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Su-57匿蹤戰機簡介│王尊平
俄羅斯Su-57匿蹤戰機,是蘇霍伊公司(Sukhoi)繼Su-35S多功能戰機之後的最新力作。俄烏戰爭,俄羅斯已派出Su-57參戰,但並未進入烏克蘭境內。俄國稱未來將擴大量產Su-57,除供空軍使用外,也考慮外銷出口。2021年莫斯科航展曾展出全新的Su-75等比例模型機,改用機鼻下方唇形進氣口,可能是Su-57的單發動機簡化版本。Su-75原型機將於2023年首飛,預計2026年交付首架量產機。
Su-57研發背景
1980-1990年代,蘇霍伊公司在研發Su-27系列上取得了飛行動力學的重大進展,並衍生出Su-30、Su-30MK、Su-34、Su-35S等後續機型。藉由優化機身外型、增強發動機推力、改用推力向量控制(TVC)、增設小前翼控制俯仰操作等方法,讓Su-27系列的超機動性能,超過美製F-15、F-16等先進戰機,並可表演眼鏡蛇、鐮刀、榔頭、法輪等過失機動性動作,成為現代空戰中的王牌之一。後續,俄國空軍也曾進行下一代戰機標案,並由蘇霍伊公司Su-47金鵰實驗機和米格設計局1.44實驗機競標,但未有結果。
美國在1990年代初期,便開始進行下一代先進戰機(ATF)標案,並由洛克西德公司YF-22和諾斯若普公司YF-23競標。最後由YF-22勝出,並修改量產為F-22A猛禽戰機。F-22A不僅具備匿蹤外型、內置彈艙等,更配備先進的主動相陣雷達(AESA)和電戰系統,使其成為視距外作戰(BVR)的王牌。
2005年紅旗演習,F-22A和F-15、F-16機隊進行模擬交戰,曾創下300:1的驚人交換比,讓俄國空軍見識到匿蹤戰機的可怕。因此,俄國重改設計觀念,積極研發匿蹤戰機。俄國開啟PAK-FA戰機、PAK-DA轟炸機等研究方案,以確保能掌握空優權。而中國也開啟了匿蹤戰機研究方案,後續並研發出殲20型(J-20)戰轟機。
Su-57性能特色
蘇霍伊公司進行PAK-FA研究方案時,便已完成T-50實驗機。T-50看似貌像Su-27系列,但外型尺寸縮小、改為曲折進氣道和內置彈艙、沿用Su-35S的紅外線追蹤(IRST)/被動相陣雷達(PESA)/電戰系統/座艙儀錶板/多功能顯示器(MFD)等。同時,蘇霍伊公司也加速進行T-50武裝彈藥研發,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測試並量產。最後,T-50量產代號改為Su-57,並加入俄國空軍服役。
2009年初,T-50原型機首度亮相並進行試飛。此時,中國匿蹤戰機研究方案也有了結果,就是後來的殲20型。中國設計單位在審視T-50之後,曾語出驚人地說,T-50尚未服役就落伍了,並表示自家的設計更為先進。這也種下中俄兩國在匿蹤戰機研發上的心結,至今仍持續。
後續,蘇霍伊公司生產了多架T-50原型機,並進行多次試飛;某架T-50起降時曾發生機體失火燒毀的意外事故。在試飛過程中,T-50優異的空氣力學外型和雙發動機大推力,在次音速/超音速加速、失控螺旋狀態改出等測試項目中表現奇佳,單純花式飛行表演也可勝任。
相較之下,珠海航展上的中國殲20型僅能表演一般常態飛行,略居下風。不過,T-50(Su-57)主要任務為制空,機動性能的要求較高;殲20型(J-20)主要任務為制空/對地轟炸,機動性能要求反而較低。
Su-57採用內置彈艙(武器艙)、大面積三角主翼、水平尾翼、可動式傾斜垂尾等設計,其內置彈艙可攜帶空對空/巡弋/反艦飛彈,攻擊空中/地面/海面目標;翼下可攜帶副油箱或飛彈武裝,包括R-77中程空對空飛彈和Kh-31A超音速反輻射/反艦飛彈。據信,Su-57首度在俄烏戰爭使用X-59MK2巡弋飛彈。Su-57仍具備可動式的小前翼,但已和機身融合,較難看出。
Su-57近況介紹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Su-57配備新型中程空對空飛彈,號稱「匿蹤戰機殺手」,2022年內將完成測試。該型飛彈是由俄羅斯信號旗設計局(Vympel Design Bureau)所研發設計,首批量產飛彈將在2022年底交付俄國空軍,可大幅提高Su-57的空戰性能。該型飛彈是否為R-77,目前仍不得而知。一般而言,中程空對空飛彈的最大射程須超過100公里,並具備射後不理的性能。
據俄國《衛星通訊社》報導,俄國S-70獵人-B(S-70 Okhotnik B)無人攻擊機,日前在測試過程中,向地面目標發射Su-57配備的各型空對地飛彈,均命中目標。測試結果顯示,S-70獵人-B能發射各型空對地飛彈,全天候有效打擊小型地面的偽裝目標。
S-70獵人-B全長10公尺、翼展19公尺、全高2.8公尺,採用飛翼布局,配備1具俄製AL-31F渦噴發動機,起飛重量20噸,最大航速1,000公里(0.8馬赫)。未來S-70獵人-B將成為Su-57的忠誠僚機。
(作者係全球新武器大觀網版主)
附加資訊
- 作者: 王尊平
- pages: 62
- 標題: 俄羅斯Su-57匿蹤戰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