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表演藝術掙出幼苗│陳淑英

1970年代表演藝術掙出幼苗│陳淑英

1970年代是台灣開始興建十大建設,人民生活奔向小康的年代。當經濟快速起飛之際,表演藝術亦從塵埃紛飛的水泥地裡,掙出幼苗,為社會帶來一股彰而不顯的藝文能量。

20190741032

雲門舞集催化藝文能量

就在1973年,台灣藝文界發生了一件大事,即林懷民創立了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雲門舞集」。林懷民原是一名小說家,留美期間才開始正式學習現代舞。他曾經說過創團初衷是「很想參與社會,為台灣做些事,既然我會的是舞蹈,就用舞蹈來做事」。

雲門的舞碼深刻演繹台灣在地的生命故事。例如1978年12月16日,雲門在嘉義體育館首演《薪傳》,這是一部描述17世紀大陸先民如何渡過黑水溝、抵達台灣、建立家園的舞蹈史詩。整支舞分8段,段落之間不落幕,不休息。林懷民希望大家就像舞蹈中的拓荒先人一般團結奮鬥。該作品於1979年至美國演出,被譽「輝煌成功」。

雲門不只激起台灣現代舞的熱潮、培養許多知名的現代舞舞者,還帶動了專業舞蹈的蓬勃發展,如林秀偉老師在1987年創辦「太古踏舞團」,已逝世的羅曼菲老師與雲門第一代舞者吳素君、鄭淑姬、葉台竹共同在1994年創立「台北越界舞團」等。

雲門也是大陸認識台灣的重要窗口。1993年雲門第一次赴大陸,在北京保利劇院演出《薪傳》,謝幕時所有觀眾情緒激動,掌聲持續十多分鐘。北京媒體以「給舞迷們帶來的震撼不亞於一場地震」形容雲門,《舞蹈》雙月刊給雲門的評語是:「震撼舞界,轟動神州。」

新象開始引入外國節目

1978年,許博允、樊曼儂伉儷成立「新象」,致力於把外國藝術家引進台灣,同時幫助台灣表演藝術家走出去。

新象於1980年在榮星花園舉行台灣第一次戶外雕塑展,展出楊英風、朱銘的作品;1981年舉辦印象派大師雷諾瓦油畫展,是第一個西方重量級畫家原作來台的展覽;1984年開設新象藝術中心,是台灣第一個民間綜合性藝文空間,表演工作坊和屏風表演班都是在此打響知名度;1992年邀請北京中央芭蕾舞團來台,是第一個來台演出的大陸團體。

新象還首開風氣之先,舉辦大型露天音樂會,經典之一便是1997年製作的「跨世紀之音」,邀請世界兩大男高音多明哥、卡列拉斯及流行樂歌后戴安娜蘿絲在中正紀念堂廣場演唱,締造7萬人次觀賞紀錄,將露天音樂會的盛事發揮到極致。

雅音小集創新京劇文化

1949年國軍抵台後,軍方為了紓解官兵鄉愁,相繼成立京劇隊。1950年,空軍王叔銘將軍成立「大鵬平劇隊」,成為國軍第一支專業京劇團,此後海軍、陸軍亦分別擁有自己的京劇隊。

當時除了勞軍演出,京劇團也會定期在各部隊的大禮堂及台北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公演。除了政府重視,民間也曾大力支持京劇。1957年票友王振祖以私人之力創辦復興劇校、1967年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成立,請專家整編京劇劇本、1975年老三台開播京劇介紹節目。然而隨著老兵漸漸凋零,欣賞京劇主力人口減少,再加上京劇題材保守,當1970年代經濟好轉,可供選擇休閒活動愈來愈多,京劇幾無生存空間。

所幸在1979年,大鵬劇校出身的著名旦角郭小莊創辦「雅音小集」,將傳統京劇與現代劇場結合,讓京劇走向現代社會。

郭小莊將京劇文武場與國樂結合,請劇場燈光設計師營造表演氛圍,演出場地從國軍文藝中心搬進了當時最先進的現代化劇場「國父紀念館」,又邀請劇作家王安祈創編饒富人文情思內涵的劇作,為傳統劇藝灌注新能量。

雅音的劇目演出呈現傳統京劇新風貌,從此京劇的賞析不再以唱念做打與流派藝術為主,舉凡劇本主題、導演手法、舞台燈光、服裝設計等等皆備受關注,京劇由老派通俗娛樂,轉型為當代新興精緻藝術,成為文藝青年與藝文人士熱烈討論的議題。

雅音為傳統京劇的現代化開啟契機,同時間三軍劇隊雖力圖推廣,但仍無法吸引觀眾欣賞,經國防部檢討,於1995年裁撤三軍劇隊。政府另於教育部下設立「國光劇團」。

國光劇團大力推廣京劇

國光劇團除肩負復興中華傳統文化重責,也積極深入社區校園推廣京劇。2002年起戲劇學者王安祈擔任國光劇團藝術總監,以現代化與文學性為發展原則,規劃新編戲演出,如改編張愛玲小說的《金鎖記》,以及結合時代脈動、傳統劇目特色與演員專長,規劃傳統戲主題性演出,如「花漾20、談戀愛吧」、「不能說的秘密」等,帶動話題,獲得觀眾高度認同。王安祈因長年致力推動台灣戲曲現代化,建構「台灣當代京崑新美學」,獲得今年第30屆傳藝金曲獎特別獎殊榮。

附加資訊

  • 作者: 陳淑英
  • pages: 76
  • 標題: 1970年代表演藝術掙出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