銷」等議題擴大合作。之後最大的動作就是在選戰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再次聚首發表對抗空污的共同聲明,對執政的民進黨產生極大壓力。
中彰首長選區竟然敗選
國民黨這次敗選有諸多原因,包括「討厭民進黨」終不敵「亡國感」或「討厭韓國瑜」、對兩岸論述未能掌握話語權、高雄市長勝選模式無法複製等等,但沒有人提及地方執政年餘,滿意度不甚理想是否也是原因。
2020立委選舉,綠營勝出的新人中包括新北賴品妤、台中陳柏惟,從選戰開打之初就成為媒體的焦點,最後能冒出頭,也不令人意外。但是,台中市第五選區民進黨籍的莊競程打敗國民黨籍現任立委沈智慧、彰化第一選區民進黨籍的陳秀寶打敗國民黨籍現任立委柯呈枋,頗令人跌破眼鏡。尤其,該二選區就是台中市長盧秀燕及彰化縣長王惠美過去經營一、二十年的選區,能讓縣市首長的故鄉都「淪陷」,除了敗選者自身努力不夠外,在上位的盧秀燕、王惠美也應該虛心檢討,為何這一年多的施政,沒辦法使過去支持者愛屋及烏地讓接棒者連任。
2020施政關係2022選舉
過去的這一年,對許多新任縣市長首長來說,多數的施政是依前任編列的預算來執行,運用上很難得心應手,這通常也是新任首長在解釋施政滿意度不佳的主要理由。從2020年起,這項理由已經不存在了,尤其前大半年因選舉帶起的激情漸漸回歸平淡時,人民將能更冷靜地檢視地方父母官接下來的施政作為,以成為下次縣市首長選舉投票時的依據。
以「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發表反空污宣言為例,的確也讓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很緊張,但因為正逢選戰的倒數關鍵時刻,執政黨被迫需以選舉模式的語言與動作來回應,但多數人民對這種情緒式的叫陣是無感的,中台灣的天空不會因為哪一黨喊得大聲,就能夠「天天天藍」。
選後第一天,出身台中海線的民進黨籍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向盧秀燕遞出橄欖枝,願意與地方政府就解決空污問題,從能源政策上好好溝通;此刻藍營的首長們應該珍惜他們還有的地方執政權,並且透過平台運作,產生「團結力量大」的加乘效果,攜手做出幾件人民會有感的施政成效,例如促成兩岸間觀光、文化、農業或教育等非關政治的交流,相信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會在兩年多後的地方選舉,用選票來為這個大平台打分數。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唐復年
- pages: 20
- 標題: 盼藍軍善用中台灣區域平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