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水里的「三寶」│古蒙仁
發電廠、木材與窯廠是老水里的「三寶」,各有各的發展歷史,值得紀錄。
水力發電廠的設立
濁水溪流貫台灣中部,上游流經中央山脈,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林立,坡度陡峭,加上雨量充沛,水力資源比大甲溪更為豐富,蘊藏量位居全台之首。日人據台之初,即在水里沿岸規劃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1918年開始興建電廠,陸續完成濁水、萬大(含霧社) 、大觀(含一廠及二廠) 、明潭、水里及鉅工等8座發電廠。占水力發電量的65%,裝置容量幾占全台電力系統總量的一成,是台電最主要的尖峰電源,其重要性不言可喻。除慣常水力發電之外,還有抽蓄式水力,且其發電量還遠高於慣常水力,這是大甲溪流域發電廠不及之處,也是它最大的特色;其中的大觀二廠及明潭電廠允為抽蓄式電廠的代表。
大觀一廠原名日月潭第一發電廠,是濁水溪流域電廠中最早興建的,為了將濁水溪的溪水引進日月潭,特別在濁水溪中上游的武界築水庫與水壩,利用馬蹄型的重力隧道及壓力鋼管來引水。引水隧道全長15公里,穿越水社大山,在文武廟附近注入日月潭。
日月潭原為一封閉性的天然湖泊,因引入濁水溪的溪水而有了源頭活水。台電另在頭社溪與水社溪築堰圍堵,抬高日月潭的水位,經常保持滿水位,盈盈的潭水映照著翠綠的山巒,使得潭上的風光更為明媚動人,長久以來一直是台灣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
大觀一廠建廠期間,由於工地遼闊,交通不便,施工器材運輸極為困難,台電便在二水至車埕之間修築鐵路,以利人員及器材出入,這便是現今集集線鐵路的由來。歷經90年的歲月,至今在地方的交通上仍扮演重要角色。
大觀二廠原名明湖抽蓄水力電廠,是台灣第一座抽蓄式水力電廠。以日月潭為上池,另在大觀一廠上游的峽谷築一水壩,形成下池水庫,利用兩池間的落差及日月潭的流量發電。由於電力系統產生的電力無法貯存,只能利用抽蓄的方式,將電能轉化成水的位能加以貯存,這就是抽蓄發電的原理,有別於慣常水力發電。簡單的說,就是利用離峰時間所剩餘的電力,把下池的水抽回到上池。等到白天用電尖峰時間,再把上池的水放流到下池來發電,有效地將水資源反覆循環利用。
大觀二廠於1985年竣工運轉,裝置容量為大觀一廠的10倍;年發電量為一廠的3.5倍,可看出抽蓄電廠的經濟效益,明顯超過慣常水力電廠。
從大觀二廠以下,短短的水里溪畔麕集了明湖、明潭二座水庫,以及大觀一廠、明潭抽蓄發電廠、水里及鉅工四座電廠,因此水里可說是台灣水利發電廠最密集的地方。而水里溪在水里西北方匯入濁水溪後,河床大為開闊,已是一條浩浩蕩蕩的大河。
木材業的興起與沒落
水里舊名水裡坑,原是窮鄉僻壤之地,集集鐵路通車之後,因位居鐵路要津,一躍而為交通運輸的樞紐。由於交通順暢,商品交易頻仍,逐漸取代了集集的風光,而在1950年自集集鎮分出獨立為水里鄉。
1950至1970年間,是水里外銷木材的黃金時代。主要是台灣光復後採取開放的林業政策,林木的砍伐和販賣,不再受限於少數特定的木材商。水裡坑位於中央山脈的入口,占地利之便,湧進了大批以林業為生的人口,從林場的小工、技術工、技術人員、貨車司機到木材行的老板,全部因大量需求而群居於此,造就了水里木材業長達20年的黃金時代。
當時水里與木業相關的店家,包括木材行、家具行及製材工廠,有近百家之多,載運木材的大卡車有200多輛。各種生意人川流不息,市面十分繁榮,光是旅社與酒家茶室就30多家,料理店及餐廳門庭若市,座無虛席,熱鬧程度不下於台北,因而又有「小台北」之稱。
1975到1983年間,水里鄉的人口還有34,000多人,大觀二廠也在興建中,工人雲集,市面尚稱繁榮。可是經過20多年的砍伐,巒大林場幾乎已被砍伐殆盡,外銷也競爭不過菲律賓和南美洲國家,到了1983年便開始沒落。原有的100多家木材行關的關,倒的倒,只剩下六、七家勉強撐個門面。人去樓空,原本繁華的市街已面目全非。近年來因大環境不佳,小街上的生意更難做,連最基本的飲食小吃業都門可羅雀。
