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兩會」定調經濟增長目標及改革方針|李沃牆

大陸「兩會」定調經濟增長目標及改革方針|李沃牆

中國大陸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走勢莫不受到全球關注;特別是在中共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及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年經濟成長的目標備受矚目。

2017044411

中國大陸自1979年起由計畫經濟轉型至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經濟,不但帶來經濟高度增長,而且在短短30年內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過去20年的平均成長率達9.3%,但自2011年後其經濟成長由高速轉為中速。2014年,中國因房地產市場下滑、內外需不振,GDP年增率下滑至7.4%,創下24年來最低增速而宣告進入新常態。2015年降為6.9%,去(2016)年經濟成長率僅達6.7%,創下26年來新低。顯然,中國大陸官方已逐漸接受經濟成長長期放緩的現實,咸認無大規模就業困難,GDP只是預測性而非約束性目標。

誠如中國大陸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所述,大陸經濟目前正面臨「三期疊加」的挑戰而導致經濟成長遲緩;第一為經濟增長換擋期,也就是經濟增長速度下行;第二期是結構調整的陣痛期;第三期則是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也有論者謂,大陸的經濟基本上是靠債務堆疊出的投資撐起來的。因為,大陸的企業違約率逐年上升,早已成為危及經濟成長的一大隱憂,一旦監管愈趨嚴格、信貸突然收緊,都會釀成極大風險。其他如地方債務居高不下、影子銀行問題有待化解,都是影響大陸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由於兩岸貿易依存度高,大陸的經濟成長表現、相關政策,均與台灣經濟及台商的營運息息相關。

增長預期目標逐年下滑

李克強在2014至2016年於全國兩會提出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GDP增長的預期目標分別為7.5%、7%、6.5~7%,但實際達成的成長率為7.4%、6.9%及6.7%(如圖1所示),亦即其經濟達標的困難度提升。那麼今(2017)年如何在經濟增長和風險管理間取得平衡,經濟目標要如何訂?

李克強在本年度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回穩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左右,主要汙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坦然言,這6.5%目標比起去年6.5~7%的目標區間,無疑是調降;顯示今年大陸內需市場增長力道會相對小一些,大幅下滑風險應不高。雖然,大陸官方早就宣稱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長非唯一目標,但對成長目標數字的在意程度應不言可喻。

經濟改革政策及可能影響

一、經濟改革面臨虛實之爭。中國大陸「互聯網+」已被列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阿里巴巴在去年的「雙11」光棍節,再次創下單日1,207億人民幣交易的歷史新紀錄,足可看出中國大陸虛擬經濟的盛況。但虛擬經濟一旦發展過快、過胖;必然擠壓實體經濟。有鑑於此,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振興實體經濟,引導資金脫虛向實,降低企業稅費負擔;要堅持以提高品質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積極推動「中國製造2025」;接著,政協主席俞正聲今年在政協會議開幕式上指出,今年經濟發展主要任務為:「強調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振興實體經濟實現轉型升級」。透露深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結構、去槓桿,仍是重中之重;但終究虛實經濟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仍有待考驗。

二、持續推進供給側效率。產能過剩對經濟成長影響亦難辭其咎。習近平所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今年重點是希望紮實有效去產能,如鋼鐵產能減少5,000萬噸及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再者是儘速處置10萬家的「殭屍企業」;此外,還要進一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而提升供給側改革的績效。

三、對中小企業減稅將惠及台商。稅費對企業而言是一大負擔,過高的稅將逼使企業往外出走。有感於此,在去年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減稅規模高達5,736億元(人民幣,以下同)後,今年減稅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如兩會期間,大陸財政部長肖捷宣示:「今年將取消或停徴35項涉企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對中小企業不僅減稅,還降費,直接減輕企業稅負估計達3,500億元。」若加上降低「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五種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總減稅將近5,500億元。其次,為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比率由50%,提高到75%,也就是說,在計算企業所得稅的時候,中小企業可以將更多的研發費用在稅前扣除。

台商企業家數已突破9萬家,至少有100萬人;對於個人所得稅和企業稅負,以及大陸加入共同申報準則(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 CRS)規範,清查海外帳戶等稅負問題影響甚大。今年2月15日,商務部及證監會等部門曾為台商舉行「經濟政策報告會」,說明大陸經濟政策,台商普遍反應企業和個人稅負過重,希望減輕稅負,並關注大陸是否會借由CRS清查台商海外帳戶等問題。

此外,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的黃奇帆也在兩會審議財政預算報告時建議,將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從45%降低至25%,也引發高度關注。不可否認,若確定減稅,台商自然會受益。

四、抑制房價泡沫,加強國企改革。曾名列為大陸首富的房地產大亨王健林表示,陸房地產泡沫化風險已相當高,不可不慎。一線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房價不知漲了幾倍。因此,權威人士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而今年兩會也特別宣示,要採取調控政策以抑制房地產泡沫,未來在房地產限購、限貸、稅收等在內的調控政策將實施差異化。

此外,大陸的國企改革已有相當時日,今年改革政策在進一步加大國企重組、瘦身健體,處置殭屍企業,有效防範道德風險。其中,需要強力整頓的產業包括鋼鐵、煤炭、重型裝備、火力發電等;另外,也要強化風險管制,將職工安置在最優先位置;為促進國企資本流動性,將投資營運公司的試點增加。國資委也希望國企在今年底完成公司制改制。各地方國企將力爭今明兩年完成改制工作,預料此舉將帶來國企上市潮,有利於資本市場的發展。

五、加強外貿質的提高,擴大開放「一帶一路」。受限於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大陸自2015年起外貿總值由高峰呈現衰退趨勢。有感於此,未來將鞏固貿易大國的地位,推動走向貿易強國的進程;外貿發展方式亦將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提高」。在政策推動上,要促進外貿繼續回穩向好、落實和完善進出口政策、推動優進優出等。但未來川普會對中國大陸採取何種貿易政策、中美是否發生貿易戰,不僅是大陸外貿政策一大考驗,對台灣外貿也有間接衝擊。

去年,大陸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說是「世界經濟引擎」亦不為過。「一帶一路」也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單是對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就達到了6.3兆元。李克強今年在兩會中特別強調:要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台商若能掌握「一帶一路」的契機,對於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助益相當大。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沃牆
  • pages: 38
  • 標題: 大陸「兩會」定調經濟增長目標及改革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