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黨新總裁能引領日本前進?│李中邦

自民黨新總裁能引領日本前進?│李中邦

日本自民黨僅四年多就第三度換總裁,同時連動到首相、閣員更迭,幾十年來亮麗登場、黯然下台的比比皆是,而此次角逐總裁者特別多,派閥作用退居幕後,是否就能淬鍊、篩選出清新脫俗的領導人,引起高度關注。

這次自民黨總裁的選舉非常特殊,迥異以往,而從其制度與過程,實不難窺知當中的競爭門道和侷限框架。

黨內競爭熱,民間冷清

為了防止議員隨意參選,自民黨從1972年開始採用「推薦人制度」,參選者必須獲同黨20位國會議員推薦,推薦者不能同時推薦兩位參選人,其名單須提交選舉管理委員會公開。對推薦人來說,一旦所推薦參選人順利當選,或許可在內閣人事上獲得「青睞」;相反的,如所推薦者落敗,推薦人也很可能會受到「冷淡待遇」,所以,不單是參選人,對推薦議員自身的官運也是個大賭注。

2008、2012年分別有5位候選人是過去參選最多紀錄,而這次更是破紀錄的9位:高市早苗、小林鷹之、林芳正、小泉進次郎、上川陽子、加藤勝信、河野太郎、石破茂、茂木敏充。因岸田宣布不競選連任,內閣閣員及黨內核心幹部沒有了挑戰現任首相、總裁的「義理」顧忌,很多閣員及黨幹部都跳出來角逐。第一輪投票共734票,其中367張是參、眾議員票,另外367張是黨員、黨友(屬守護自由社會國民會議,為建言、支援自民黨的政治團體,非黨員亦可參加)依候選人得票比例分配的地方票;如首輪無人單獨獲得過半數,票數領先的前兩位進行最終決選,國會議員仍是一人一票,地方票則大幅縮水成47個都道府縣黨支部聯合會各一票。因此首輪地方票是關鍵,二輪議員票份量較重。

9位候選人,每位綁定20位議員就耗掉180票,剩下554票再由9人各憑本事瓜分,又沒有過去派閥明顯的集中支持,於是變數大,暗潮洶湧。但日本社會選舉氣氛很冷清,絲毫沒有像台灣、美國大選猶如全民運動般的激情。因為非自民黨黨員的一般日本國民不用投票,也左右不了選情。這根本是自民黨總部永田町(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家務事,只有日本媒體政治版在炒作,以及海外包括台灣媒體的關注。

9月上旬,前外相田中真紀子(前日相田中角榮長女)在電視節目上語驚四座說,這次候選人大都不適合擔任總裁和首相;只有林芳正聰明、有經驗、教養好,但他在自民黨內被排擠。田中的話率直中肯,可惜她早已離開自民黨,她的話未起任何作用。而林芳正也屢屢訴說自己是「知中」、非「媚中」,主張站在國家利益上改善、發展與中國的關係,但他依然是媒體評價的後段班。

日鐵收購美鋼掀兩國尷尬

9月12日政見發表會,諸多議題都各有想法,但就日美同盟關係,9人異口同聲「絕對要強化」。小泉一句自己訪問過台灣,從未去過中國大陸,台灣綠媒窩心,立刻秀出他跟李登輝的合照。

不過,近來日美間出現麻煩,起因是「日本製鐵」(下稱日鐵)去年12月宣布,以約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下稱美鐵)。拜登、賀錦麗和川普都反對該項收購。「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日前審查亦表示,「無法克服國家安全上的憂慮」,建議不批准此收購。日方焦急,國安這理由之前是美國打壓中國企業的「專利」,這回怎麼會首次用在日企上了?

日方自認為日鐵的尖端技術和靈活資金,可提升設備老舊的美鋼國際競爭力,強化美國的生產基礎,充實普及電動車所需的鋼鐵;而且日本是美國最重要的盟國,如果美方阻止日方投資,會傷害到日美間的互信關係。日媒也普遍認為,美國正值大選,而美鋼總公司在賓州匹茲堡「鐵鏽帶」,全美鋼鐵工會總部又聲稱事前不知有收購案,且收購者未必有能力履行現有勞動契約,包括退休人員保險福利等問題,因此才強烈反對。總之,美國總統候選人、工會帶輿論反對,日本難以招架。

收購爭議也成了9月14日電視辯論的考題之一。9位候選人齊聲支持收購,對美方的拒絕甚感「不解」、「不安」,力促「日美之間要再溝通、說服」,而他們共同的底線是「不要跟美國爭吵」,絕不敢忤逆美國。

選情峰迴路轉難料贏家

按目前就議員和黨員、黨友的調查來看,如果石破無法在首輪決定性勝出,到第二輪他就會較吃力。原先被看好、年輕又具話題性的小泉,被《週刊現代》披露他得到前首相菅義偉力挺,已在擬組閣名單,但其黨員、黨友部分尚不理想,辯論時閃躲、輕率,氣勢略有疲軟。《讀賣新聞》表示,到第二輪會是高市領先;但隨後卻有日媒爆料,推薦高市者竟有13人涉及收回扣,她立刻撇清說,名單是團隊擬的,她不知情。另外,加藤、茂木、小泉、上川推薦名單也有相同情形,只是人數較少。這是否會影響選情尚待觀察。

選情一直在峰迴路轉,只有開票出來才能塵埃落定。不過,這9位雖各有優勢、長處,但整體都侷限在親美的大框架內,將來在帶領自民黨及國家治理上能否落實抱負,當下還看不出來。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中邦
  • pages: 48
  • 標題: 自民黨新總裁能引領日本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