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兩岸蛋價及民生物資價格│王有康

比較兩岸蛋價及民生物資價格│王有康

雞蛋是人不可少的食物,需求彈性小,近來台灣出現缺蛋和民生物資大幅漲價問題,而中國大陸在今年2月則開始出現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下滑,蛋價和鮮菜類價格下跌的現象。

2022030158408344

台灣蛋CPI漲幅大於穀物

台灣對進口穀物100%免營業稅的期限延至今年6月底,主要是希望幫助蛋農減輕進口穀物飼料負擔,不過蛋批發價從去年2月的每台斤44元漲到今年3月55元,漲幅達25%,蛋產地價格也從去年2月每台斤34元漲到今年3月的45.5元,漲幅達33%。2021年2月的蛋類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96.66,同年3月上升為100.5,2022年1月蛋類消費者物價指數是112.13,同年2月上升到120.15,表一顯示今年(2023)1月的蛋類消費者物價指數是129.78,2月飆升到133.46,看得出來,農曆年節前後消費市場蛋價呈現跳躍式的上漲現象。

事實上,每逢農曆春節前後,蛋商都匯以低於產地價的「紅盤價」向蛋農收購蛋,壓低蛋價,造成蛋農每顆蛋的利潤變少,甚至虧錢,然後蛋商再以較年前更高的市價賣到超市或賣給消費者,形成對蛋農和消費者兩邊各剝一層皮。

此外,蛋雞的主要飼料來自黃豆、小麥、玉米等穀物,2022年1月到2022年4月的穀物消費者物價指數分別為101.09、101.33、103.1、104.4,2022年5月到2022年8月分別為104.18、104.85、104.42、104.2,到了2022年9月指數再度增加,2022年9月到2023年1月分別為105.41、106、106.23、106.23、106.73,今年2月略降為106.68,顯示這段期間,蛋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明顯比穀物消費者物價指數來得高,也就是說,蛋商每顆蛋的售價減去穀物成本所獲利差,要比疫情前來的高。

表二進一步觀察蛋的「消費者CPI與生產者CPI」差數可知,2022年1月蛋的「消費者CPI與生產者CPI」差數為6.37,2023年2月蛋的「消費者CPI與生產者CPI」差數已經上升至9,至於穀物的「消費者CPI與生產者CPI」差數,2022年1月穀物的「消費者CPI與生產者CPI」差數為-1.03,2023年2月穀物的「消費者CPI與生產者CPI」差數為2.54。至於蔬菜類的「消費者CPI與生產者CPI」差數,2022年1月蔬菜類的「消費者CPI與生產者CPI」的差數為11.36,今年2月蔬菜類的「消費者CPI與生產者CPI」差數為0.56,顯示蛋從產地價到市場價,中間的利潤差相對於穀物和蔬菜類來得高。

大陸今年2月CPI出現通縮

中國大陸2021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9,較2020年增加0.9,2022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2,較2021年增加2,今年2月的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較2022年同月增加1.5,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99.5,較今年1月下降0.5,顯示今年2月中國居民物價指數已開始出現通縮。而且今年2月不論是城市或農村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和1月(上月=100)比較,均下降為99.5。

至於大陸蛋價近來是否也出現通縮?今年2月的蛋類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相較於1月的指數降為96.4,城市與農村的蛋類消費者價格指數和1月(上月=100)比較,分別降為96.5與95.9,城市與農村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分別下降3.5與 4.1,換句話說,中國今年2月的蛋價比1月便宜。

此外,數據顯示今年2月鮮菜類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與1月的鮮菜類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相比,2月降為95.6,再針對今年2月城市與農村的鮮菜類消費者價格指數和1月(上月=100)做比較,2月的鮮菜類消費者價格指數分別降為95.5與96,指數分別較上一個月下降4.5與4。

以上表示,大陸今年2月的鮮菜類消費價格要比1月來得便宜。尤其農產品的鮮菜和蛋都是市場供需量決定價格,根據經濟學的鐵律,當商品供給量增加而需求量不變時,價格自然會下跌,雞蛋和民生物資沒有只漲不跌的道理。

(作者係台籍廣東海洋大學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王有康
  • pages: 64
  • 標題: 比較兩岸蛋價及民生物資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