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台灣加大國防投資|趙國材

美國要台灣加大國防投資|趙國材

最近川普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首度公開明講,中、俄是美國的「主要挑戰者」,美國必須維持戰略優勢,也必須依賴盟友及夥伴的合作,而台灣可以扮演的角色,是確保民主體制及經濟安全屹立不搖,作為區域榜樣。

 2018025418

台灣軍方日前公布一年多來,大陸軍機已頻繁繞台飛行高達23次,遼寧號航母繞台2次。為了回應解放軍軍機繞行台灣附近空域,台灣陸、海、空三軍防空部隊2016年12月及2017年5月,兩度在全島實施制敵空襲的「聯翔操演」。不過,國防部稱那些操演屬年度計畫,沒有任何針對性。

美敦促台灣增加防務開支

大陸軍機繞航,目標顯然是台灣,而不是川普,因為中國對川普的整體政策仍採觀望態度。美國分析人士警告,如果川普在台灣問題上施壓過頭,可能挑起軍事衝突。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鄧志強(Abraham Denmark)在華府出席論壇時表示,統一台灣是中國大陸軍事現代化的主要焦點,這使得台灣在準備和投資遏制大陸的能力,並在阻嚇失敗時提升有效防禦,變得十分重要。他強調,台灣的國防預算沒跟上局勢的演變,應該加強;台灣應聚焦於防衛本土,發展精銳部隊與阻止大陸施展武力的能力,以及發展非對稱戰力和提高生存的能力。

長期以來,美國始終是台灣最大的武器供應國。台灣提高軍力的長期計畫,意味著一定會從美國獲得新的軍售交易。美國智庫「2049計畫協會」(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表示,「如果有3種武器是中國軍方最高統帥最不想讓台灣獲得的,那就是潛艦、噴射戰鬥機和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台北很精明,在這三方面都做了投資。」

台承諾年年增加國防預算

2017年10月,蔡英文承諾未來每年增加2%的國防預算,而且必要時會動用特別預算來採購武器裝備。如果立法院通過預算案,到2025年,台灣的年度國防預算計畫增加至少20%,即增加20.8億美元。

剛好台灣的武器裝備將在未來20年內進入汰換高峰期,因此,除自己發展的武器系統外,許多外購的軍備都必須提前擬定採購計畫。蔡英文正在制定延續到2025年的詳細軍費開支,其中一些武器將在台灣製造,包括8艘潛艦。國防部也聲明,當下優先的投資項目包括新型導彈、無人機、電子戰系統、戰鬥機和彈道導彈防禦系統。

華府智庫所言自相矛盾

1月17日,美國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在美國華府舉行「台灣在印度洋─亞洲─太平洋角色」研討會。會上多位學者專家表示,中國的作為不僅影響台海穩定,對區域和平及川普總統提出的印太戰略也帶來挑戰,國際社會必須意識到中國對區域安全的威脅,並適時做出回應。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台灣避免自己受到中國的攻擊,就是對美國印太戰略最重要的貢獻,不過,隨著大陸對台灣施壓加劇,維護台海和平所面對的挑戰也不斷增加。葛來儀也表示,中國未與台灣協商而片面啟用M503航線,受到影響的不僅是台灣,因此,國際社會應該公開點名批評中國。

有鑒於朝鮮半島現今局勢,台灣是否也應該思考發展核武以自我防衛?出席的美國學者異口同聲表示,發展核武對台灣沒有太大價值,反而會損及美台關係。

葛來儀表示,台灣發展核武抵觸台灣社會共識,也損害台美關係。她還指出,過去台灣曾試圖發展核武,但遭到美國反對而取消,台灣從事美國反對的行為,對台灣是有害的。CSIS資深研究員古柏(Zack Cooper)指出,發展核武是為了防止高端戰爭爆發;若台灣發展核武,將削弱在低端衝突的威脅實力,反而讓北京更能有效威嚇台灣,讓台灣變得更易受攻擊。

美國海軍軍官學校(USNA)教授余茂春則在會上說,歷史上多的是弱小方最終取得勝利的例子,只要台灣有足夠自信,還是有可能擊敗這個強大的對手。

美國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很明顯的,「自由民主」已成了美國利用來分裂、削弱中國的代名詞。美國永遠站在對自己最有利的角度處理問題,一方面擔心中國收復台灣,對美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又怕台灣發展核武對自己帶來麻煩。這兩者豈不自相矛盾?另外,美方強調台灣應增加國防預算,向美國購買更多軍備,以加強自我防衛能力,卻完全不提是否在必要時協防台灣,如此夥伴台灣該信任嗎?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趙國材
  • pages: 50
  • 標題: 美國要台灣加大國防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