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鴻一瞥北朝鮮|劉碧蓉
北朝鮮是個令人感到神祕、陌生的國度,去過的人很少,也不容易進去,更引人好奇。作者親身踏在平壤等地的土地上,為我們帶來第一手的實境描寫。
11月4至9日,有幸參加「朝鮮台灣歷史文化學術訪問團」有機會走訪了一趟北朝鮮。在機場安全檢查這一關,就見識到什麼是北朝鮮。領隊雖事前已告知要將身上的電子產品(相機、手機等)、書籍及所帶的現金誠實填報,但我們還是遭到檢查,幸好此行是以學術訪問的名義進入,所帶的數本日本研究書籍只被登記,沒遇到其他刁難,其他團員亦是如此,但已在機場滯留1個多鐘頭了。
機場內軍警多於旅客,領隊說北朝鮮只有俄國、中國〈瀋陽、北京,每周3航班〉有定期航班往返平壤。此外,每天各有一班從丹東開往平壤載貨及載客的火車,其他國家只能靠轉機進出北朝鮮。一行人走出機場,天已昏暗,路上一片漆黑,沒看見路燈亮,北朝鮮沒有夜生活嗎?
殖民議題的座談會
與金日成綜合大學、朝鮮社科院的教授見面座談,是此行的目的。雖然邀請函來自金日成綜合大學,但我們只能到該校電子圖書館參觀而已。這裡是北朝鮮最大的大學,學生約有2萬多人,接待人員說,金日成還曾在政治經濟系唸過書。我們和朝鮮社科院的李研究員、歷史系黃所長、近代史研究所的李主任、韓研究員及國際學術交流的金主任等6人進行座談,可是地點卻安排在我們住宿的飯店(SOSAN HOTEL)。
我方由台北教育大學楊孟哲教授講述在日據時代下,台灣原住民、漢人及朝鮮人民如何遭受日本的殖民、愚民壓迫的情形。南天出版社社長魏德文從古地圖談朝鮮與日本交界的海峽,現稱為「日本海」,但四百年前的地圖卻是「朝鮮海」,期望北朝鮮政府能正名恢復。他們兩位的報告,讓在座朝鮮社科院的學者明瞭,台灣與北朝鮮一樣,曾遭受日本殖民統治的痛苦傷痕。
太陽宮與萬景台
錦繡山太陽宮是安放兩位領導人金日成主席(1912-1994)和金正日同志(1941-2011)之地(有如慈湖),地陪再三叮嚀衣著要正式,以素色為主。我們到時,已有諸多人群等著進場,一眼望去男性以黑色為主,女性以傳統色彩鮮艷的朝鮮服居多。進入內部,鴉雀無聲,所到之處潔淨無比,大夥兒隨著電梯慢速地推進。500公尺的路徑約走了5分鐘,其目的就是要我們觀看走道的牆上,依年代掛著兩位領袖的親民愛民照片。我們先後進入兩位領導人平躺、透明可見大體的玻璃棺木前,行禮致意,也到處掛滿勳章,以及和各國簽署交流文件的展示場,還有他們巡視各地的座車及作為辦公的火車。太陽宮不能照相,無法拍下內部景像。
我們接著轉到萬景台金日成故居參訪,裡面擺放著金家當年用過的簡樸農具如水缸、織布機等遺物。這座故居及周邊園景乾淨整潔,金日成四代先祖及他的童年都在此茅屋度過。至1925年金日成才離開家鄉,參加中國共產黨與對日抗戰。地陪又叮嚀不可觸摸水缸,不可站在石階上。這幾天不可對軍警拍攝、不可脫隊、不可與朝鮮人搭訕、不可問東問西等一直掛在地陪的嘴上。
人民大學習堂與少年宮
人民大學習堂又稱人民圖書館,1982年開館,內有閱覽室、綜合講堂、音樂欣賞室等,藏有三千多萬冊圖書,外文約占60%。進門後不久,看到一整排電腦,站著七、八位民眾正在查詢資料。隨著接待員的帶領進到教室參觀,這間教室約有50個座位,裡面坐了8成的民眾正在學習英語課程。所有教室的基本配備是前面必須懸掛兩位領導的肖像;最後來到頂樓,這裡往下望可看到金日成廣場,以及大同江、主體思想塔。
