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誓死衛國血染山河|習賢德
7月7日是點燃全民抗戰怒火的「蘆溝橋事變」80周年,也是「八一四大捷」的80周年。由高志航領軍的戰鷹在杭州筧橋上空,一舉擊落6架自台灣新竹進襲中央航校的日本96式轟炸機。抗戰8年間,共有673位英勇飛行員壯烈成仁。
高志航、林恆、張大飛
七七抗戰全面爆發前,中國空軍有9個大隊(3個轟炸大隊、3個驅逐大隊、2個偵察大隊、1個攻擊大隊)及5個直屬中隊、4個運輸機隊。當時全國機場262個,各類飛機600餘架,僅305架可升空作戰。
彼時各軍校學生即經常集結在南京中山陵前,鎮日吶喊宣洩仇日情緒。1935年中央航校第5期剛結束中級飛行訓練,明知習武未成卻集體請纓殺敵。單身的固無牽掛隨時成仁,有家的也抱定必死決心,女友與配偶等家屬也都做好戰死的心理準備。但殘酷的是:在戰技訓練、飛行裝備、導航通訊、後勤保養等各方面均非日軍對手。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高大的紀念牆上,鏤刻了4,296名中外空勤殉難者的大名及身分,但絕大多數都屍骨無存。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時增建全新的展示館,並複製數架抗戰時期的戰機。
高志航被譽為「空軍戰神」,1937年「八一四」是中國空軍禦敵首役,他率先擊落一架日機,次日又擊落兩架。同年11月21日,至周家口待命時,11架日機突然進襲俯衝轟炸,高志航躍入座機即遭炸彈波及,年僅30歲。
1939年9月國府明令8月14日為空軍節。高志航與劉粹剛(1937年10月支援忻口戰役迫降殉職,得年24歲)、李桂丹(1938年2月在武漢與日機互撞犧牲,得年24歲)、樂以琴(1937年12月空戰跳傘身殉,得年22歲),並稱空軍「四大金剛」。
「民國才女」林徽因一家逃難途經廣西,臨時借宿而結識的8名空官學生,畢業後先後全部陣亡。林徽因更痛惜三弟林恒於1941年3月殉職:「太早了,弟弟,難爲你的勇敢,機械的落伍,你的機會太慘!三年了,你陣亡在成都上空。……我既完全明白爲何我還爲著你哭?……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爲了誰!」
齊邦媛的《巨流河》被推崇為真情流露的抗戰記憶,她坦承寫張大飛,是紀念他的唯一方式。「八年抗戰我們不停歇地寫信,兩個在戰火中摸索成長的心靈,一個找到了戰鬥救國的槍座,一個找到了文學的航路。他26歲的生命如流螢,卻有難忘的價值。我們祝他安息吧!少年時代的鍾情,隔了半世紀,應已潭深無波。」」
武漢大捷成都單機迎敵
抗戰期間,空戰是唯一能讓百姓仰觀見證的戰鬥現場,當空軍健兒在祖國領空浴血戰鬥擊落敵機,民眾無不撫掌稱快,但親見我機慘遭毒手,同胞們又陷入涕泗縱橫。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遷都重慶,九省通衢的武漢也有許多重要機關淪為日軍轟炸重點。1938年2月18日、4月29日及5月31日三次「武漢空戰」,分別寫下光榮的11比5、21比12、9比1的捷報。武漢《新華日報》發表「慶祝空軍勝利的短評指出:「前日敵機侵襲武漢,我國空軍,奮勇迎戰,把敵機打落11架,這不僅是武漢防空的一大勝利,同時也是中國整個軍事上的一個偉大勝利。」
武漢各界發起祝捷大會,並公祭殉職的5位空戰烈士。中共中央及第18集團軍代表周恩來、陳紹禹、秦邦憲、董必武、葉劍英等也致送輓聯,上書:「為五千年祖國英勇犧牲,功名不朽;有四百兆同胞艱辛奮鬥,勝利可期。」會場擺放毛澤東及第18集團軍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懷及鄧穎超等個人的花圈。
大陸作家蘇薩去年以日方實戰紀錄片,「揭露」一場從未被記載的單機迎戰32架敵機的壯烈空戰,宣稱單機迎敵的是某位李姓教官,他在日記留下「我的學生都戰死了,現在該我這個老師上去了。」
據考證,該畫面出自1940年7月31日的日本新聞,日軍長期轟炸重慶後,將範圍擴至成都。7月24日一架中國軍機從攝影記者座艙前衝過,青天白日國徽清晰可見;但並未提及:當天中方只有1架迎戰,中國空軍已無力迎戰。
即便蘇薩編造了抗敵神話,但八年血戰我方戰機及飛行員幾乎消耗殆盡,成就了血染山河的悲壯史詩,卻斑斑可考。以第4大隊為例,60%壯烈犧牲,自大隊長高志航以下殉職者包括第21中隊:李桂丹、譚文、王遠波、張明生、張效賢、劉樹藩、王愷。第22中隊:樂以琴、鄭少愚、馮汝和、李有幹、巴清正、梁添成、趙茂生、王怡。第23中隊:李克元、呂基淳、秦家柱、陳懷民、信守巽、孫金鑒、敖居賢、戴廣進、楊夢青。另以空官12期為例,1938年1月入伍297人,畢業95人,陣亡47人,飛行殉職20人,至2010年僅9人健在。
抗戰留名的眾多空軍烈士,如今早被淡忘,但空軍「八一四」精神得以傳承,全賴筧橋升旗台銘刻的決心:「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作者係前輔仁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習賢德
- pages: 10
- 標題: 中國空軍誓死衛國血染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