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美國「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水秉和

論美國「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水秉和

拜登去年提出「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rule-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口號。他的團隊經常指控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說這幾個國家有不符合「以規則為基礎」的行為。但世界上好像沒有人能清楚說明這些規則到底是什麼。它肯定不是指《聯合國憲章》,因為美國多次未經安理會決議就對一些小國採取了暴力行動。它也不是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因為美國從未簽署該公約。它也不可能是貿易法,因為美國利用美元霸權,肆意違法制裁跟它利益相左的國家。看來這個規則好像是美國說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我們不能因拜登一天到晚把民主、自由、人權等美好的詞彙掛在嘴邊,就以為這些即是他所謂的規則。規則只能從實際行為中彰顯,所以我們只能從拜登,或美國的行為去發現,到底他說的是什麼規則。根據筆者觀察,拜登所說的「規則」其實不是一套規則,而是四套規則。美國是看哪一套對它有利的時候,就選擇使用哪一套規則。以下是筆者的觀察所得,供讀者參考。

美國一手建立的國際秩序

第一套規則是二戰後美國建立的國際秩序,其中包括聯合國(大會、安理會、國際法庭、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教科文組織、人權理事會、環境規劃署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一系列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制定的公約和法律規定。

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它們的文書具有普遍合法性,其中包括許多全體人類追求的共同目標,屬於理想範疇,尚待實現。由於美國是二戰後唯一的超強,所以這整套規則是向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的意識形態和利益傾斜的。別的不說,它不但樹立了自由主義為世界的主導思想,排斥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並且建立了美元在國際金融領域中難以撼動的地位。

以北約為基礎的規則

由於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出現,這一套規則很早就不夠用了,所以美國就偏離了這套規則,不時採取此地指出的第二套規則,那就是以北約為基礎的規則。其實,在美國參與或發動的戰爭中,只有韓戰獲得安理會的批准,其後美國在越南、阿富汗及中東的一系列戰爭,都沒有得到安理會的授權,只得到北約和其部分盟友的支援,所以,嚴格說來,它發動的這些戰爭都是違法的。或許有人會說,沒有獲得安理會批准,那是因為前蘇聯(俄羅斯)或中國行使了否決權。這是事實,但是,毫無疑問,美國經常違反它自己主導建立的第一套規則。

美國依靠北大西洋公約(NATO,簡稱北約)或其他盟國引用第二套規則向許多小國施暴,這就使世界秩序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聯合國建立之初,它的構想是追求全體人類和平相處,維護全世界的和平與安全。第二套規則是冷戰架構,是美國爭取地緣政治利益的架構,兩者有天壤之別。這對人類歷史走向產生了根本變化。也就是說,所謂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老早已經變質了。

當然,我們承認,在地緣政治以外的諸多領域,如人道主義援助、世界衛生、環境、氣候變化等問題,美國仍然肯遵守聯合國體制內制定的規則,或按照體制內的程序來處理問題。在金融領域,由於美國在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都擁有否決權,所以它沒有必要偏離這兩個機構,去尋求體制外的解決辦法。反而是,當第三世界國家經濟出現問題,需要向這兩個機構要求援助時,它們必須滿足許多與經濟無關的政治條件,而美西方國家的跨國企業從中可以獲取龐大的利益,使得第三世界國家感到,它們不能繼續生存在這種金融體制的安排中。

正是為了避免受到美國在金融領域的制裁,中、俄與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正在這兩大金融體制以外尋求出路。中國在2013年發起了「一帶一路」倡議,並建立了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和新開發銀行(NDB,簡稱新開行,俗稱金磚銀行,是由金磚國家共同倡議建立的國際性金融機構)。亞洲、非洲、拉美各個區域也紛紛創立區域性金融機構。在中、俄兩國的牽頭下,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組織也應運而生,其目的無他,就是要另立中央,走出美國單極化的世界秩序,包括去美元化。從這個角度來看,不遵守美國制定的「規則」,是被美國逼出來的,不但必要,並且是正義的。

為了制止中、俄和地球南方國家另立中央,美國還弄出了另外兩套規則,一套我們姑且稱之為汽車大賽規則,另一套可稱之為自行車隊的比賽規則。

汽車大賽規則

通常我們在公路上駕車,如果有其他車子的速度比我們快,我們就會換到慢車道,讓他超越,可是賽車時就恰好相反。在美國一年一度舉行的各種賽車活動中,搶到領先地位的人會左右搖擺換道,設法阻止被人超越。但是,我們從賽車實況看到,只要他的車速不夠快,總有參賽者能夠找到空隙超越過去。

在國際關係中,美國也採用了這套賽車規則,使用各種手段,如制裁、封鎖市場、拒售等,阻擋他國超越它。美國打壓中國的晶片發展,特別是拿出吃奶的力量壓制華為,最能夠說明這一點。

自行車隊的比賽規則

自行車隊的競賽在歐洲非常流行,通常每一隊有9名選手,其中一名被指定擔任最後衝刺任務,也就是該隊的明星騎手。在比賽的過程中,其他隊友會輪流騎在這位明星騎手的前面,替他擋風,節省他的力氣,以幫助他做最後衝刺,為整隊奪取冠軍。這就是美國使用的第四套規則。俄烏戰爭是最好的例子。烏克蘭是美國指定的第一個擋風隊友,其他北約成員是接力擋風的隊員。美國的目的是,讓這些擋風隊友削弱俄羅斯的力量,使它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拜登沒有想到的是,普丁雖然是單槍匹馬應戰,隨後找到了兩位隊友伊朗和朝鮮,並且得到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消極支援後,居然把烏克蘭擠到溝裡去了,北約的其他擋風隊友看來也有點力不從心的樣子。

在亞洲,為了跟中國競爭,美國正在組建另一支替它擋風的隊伍。最近,日本首相岸田受到拜登的高規格接待,除了國宴外,還邀請他像澤連斯基一樣,到國會山莊發表演說。岸田興奮到不行,在演講中向美國熱情表忠,到了肉麻的程度。隨後,菲律賓小馬可仕也興沖沖地趕到華府,商討如何聯合對付中國。

經過幾年的努力,美國已把日本、韓國、菲律賓,台灣排列定當,一旦有事,它就會讓這幾位隊友先上場替它擋風。在這些隊友削弱了中國的實力後,養足精力的美國就可以好整以暇,做最後衝刺,一舉擊敗中國。目前我們還看不出,拜登到底會選擇其中哪一國充當第一位擋風騎手,韓國、菲律賓和台灣都有可能。日本的實力雄厚,很可能會在最後的階段上場。

因此,拜登一天到晚把民主掛在嘴邊,好像他的規則就是民主,其實他是在四套規則中游走。從他的歐洲和亞洲各個隊友的表現來判斷,他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我們也看到了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作為明星騎手,到11月大選之後,他可能沒有等到最後衝刺的時候就被迫離隊了。

(作者係旅美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水秉和
  • pages: 54
  • 標題: 論美國「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