地陪告訴我們每天約有5千人來此學習。北朝鮮採12年義務教育,高中畢業後,有三條路可以選擇,一是進大學繼續專研高等學問,但人數不多;二是進入軍隊,當軍人或員警;第三是就業從事各行各業。只要所屬服務單位有所需求,就可申請來此學習。這裡的學生只上半天課,剩下來的時間做什麼呢?來到少年宮,答案立即分曉。
平壤學生少年宮,是學生課外學習技藝之所。學生可依自己的性向、特長來此學技藝。我們參觀了吉他、手風琴、書法、鋼琴、古箏、素描、唱歌及刺繡等教室,同樣的,每間教室均懸掛兩位領袖的肖像,學生人數則依技藝種類,數位到十幾位不等。
板門店氣氛嚴肅
板門店位於開城市東南方8公里處,這裡離平壤、首爾都不算遠,以出產人蔘聞名。從平壤到開城要2.5小時的車程,馬路雖鋪有柏油路,但車子坐起來卻搖晃不定,沿途村莊市集不多,窗外田野一片枯黃。
1950年6月,朝鮮半島發生韓戰,雙方於1953年7月27日,在以北緯38度為界的板門店簽署停戰協定,並將雙方實際控制的南北2公里設立為非軍事區。在這非軍事區內有停戰談判會場,以及停戰協定簽署處,內部擺飾著當年談判及簽署協定時用過的桌椅和文件,供人拍照。
難得的是,我們登上一棟2樓建築往前方望去,雙方各相隔有一條2個車道寬的馬路、以及30公尺寬6棟平房的停戰委員會會議室為緩衝區,以及可讓遊客眺望對方的一棟建築。在周邊有一塊金日成1994年7月7日親筆署名的碑(9.4米×7.7米)立於此,其用意是要告訴北朝鮮人民,偉大的金日成主席以82歲的高齡,在逝世的前一天,還為國內經濟蕭條、被國外禁核問題擔憂。
到處可見造神標語
地陪帶我們搭乘地鐵,每個地鐵站的出入口離月台約有100米左右深。地面乾淨無比,最特殊的是手扶梯兩旁,並沒有色彩鮮豔的廣告,月台中間是讀報區,舉目張望四周,還是以這兩位領導的親民愛民照片居多。我們只搭復興至光榮一站,車廂與各國並無兩樣,只是少了廣告海報,多了兩位領袖的肖像。
平壤的出租車、私家車很少,一般人搭乘的交通工具,除地鐵外,尚有電車及公車,每搭一趟只要朝鮮幣5元。地陪告訴我們,北朝鮮受教育、看病是免費的,工作由政府分發,結婚後還會分配到房子。平壤有很多高樓住宅,專門提供給對國家有貢獻者住,如運動員、軍警、科學家、大學教授、專業人員等。有陽台的地方就是百姓的住家,一樓作為商店,人民憑票購買日常用品,除了糧票外,政府還會發生活費。
一趟北朝鮮行,雖僅4天,而且僅在平壤和開城,實無法瞭解北朝鮮的全貌,但可以感受到他們極想贏得觀光客的好印象。我們此行吃住都稱得上五星級,但北朝鮮人民顯然需要外來的協助,如天黑後,外面一片漆黑,過了10點,熱水逐漸減少;飛機場行李轉盤上充滿了輪胎、米包、裝日用品的紙箱等。其次,造神標語充斥各地,舉目所望皆是兩位領導人的肖像、銅像、雕像、親民照片等。
不過,北朝鮮人非常痛恨日本,恨民謠阿里郎被禁唱,恨當慰安婦、恨被迫改與日本一樣時間等等。北朝鮮要自立自強,處處懸掛金正恩主席200天完成戰鬥的標語;改掉傳統使用的漢字,滿街都是看不懂的朝鮮文;當地人不喜歡與外國人結婚,擔心混淆了朝鮮血統,朝鮮統一則經常掛在嘴上。
(本文作者係國父紀念館副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劉碧蓉
- pages: 64
- 標題: 驚鴻一瞥北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