車埕是集集支線的終點,也是振昌木業公司的所在地。該公司為林業巨子孫海所創辦,不僅是水里地區規模最大的木材製造商,也是全台木業生產的重鎮,全盛時期有近千名員工,整個車埕聚落幾乎成了員工的宿舍。
1958年,孫海標得丹大林區的伐木權,便投入巨資,在車埕成立振昌公司,開築丹大林道。林道完成之後,木材即運到車埕的製材廠,生產建築及傢俱用材,部分原木則直接出口,規模日益壯大,也帶動了地方的繁榮。但他1979年過世後,水里的木材業便逐漸沒落,振昌公司也跟著走下坡。1986年由於環保意識抬頭,政府的林業政策大幅改變,2,000公尺以上的林區一律禁止砍伐,在缺乏原料的情況下,振昌公司被迫停工,偌大的廠房全都閒置廢棄,不到幾年已形同一片廢墟。
孫海的後代為順應環保的時代趨勢,積極響應綠色能源,乃在丹大林區廣為造林。1990年間政府與民間大力推動社區營造,他們認為是車埕恢復往日榮景的契機,乃結合社區的力量積極參與,1990年將原有的鋸木廠、貯木水池及倉庫全部重新裝修改建,成立木業展示館,於2008年6月開放供民眾參觀、使用。並利用原有的貯木水池營造庭園山水美景,遍植花卉林木。
在第二代的悉心經營規劃下,原本荒廢破損的廠房和宿舍區,已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典雅清幽的林業園區。還有一座倉庫改建的餐廳,可供遊客用餐、喝咖啡,欣賞窗外的庭園美景。每逢星期假日總會吸引許多遊客來此遊憩,體會當年製材鋸木的情景,還可在DIY木具工場實地操作,體驗木工製作的樂趣。
水里蛇窯與集集添興窯
濁水溪上游沖積下來的粘土,流到中游的水里、集集一帶沈積在兩岸,堆積成厚重的陶土礦層,由於地質結構特殊,土質純淨,是製陶的上好材料。因此自古以來製陶業即十分發達,傳承至今,水里蛇窯與集集的添興窯仍享有盛名,並成功地轉型為休閒文化園區。
蛇窯在清代隨著移民進入台灣,它的特色是依山建築,窯身頭低尾高,呈長條圓管形,看起來確實像一尾長蛇。水里蛇窯位在崁頂村,文物館分為兩樓,一樓部分是由老蛇窯原址改建而成,全長105公尺,依15度沿斜坡建築,兩側有投薪孔,以木材為主要燃料。柴燒窯的特色是柴灰落在坏體上時,會產生豐富的色彩變化和樸拙的質感,是現代窯無法取代的。
「水里蛇窯」是1927年時由林江松所創立,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柴燒窯。初名「協興製磁工場」,原本只是家庭式的小工場,後來聘請了福州的師傅來指導,以土條盤築法製成大缸後,由於實用美觀,產品供不應求,產品種類也不斷增加,尤以民生器皿為大宗,規模逐日擴大,成為當時水里最著名的窯場。
1993年間,林江松孫子林國隆返鄉接掌家業時,傳統的窯場已淪為夕陽工業,為了求生存,他改變了經營型態,開始從事地方產業的教育推廣工作,從社區營造的理念出發,重新打造了「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經過15年的辛苦經營,終於打響了「水里蛇窯」的品牌,如今已成了水里重要的觀光景點,不僅使蛇窯重現生機,也為其他的傳統產業開創了新的局面。
「添興窯陶藝村」位於集集鎮田寮里舊中潭公路,即現在著名的綠色隧道旁。1955年由第一代窯主林陳梅女士所創,原名「添興磁器工廠」初期只設一座蛇窯,專門產製實用的粗陶器皿及琉璃瓦。當時一般窯場仍以人力或獸力處理陶土,添興窯為改善陶土的品質,不惜斥鉅資購置大型練土機,品質因而大幅提昇,廣受民眾喜愛。
1979年時由第三代林清河接掌家業,開始採用電窯、瓦斯窯,並增設其他現代化的機器設備,以符合現代化的需求。其後因玻璃與塑膠製品氾濫,粗陶漸失競爭力,乃在1983年時停產粗陶,轉而開發較有品味的陶藝品,積極建立窯場特色,首創親手玩陶,開始推廣生活陶藝品
1989年因應陶瓷生態轉變,設立「陶藝教室」,正式將玩陶體驗納入營業項目,率先轉型為以「陶藝文化結合觀光」的多元化經營。此舉果然奏效,引起遊客熱烈的迴響,來「添興窯」玩陶的民眾越來越多。每逢星期假日,綠色隧道旁的窯場總是擠滿了玩陶及賞陶的遊客。二座蛇窯相互輝映,為傳統窯場增添了光輝,也為濁水溪畔增添了一份人文氣息。
(作者係作家)
附加資訊
- 作者: 古蒙仁
- pages: 82
- 標題: 老水里的「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