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制台灣方案vs.台灣兩制方案│杜震華

兩制台灣方案vs.台灣兩制方案│杜震華

2019年初,習近平主席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倡議;希望針對「一國兩制」,能由台灣方面或各有關方面,站在台灣的角度,提出統一方案,作為兩岸共同探討、規劃和平統一的基礎。

在台執政的民主進步黨,追求的是「台灣獨立」,自不可能呼應習主席的重大宣示,但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中國國民黨、親民黨及新黨,迄今為止,也都未對此做出積極回應,顯得相當奇特。

國民黨不回應,可能是基於選舉考量,怕得罪台灣希望「維持現狀」的多數選民。親民黨近年來對兩岸事務不太發言可以理解,但長期主張兩岸統一的新黨,對此事也未見積極回應則令人費解;當然,該二黨均只剩一位縣市級議員,故也無人在意其是否有所回應。新成立的台灣民眾黨,自認代表台灣的第三勢力,但在兩岸事務上,除以「兩岸一家親」口號標明立場外,也幾乎都保持緘默,令人感到遺憾。

方案必須有足夠吸引力

兩岸之間的發展態勢,顯然是大陸的優勢越來越強,台灣的競爭力目前雖然不錯,但面對更快速發展的對岸,其實相對上是越來越弱。若不在此刻探討兩岸和統方案,未來台灣的籌碼將越來越少。即使台灣目前似乎有美國可以依賴,但美國相對於中國的實力也會變弱,特別是在美國軍力較難發揮的東亞地區,兩岸問題拖延下去,只會對台灣不利。特別是台灣目前還有台積電和強大的半導體產業,可以作為兩岸談判協商的重要籌碼,但其優勢能保持多久,難以預料。只是,五年過去了,台灣各方都沒有把握這個難得、有利的機會。

其實在習主席發表「兩岸台灣方案」倡議後,有不少專家學者提出種種議論,《中國評論》月刊就先後發表了多篇專家文章,並在2023年集結成冊─《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初論》,凝聚了諸多兩岸問題專家的高見。然而,該書各種觀點無法彙整成一套可行的方案,供兩岸參考以決定是否能接受,或據以進入談判協商。

在台灣綠營暗謀獨立,以及國際間各種勢力和事件的影響下,兩岸關係持續惡化,這對兩岸而言都不是好的發展,因西方勢力最樂見兩岸兵戎相見,讓台灣變成「亞洲的烏克蘭」,扮演攔阻中國偉大復興的力量,為西方充當鬥垮或拖累中國復興的馬前卒。

對中國大陸而言,和平統一還是最佳的兩岸解方。但台灣長期實施西方式民主,要和平統一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讓大多數台灣人民選擇統一,而非獨立或保持現狀。台灣人民既然由過去支持獨立是少數、統一是多數,演變到當前維持現狀是多數、其次是獨立、最少是統一,當然也可以再度改變,讓支持統一成為多數,甚至逼迫政府展開統一的談判協商。只是,統一方案必須要對台灣民眾有足夠的吸引力。

怎樣的方案才具吸引力?

如今,期待台灣有關方面提出「兩制台灣方案」已經落空,只能由北京單方面提出具有吸引力的「台灣兩制方案」,讓台灣民眾看到之後樂於接受,甚至期待該方案的落實。

怎樣的方案才能有這樣的吸引力呢?當然是一個可以提供台灣民眾想要擁有的東西,而台灣也必須提供對北京而言是相當重要,但對台灣民眾而言卻是可有可無,甚至是一種負擔的東西。這樣的一個方案對台灣人民而言,其效益將遠大於成本,就會產生「划算」或「值得」的感受或效果,讓多數台灣民眾轉而支持統一。

然而,在兩岸之間,台灣民眾要什麼?第一是要維持超過半個世紀,已相當習慣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台灣民眾相當自豪(但大陸方面不一定認同)的「自由、民主」,以及目前受到大陸圍堵,無法在國際場域代表台灣地區參與的各種活動空間。若統一方案可以維持台灣人民目前的生活方式,並提供台灣相當的國際活動參與空間,而且是以較中性的台灣名義(例如「中華台灣」),既可獲得台灣人民對國際有所貢獻的滿足感,又不涉及獨立,且足以超越香港地位的話,台灣多數民眾當然會樂於接受而加以支持。

而台灣民眾可以割捨,而大陸會如獲至寶的是台灣的戰略地位,也就是國防軍事。將國防軍事事務交給北京處理,當成兩岸統一為一個國家的象徵,可以大大強化中國大陸的地緣政治和軍事地位,且減少台灣的公共支出,讓政府預算用在其他重要的建設或福利支出,當然是好事一件。

應努力爭取台灣人民信任

香港發生「反送中」事件後,台灣綠營大肆炒作宣說北京不可能維持承諾,所有的兩岸協議都不能信賴,「兩制台灣方案」變成協議後,也會被北京單方面毀約,絕不可掉入其陷阱。這就要看北京如何設計或作為,讓台灣人民認為兩岸協議是可以信任的。

對此,筆者的建議是,大陸可以在經貿領域採取一些對台灣有利的作為,讓台灣人民相信北京是有誠意的,未來的協議是可以信任的。例如,對台灣相當重要的經貿組織-RCEP和CPTPP,大陸應支持台灣加入(在這些協定中,若兩岸都是成員,其實會產生互惠效果);對台灣綠營杯葛、已簽署但無法生效的兩岸ECFA「服務貿易協議」,可以宣布加上一條(台灣角度)的「經濟安全條款」:「大陸自願限制透過本協議來台灣工作的人數上限為5萬人」,這可破解綠營過去宣說大陸人將會來台搶奪400萬人的工作,以紓緩台灣民眾的疑慮。未來若有需要改變,可在兩岸建立互信後,透過協商調高上限。

此外,還可在不造成「兩個中國」的前提下,檢討國際機構的活動,放寬對台灣參與的限制,甚至協助台灣參與某些活動,讓台灣人民感受到對岸視台灣人為「自己人」,轉而支持統一。

總之,目前來看,「兩制台灣方案」似乎已窒礙難行,北京主動提出能吸引台灣人民的「台灣兩制方案」,可能才是最佳解方。

(作者係華梵大學特聘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杜震華
  • pages: 24
  • 標題: 兩制台灣方案vs.台灣兩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