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的貢獻已在史冊不容否認│黃種祥
鄭成功奉明正朔,擊敗荷蘭人、入主台灣,並實施屯墾,是最早大規模開發台灣者。同時,作為一個明末清初的歷史人物,一向給後人「堅毅反清」、「驅逐異族」與「恢復故土」的形象,台灣至少有一百多間廟宇祭祀他,而如劍潭、劍井等民間傳說,不僅強化了他受命於天的形象,也為他早逝做出解釋;但近年來,鄭成功的歷史貢獻,在台灣當局的意識形態下已逐漸改變。
鄭成功在光復前的形象
台灣早期移民都是漢人,後來受到荷蘭人的高壓統治,鄭成功來台趕走荷蘭人猶如久旱逢甘霖,加上明亡而由外族治天下,漢民族心有不甘,此時鄭打著反清復明之旗號,在百姓眼中猶如正義之師。隨著時間的推進,鄭成功在台灣人的心裡就是開台英雄,其個人及事蹟也逐漸神格化,多個傳說附會到他身上。
台灣歸順初期,朝廷為平復和籠絡閩台民眾人心,康熙皇帝在贈與泉州三邑南安鄭氏祖墳的詞中提到:「朱成功明室遺臣,非吾亂臣賊子。」清代統治台灣初期,曾想清除台島內的反清復明思想,但民眾感念其開台之功,祭祀不斷,康熙也頒給「忠臣」牌匾,認可他為明朝盡忠。當然,官方史書中「逆賊」形象還是難以避免。
清末,台灣屢受日本窺伺,巡撫沈葆楨上奏聲明鄭成功是明代孤臣,絕非國朝亂賊,讓官方為其立祠公祭,以凝聚早已接受鄭氏信仰的民心,獲得清廷支持,是為「開山王廟」。日本占領台灣後,不願違逆民意,將該廟改建成日本社殿建築,並改稱「開山神社」。接著總督府大力宣傳鄭成功母親為日本人,並鼓吹其行徑與日本武士道相符,容許祭祀,因此全台當時有50多個相關廟宇及神社。
在大陸,由於列強對中國的壓迫始終沉重,1904年劉師培化名光漢,在《中國白話報》發表的《中國排外大英雄鄭成功傳》,既有提升民族自信心的作用,也與晚清的白話文運動相互激盪。辛亥革命前,陸續有學者將鄭成功論證為秘密會黨創始人,而後溫雄飛、蕭一山、羅爾綱也都認為鄭成功創建了天地會,與革命運動關係密切。
研究閩台的大陸學者謝雲聲表示,鄭成功的傳說早已在民間廣為流傳:鄭成功的歷史故事,固然是多的了。一般人以為大半屬於正史,殊不知他不可為據的故事傳說,嘖嘖地流傳於民間,遠多於正史不知有幾倍?我們姑且不必說鄭成功的歷史故事,在民間流行於人人的口頭,那些已刊行在書本上的,也早已記載若干了。
晚清到民初,與鄭成功相關的研究充滿濃烈的政治色彩和介入屬性,雖然專業性和學術性上略顯不足,但民族英雄的形象已逐步建立。
光復後鄭成功在台形象
1945年國府接收台灣之後,欲去除受到日本殖民50年的各種遺留,特別是皇民化運動的深刻影響,必須讓台灣民眾再次經受「中國化」的文化洗禮,在此過程中,除了行政長官公署一連串的教育與移風易俗政策,身為一直受到祭祀的英雄人物,鄭成功的形象運用成為一種獨特的政治操作,轉化民間對鄭氏精神的景仰,利用鄭成功的民族精神作為政治號召,使台人更容易重新接受中國文化。
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後,鄭成功「民族英雄」之名在台流傳,這一詞最早出現在1946年8月18日《興台日報》的報導,不久,台南、花蓮、彰化等地也紛紛出現崇仰鄭成功的活動。戰後朱昭陽成立的延平學院(現延平中學),命名者林獻堂便以紀念延平郡王鄭成功的不畏強權、反抗外來支配等民族精神,為這所招收台人菁英的學院命名。
之後,除重塑延平王雕像,並將開山神社重新命名為「延平郡王祠」。自1946年起發起的台灣省運動會也以鄭氏精神來做象徵,將其中的火炬儀式,作為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精神意象,訂於台灣光復節前數日,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舉行引火典禮,以「國姓爺」堅毅不撓的精神,點燃「勝利之火」,發揚鄭成功經營台灣的精神,再由各縣市選手接力傳遞到會場。
