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加大社會貧富差距│王有康
中國大陸官方的數據顯示,2020年Covid-19爆發,導致當年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倍數攀升到6.15,較2019年的5.89增加了0.26,和吉尼係數分析的結果相同。至於疫情對美國等地區吉尼係數的影響如何,也值得吾人重視。
衡量社會貧富的重要指標
吉尼係數數(Gini index)是衡量一個國家全體人口或戶數所得差距情況的指數,國際間之所以多以它作為指標,是因為它不受國家人口數多寡的影響,可以客觀地觀察一國社會人們所得的差距情形。係數是取0到1之間的值,係數為零表示收入或財富在一國人口中完全平等分配,這是烏托邦的理想境界,現實社會不太可能發生。另外,當係數為1時,表示一國社會財富只集中在一人手中,社會所得完全不平等,這在現實社會裡也不太可能發生。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當一個人的收入或財富小於零,例如負債大於其資產,所得財富淨值為負數,此時該國社會的吉尼係數可能超過100%。因此,高所得國家與低所得國家可能出現相同的吉尼係數,但不影響研析一國社會內所得差距是否平均,因此吉尼係數是國際間衡量一個貧富差距的重要指標。
疫情造成兩岸吉尼係數上升
根據台灣政府的統計資料,2011-2021年的吉尼係數分別為0.344、0.335、0.339、0.34、0.337、0.339、0.341、0.347、0.341、0.343、0.353,數據顯示台灣近十年來的吉尼係數變動不大,而2020年全球爆發Covid-19疫情,導致2021年相較於2020年的吉尼係數增加了0.01。
另觀察中國大陸近十年來的吉尼係數,可知2011-2020年分別為0.424、0.422、0.397、0.392、0.386、0.385、0.391、0.385、0.382、0.468,其中2011-2016年的吉尼係數呈現遞減趨勢,2019年降為0.382,2020年又回升至0.468。2020年的吉尼係數相較2019年增加了0.086,顯示COVID-19疫情對中國大陸的貧富差距確有助長效應。
再比較經濟規模與中國大陸相近的美國,可知美國2011-2020年的吉尼係數,分別為0.4、0.409、0.409、0.407、0.415、0.412、0.411、0.412、0.414、0.415與0.48,數據顯示在2020年疫情爆發前,美國的吉尼係數變化不大,但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吉尼係數較2019年增加了0.074。
進一步觀察東南亞國家的情況。以泰國為例,2020年的疫情也導致該國吉尼係數由2019年的0.415,上升到2020年的0.489。另觀察東北亞的韓國可知,2020年的吉尼係數為0.310,與2019年的吉尼係數0.311非常接近。由以上數據可知,2020年發生的Covid-19疫情,對許多國家地區的貧富差距,均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倍數比
除吉尼係數外,「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倍數比」也是衡量社會貧富差距的重要指標,它是將一國社會全體家庭所得由小到大排序,計算所得最高前20%的人數或戶數,與所得最低20%的人數或戶數,前者和後者相除的比值愈大,表示該社會的所得分配愈不平均。透過此指標,可以了解一個社會最高20%所得與最低20%所得的差距情形。
表2「每戶五等分位所得差距」顯示,台灣地區2011-2021年分別為6.17、6.13、6.08、6.05、6.06、6.08、6.07、6.09、6.1、6.13與6.15,顯示2020年疫情的發生,導致2021年「每戶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倍數攀升至6.15。
表3的「每人五等分位所得差距」,是指以申請人與申請人同一戶號的人員合計,認定包括申請人和申請人配偶,或其配偶之直系血親及該直系血親之配偶,以及申請人若父母均已死亡,有未滿20歲,或已滿20歲仍在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且均無自有住宅的兄弟姊妹,需要照顧者合計為每戶之人數。2011-2021年的「每人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分別為4.29、4.14、4.08、3.98、3.91、3.89、3.89、3.9、3.9、3.84與3.91,顯示2020年疫情爆發,造成2021年「每人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倍數攀升到3.91。
從以上數據可知,不論是以戶為單位,或以人為單位,疫情均造成台灣社會的所得差距擴大。
「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倍數比」擴大的主要原因,是現代許多國家資本所得快速累積發達的必然現象,這也是世界趨勢。政府若要降低社會貧富的差距,就應該加大社會福利措施,例如發放五倍券消費券,或對高所得者課重稅,或採用移轉收支來做改善。
(作者係廣東海洋大學台籍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王有康
- pages: 62
- 標題: 新冠疫情加大社會貧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