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保台須回歸信史│林松青
2022年底縣市長選舉後,民進黨已在布局2024年總統和立委選舉,修飾抗中路線,改推「和平保台」說。但抗中的「形變易,質變難」,因為和平須回歸信史,保台就不能以毀台當作威懾籌碼。
民進黨檢討2022年縣市長選舉大敗的原因之一,是俄烏戰爭使台灣民眾擔心戰爭風險大增,一味宣傳對抗性強烈的抗中口號,不得民心。高雄市長陳其邁和欲問鼎下屆總統的賴清德,選後一致宣達「和平保台」的心願;敗選檢討報告也建議調整兩岸論述,降減內宣的對抗性。
民進黨真的要和平保台?
在野黨認為,民進黨用和平修飾抗中是惺惺作態。民眾黨柯文哲批沒有中心思想,變來變去;國民黨趙少康虧民進黨像渣男自稱「愛情很專一」一樣好笑;更多狐疑式貼文問真的?假的?民進黨有沒有表錯情?
各方如此回應並非無的放矢,因為:第一,民進黨完全執政後,防疫、經貿、兩岸交流、內部控制(國安法)皆服膺抗中路線,抗中是民進黨選舉的軸線,從宣傳意識形態到煽動群眾熱情,皆圍繞此軸線鋪陳。
第二,保台的軍事想定是順從美國戰略,延長徵兵役期至一年,假設共軍登陸,派一年役兵員攜飛彈等武器阻卻攻勢、守備城鎮村落;並輔助募兵制職業軍人主攻禦敵。但俄烏戰爭揭示現代戰爭是飛機、飛彈先行,潛艦、海面艦封鎖港口,戰場必成焦土。台灣三軍非戰陣不勇,奈何武器質量遠遜於對手,如以毀台威懾對手,何以言保台?
第三,蔡英文在回答民進黨兩岸論述是否調整時說,保衛台灣必須強化國防各項準備,不論什麼講法,都是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這被解讀為路線依舊,但要軟語宣傳。
大陸收復台灣決心堅定
兩岸競合賽局,決策者應充分考量對手的意志與作為,再盡己之所能妥為因應。大陸視台灣為在抗戰勝利後就從日本手中收復的失土,這不僅是居上位黨政官員的意志,也是中國人多年浴血抗戰後所傳承的指標性任務。民進黨必須回歸明、清、甲午戰爭、中國對日抗戰這段近600年的歷史,一味強解台灣曾是「無主之島」,不能動搖大陸統一台灣的決心與意志。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競合賽局,都基於對信史的共識。國民黨是結束清廷統治,創建民國的政黨,執政起即承接清廷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予日本的事實。國民黨總裁蔣介石領導抗戰,以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復失土為職志,並堅不允以退讓領土為和談條件,終能與同盟國並居戰勝國之列,而收復台灣等島嶼。
民進黨以為能戰才能止戰,是延續國府遷台後的戰略。但國民黨執政時接受美援、與美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向美國購買軍備等,目標是止戰,以爭取建設台灣的時間,用治理成果鋪墊兩岸統合的基礎。民進黨執政殊異於國民黨者,在於牽就美國戰略建軍備戰,不惜引戰台灣本土,以威懾大陸不動武。但美國又拒售會刺激大陸的武器,即台灣想買現代化裝備,拒敵於本土之外,不在美國的算計中。
選民不願自己家園變戰場
民進黨如此的軍事想定,是想借用談判時的威脅手段,讓對方知道不循和平方法處理爭端,所付出的代價會難以承受。威脅手段或許能創造氣勢;對內有煽動選情升溫的效果;但對外,遇到像大陸收復失土的意志堅不可摧,兩岸總體力量不成比例,台灣既不足以在海空擊退來犯者,美國發動國際制裁也嚇唬不了量體大的對手,就極可能造成台灣沃土變焦土的浩劫。
中美兩強都有能力牽引台灣的選舉軸線,回顧2022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大敗的重要因素,是選民已認知一面倒親美會賠本、會升高戰爭風險。美國國會議員、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陸續訪台,以為可加持民進黨的選舉能量;卻招致解放軍圍台軍演,美國議員又趁機賣飛機、賣軍火。台灣選民不傻,他們用選票告訴從政者,面對兩強競爭,獻出自己的家園當戰場,是最失敗的政略。
和平是文明,兩岸能共利
2024年選舉,國民黨不應該只利基於九合一選舉大勝所形成的聲勢;而應把關鍵主軸放在是否能在兩岸和平,以及建設台灣成沃土的路線上,贏得選民的期待與信心。
國民黨在馬英九執政時已開啟了和平進程,兩岸商貿互助、民間交流、「馬習會」也在新加坡舉行,這是保台的康莊大道。就國民黨黨史和民國後的新中國史觀,兩岸一家都是信史。李登輝任國民黨主席時,曾藉日本分裂中國史述,置台灣於漂流史觀。當下國民黨須回歸信史,並力行兩岸一家親政策,打開和平善門;兩岸人民自會證明,和平是文明,兩岸能共利。
民進黨現掌握政權,若真篤行「和平保台」,可做的事很多,豈止幫助對岸防疫一途?若和平僅僅是民進黨宣傳兩岸政策的說詞,那國民黨在2024年大選,就更可以向選民訴求保台的主題了。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松青
- pages: 18
- 標題: 和平保台須回歸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