1947年二二八事變後,國防部長白崇禧來台進行宣慰,3月17日下午向全台民眾廣播,以鄭氏精神來宣告民眾,內容中提及台灣為我國海防重鎮,台胞為我黃帝子孫,280年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抵抗異族,表現出中華民族的革命精神,以鄭成功民族精神的遺風,作為安撫台民的呼召工具。3月22日白崇禧途經台南,前往延平郡王祠,向民族英雄鄭成功行禮,並撰寫兩聯文字褒揚鄭氏,「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正人扶正義,莫將成敗論英雄」,在民族精神遺風下肯定鄭氏的忠義作為。
1949年,省主席吳國楨以鄭成功勉勵民眾熱愛冒險自由,同年孫立人也在「台灣軍士教導團」入營典禮上,提及台灣人不少是鄭家志士的後裔,充滿愛國、愛民族的熱忱。1963年4月,台灣省議員郭國基建議,行政院院會將每年4月29日復台紀念日舉行春祭鄭成功儀式,提升為「國祭」層次,並由內政部長主持祭典以示隆重。院會通過此建議,是年之「民族英雄鄭成功復台302周年紀念」,便由內政部長連震東負責主祭。
大陸高度評價鄭成功
郭沫若曾撰寫劇本《鄭成功》,最初是應電影製片廠之邀,但他對歷史人物本身很有興趣,當時的歷史語境也決定了這個劇本的現實意義。他以「古為今用」的原則,用跨文體的形式,對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歷史進行形象化表達,著重強調高山族和黑人等群體在反殖民鬥爭中的作用,呼應1960年代民族解放的歷史訴求,還原歷史真實。
廈門大學於1961年成立了鄭成功歷史調查研究組,並成功召開「第一屆鄭成功研究學術討論會」,會議資料中表示,此會寄予了祖國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1990年代初,廈門鼓浪嶼立起15.7米高的鄭成功花崗岩塑像。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在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35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要繼承愛國主義傳統,弘揚鄭成功精神。」2004年,新的鄭成功塑像在泉州市完成,雕塑高30米。足見大陸方面將鄭成功視為實現海峽兩岸統一的精神紐帶。
鄭在台灣教科書中的轉型
台灣解嚴之前的中小學歷史教科書,鄭成功的形象在各版本中雖敘述不盡相同,但其忠君愛國的形象大致無異。這除了受課程標準規範外,也與鄭本身濃厚的道德意識離不開關係。
李登輝時期開始對歷史教科書進行重大變革,將台灣史由整個中國史當中取出單獨呈現;民進黨2000年執政後,更以杜正勝的同心圓理論進行大幅度改編。鄭成功身為擊敗荷蘭人、首位大規模拓墾台灣者,在教科書內所占篇幅自然大為提高,但敘述的重點也多由稱頌鄭成功的民族氣節,轉偏向他開拓台灣的過程,以及推廣漢人文化的貢獻。
1961年鄭成功復台300周年之際,曾出現「開台」與「復台」用詞的爭議,「復台」一詞反映出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歷史連結,「開台」則力主鄭成功首次將台灣收入版圖,當時決定以「復台」為官方用詞。
2002年,此問題再次引發爭議,由於已是民進黨執政,陳水扁選擇了舉辦「鄭成功開台341周年文化節」。在民進黨許添財、姚嘉文等人的嘴裡,鄭成功在台灣力挽狂瀾,獨當一面的行動,成了「兩國論」、「一邊一國」的典範。
民進黨近年吹捧八田與一、後藤新平等日本技術官僚,而對於中國人物則採褒貶參半的方式描述,例如針對劉永福,專門讓謝國興、吳密察、戴文鋒等學者講述其敗退逃離的經過,甚至捏造「阿婆浪港」的俗諺;對於西來庵事件的余清芳,則在教師手冊裡補充他曾為日本吏員,因犯罪被辭退才領導抗日行動;對鄭成功,則不再提及本身的象徵,取而代之的是鄭軍開拓時,將大肚沙轆社幾乎滅族等內容。
如今台灣歷史課綱在「去中國化」的原則下再次調整,中國史的部分不但被置入東亞史內與日、韓同列,過去以朝代時序的完整論述,也被切碎為主題式授課,台灣年輕世代對中國的認識勢必更為困難,這些都成了推展兩岸關係的障礙,必須早日設法破除、正本清源。
(作者係廣西玉林師院台籍教師)
附加資訊
- 作者: 黃種祥
- pages: 72
- 標題: 鄭成功的貢獻已在史冊不容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