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略論中國抗日的意義│潘朝陽

從歷史略論中國抗日的意義│潘朝陽

中國古有海上仙山的神話,有徐福浮海東去日本的傳說,孔子亦欲乘桴浮於海,海外或就是日本;中國古代文化和地理觀的中日關係和諧融洽。到唐代中華文化傳播至日本,儒家和佛教帶給日本深厚的「教化」,日人來唐絡繹不絕,將中國文化、思想、禮制引回日本,形成其文明的樞紐成分和內容;更有中國和尚東渡,建立其佛教文明。中日和平融洽的「文化氣場」一直至宋代,兩民族皆無互相征戰侵略,而是王道的流行互通。

20220301584083476952

從豐臣秀吉到德川幕府

日本侵略中國始於明朝。其時,日本武士浪人多有海盜,侵略攻伐中國沿岸,此即「倭寇」,且對台灣有所覬覦、侵擾、暫留。其時侵華的「倭寇」,大體源自九州諸藩,而幕府將軍豐臣秀吉更以中央軍力對東亞擴張侵略,其目標是滅明而入主中國。他首先發動侵韓戰爭,且亦籌劃南下滅琉球占台灣。可是豐臣在朝鮮兵敗受挫,他於末期忽然死去,日本的侵略行動暫時中止,但此霸權之役開啟了日本侵華的先聲。

德川幕府共264年(1603-1867),是中國明末直至清末之時,國政閉關自守,但民間出海從商或為盜者不少,日人前往大陸未曾停頓,來往台灣亦甚頻繁。德川日本已經不是單一的「天皇—將軍—大名-藩主—武士—浪人—平民」的傳統穩定結構。它與中國一樣,已經被迫納入全球商貿資本主義的東亞體系中。在此新秩序裡,日本視中國逐漸不再是那種「中國—四夷」的「傳統東方天下觀」,而是平視的國與國關係。在此新格局下,日本的政客學者開始留意並重視中國的資源、土地,他們意圖翻轉東亞典範,要將日本轉為「中國」,成為東亞政治文明的「中心」;而想把中國轉換為「邊陲」。

在此意識形態下,中國的台灣被視為日本航海「南進」的中繼站、出發港;德川時代日本人的心思和行動存在著對中國的覬覦和野心。「倭寇」侵擾是明代中葉後中國沿海的外敵大患,也是台灣不時存在的外來侵擾之源之一。中國入清,前期國勢強盛,沿海已無倭寇之患,唯日本的海商航海頻繁,除了對華經貿之外,對台灣亦甚好奇,嘗接觸且出入台灣。

總之,德川時代的日本藩主、武士、商賈之泛海是其大勢所趨,因而對中國有所來往亦有其進取土地、資源的野心。到德川中末期,西力早已入侵中國,清廷已國勢大衰,日本儒者甚至宣揚「日本才是中國」,清朝已無資格為「中國聖土」,已是落後的「夷狄」,此種地緣軸心倒轉的意識形態,就是明治開始的現代化日本全盤侵華的思想方針。

明治維新後展開滅華戰略

日本明治維新後有計畫地展開滅華戰略,明治7年(清同治13年,1874),日本發動首次侵華戰爭,即「牡丹社事件」,中國的對日抗戰宜從這年起算。光緒5年(1879),日本滅琉球王國。光緒20年(1894),日本發動「甲午之役」,北洋艦隊全沒,中國大敗,朝鮮國被滅。光緒21年(1895),「乙未割台」,日本據台高壓殘暴統治,直至1945年,長達51年,台灣人民武裝和文化抗日無日無之,可以說,中國之長期抗日,台灣人民首開其役、最早捐軀,其應載於「春秋史冊」而永為範型。

20220301584083476953

中國人民抗日長達70

在大陸,中國人民對抗日本侵華之首役是1931年爆發的「九一八事變」,此事件是日軍侵占東北並及於熱河,且於東北扶植清遜帝成立「滿州國」,從此,強大日軍遂急遽地往華北全面入侵,中國人民起來抗拒,多有犧牲,因此,中國的現代抗日,應從「九一八事件」起算。而到1937年7月7日爆發的中國抗日大戰,就是日本帝國主義遠從明清起始的侵華殖民戰役的最高峰,也是中國人民集聚全民族意志和力量奮勇抗日的最高峰。從1874年的「牡丹社之役」,到1945年的「全面抗戰勝利」,中國人民持續的、艱苦卓絕的抗日奮鬥長達70年。

中國人民抗日鬥爭如是之久,且是兩岸中國人團結一致救亡圖存的聖戰。七七抗戰,許多台灣人回大陸參與抗日戰爭,在台灣也未曾停止抗日。中國全民抗戰勝利,台灣才能光復,重返華夏懷抱。然而1949年兩岸分隔,冷戰體系建立,台灣又被帝國主義宰制,中國依然斷裂,中國人民對抗侵華霸權的鬥爭必須繼續堅持,台灣仍待真正光復。中國古有垂訓:「憂患存國祚,安樂必亡國」。在東亞,日本必常懷霸道外侵之心,中國人切不可輕易遺忘。

(作者係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潘朝陽
  • pages: 72
  • 標題: 從歷史略論中國抗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