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之風骨,壇中有鏡│鍾鴻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泡菜是指泡製而成的菜,是將原料浸入鹽水中泡,經乳酸發酵製成。如今,由於製作工藝的發展,泡菜是指「以新鮮蔬菜為主要原料,經食用鹽或食用鹽水醃漬發酵、整理切分、脫鹽(或不脫鹽)、調味、包裝、滅菌(或不滅菌)等加工而成的蔬菜製品。」無論如何,巴蜀地區的人們在長期泡菜製作和使用的過程中,形成了四川泡菜獨樹一幟的文化特色。
泡菜起源於三千多年前商代武丁時期,《商書說明》和《詩經》記載有「欲作和羹,爾惟鹽梅」、「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文中的鹽梅、剝和菹均為蔬菜加鹽泡漬的意思。一千多年後,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詳盡記載泡菜製作的方法。清朝袁牧的《隨園食單‧時節須知》更讚美泡菜:「當三伏天而得冬醃菜,賤物也,而竟成至寶矣」。而民國初年發行的《成都通覽》記載「家家均有」22種泡菜,這反映了泡菜在四川地區的盛行程度。
泡菜的產生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最基本的食物需要。人們會在收穫旺季把部分蔬菜貯藏起來,以便在淡季食用,在此實踐中,人們學會了利用鹽將蔬菜通過漬或醃的方式,把生鮮蔬菜保藏起來,這是泡菜的雛形。爾後經過歷朝歷代的更迭和泡漬技術的改善,泡菜製作技術逐漸成熟。清朝時,川南、川北還將泡菜作為嫁妝之一,直至今天四川有些地方仍保留著這種習俗。
「世界泡菜看中國,中國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產、銷量均居全國第一,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四川傳統手工泡菜之所以如此有名,是綜合巴蜀地區獨特的地理、氣候、物產等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經濟、民俗等人文環境的結果,但其關鍵還是在鹽水浸泡和乳酸發酵的製作技藝。而有沿(唇)的泡菜壇是古代製作泡菜必不可少的器具。這種泡菜壇肚大口小,在壇口外延還有一圈水槽,俗稱壇沿,壇口用倒扣的壇蓋密封,同時能自動排氣。
俗話說,泡菜成品的好壞一半取決於罎子,因此在挑選泡菜壇上也大有講究。標準的四川泡菜壇都是土陶燒製,外表面上釉。鑒別好罎子有三個步驟:一是看外形光滑美觀,無裂紋、無砂眼;二是用手指輕彈聽音,以清脆鋼音為上品,空響、沙響次之,破響的不能用;三是向壇沿注一半清水,然後點燃紙張扔進壇內後扣好壇蓋,壇沿水被吸乾的為上品。新壇還要先裝滿清水泡十天,每天換水,這個流程叫「退火」。之後倒掉水換裝木炭再放置七天,這個流程叫「補火」。經過退火、補火的罎子才能正式使用。
有生命的器物創造有生命的飲食。這些罎子沾染著煙火,沉澱著歲月,在使用中陪伴著我們每一代人的成長。它們也在記憶裡成為一面反照的鏡子,讓四川泡菜成為一個城市獨有的代名詞和文化特色,在鄉音的繚繞中講述著泡菜的歷史。
(作者係閩南師範大學歷史地理學院學生)
附加資訊
- 作者: 鍾鴻
- pages: 89
- 標題: 川之風骨,壇中有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