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明史:華夏再造與多元轉型│徐泓

正說明史:華夏再造與多元轉型│徐泓

聯經出版社出版的《華夏再造與多元轉型:明史》,與過去眾多類似著作不同之處,在於以「告別惡評」來「正說明史」,關注明代「多元發展」和「再造華夏」的面向。

202203015840834769 150014

以告別惡評來正說明史

說到明代,我們很容易就聯想到專制、特務與文字獄,負面評價居多,彷彿這近300年的明代就只有黑暗的一面。這本《明史》強調:明朝不僅不是中國衰落的轉捩點,反而是處於元朝和清朝之間的一個再生的階段。與其被刻板印象所遮蔽,我們可以更立體多元地正面看待這個時代。全書的〈序論〉命名為「告別惡評:明代的歷史地位」,首先溯源惡評形成的脈絡,並梳理近年來學界如何重新評價這個被簡化、誤解的時代,以及其在中國史上的獨特性,從而為讀者展開新視野下的明代。

民國以來一些片面的明史書寫,影射歷史,以古非今,助長了對明代不公允的評價。影響較大的有吳   、丁易的書。當時,蔣介石為抗中共不信任知識分子,實施言論管制,引國民黨部進入大學;李公樸、聞一多相繼被特務殺害。本名葉鼎彝的丁易是1930年代的文學家,為反國民黨而遭特務追殺,其《明代特務政治》就是通過錦衣衛影射現實的特務政治。這本禁書在1970、80年代台灣黨外運動中,有人從日本帶回來偷偷翻版流傳,大為暢銷,壯大了反國民黨的政治運動。在西南聯大從事反國民黨的知識分子代表人物-吳的《朱元璋傳》,把朱元璋寫成了一個特務治國、殘殺功臣的專制暴君,即以蔣介石為影射對象,當時大受讀者歡迎。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檢討失去大陸的原因,認為失去知識分子的支持是主因之一;因此嚴格思想學術的控管,厲行審查圖書的出版與流傳。《明代特務政治》、《朱元璋傳》自然被列為主要禁書,最近去世的「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呂士朋教授,即因閱讀吳《朱元璋傳》而入獄。黨外運動人士偷偷印製,地下流傳,用影射史學論著來支持反對運動。讀過《明代特務政治》、《朱元璋傳》,對明代的惡劣印象就自然更深入人心。

明太祖為民安田里剛猛治國

「元朝不是不偉大,每個時代都有它偉大的地方。」當時北方歷經金、元253年的統治,不論是社會、經濟還是文化發展都比宋代落後,兩百多年沒有好好發展,曾經恢復一些,又被破壞,很多人都逃到南方去了。明太祖接手的其實一個爛攤子,百廢待興。長於民間,深受疾苦的明太祖,其建國的理想,首要「民安田里」,所制訂的政策就是要盡快恢復與發展社會經濟,讓人民安居樂業。為此,以國家力量的直接介入,主導計畫,強力執行。「這就不可能自由放任,讓老百姓自由地慢慢找出路。」

明太祖推行全國戶口普查(「黃冊」)掌控人口和土地資源、以政府信用發行寶鈔以利流通、邊民內徙、移民實邊以加強邊防,強行大移民以調整土地與人口比例及振興農業,頒行《六諭》: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以教化人民等。其中黃冊制度,這個十年一度的戶口及資產普查制度更是走在時代的前沿,18世紀歐美才普遍採行,海峽兩岸是1950年代中期才首次實施。依《大明會典》、《大明律例》行事之官僚體制,雖然中央朝政懈怠混亂,各級政府仍能照常運作。完善的科舉制度,不斷從全國各地無功名官位之家選拔士人,為政府補充官吏的新血輪。朝政大事開放大臣廷議,重要官員出缺也開放廷推,不由皇帝獨斷。不但針對前朝遺下的殘局,而且有走在時代前沿的壯舉。因此,明太祖在位的30年間,就能把殘破的局面扭轉過來。這就是為什麼本書花了三章來寫明太祖的原因。

明太祖痛恨官吏殘害平民,為了儘快讓人民「安居田里,各安生理」,對有礙人民福祉的貪官汙吏、皇親貴族毫不留情,連侄子和女婿也不放過。本書與一般不同的是在於強調太祖剛猛治國外,非常注重明太祖的禮治,施以道德教化,社會安定而民和,才是治國的根本。禮治有時而窮,則輔之以法治。明太祖治國是禮法並用而非專用刑殺。

現代人最關心言論自由,以之為主要人權。因此,特別關注明代的文字獄。由於知識分子不滿政府對思想文化管制,顧頡剛、吳等「借古諷今」地論述明太祖大興文字獄迫害士人成為定論。他們主要是根據《朝野異聞錄》、《閑中今古錄》等明代中期以後出版的野史,離明初洪武已一、二百年,且其中記載互相牴牾,甚至有不少杜撰的故事。現代學者陳學霖、王春瑜等均有專著,一一澄清,認為「現存有關明初文字獄史料不宜輕信。」評價歷史人物要依據史實,而不是二手傳播的傳說。但明初的確有不少士人因文字致禍,如高啟曾為魏觀撰寫〈郡治上梁文〉,其中「龍蟠虎踞」等句觸怒朱元璋,一併被腰斬於金陵。其實這源於士人對大明開國並不擁戴,並拒絕出任新朝官職而引發的文字獄。明太祖《大誥三編》:「『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成說其來遠矣,寰中士夫不為君用,是外其教,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良有以也。我們不能因此方面的專制就抹煞太祖的「再造華夏」之功。

其實即使到了政治很黑暗的明代後期,民間言論還相當自由,社會上盛行以現實為背景的小說、戲曲,甚至流行描寫當代的人與事的時代劇,譏諷時政。明代政治黑暗並未完全壓制言論自由,反而是到了清朝,各方面管得越來越嚴,其對學術文化的箝制遠甚於明朝。以地方誌的編撰為例,明代方志多由地方士人編修,遇事都很敢言,他們會在地方政府主編出版的方志中以〈史臣曰〉體例,批評地方政治、制度的規畫執行及政治和社會風氣。清代的方志有定制,內容整潔,看不到批評的文字。

主張一視同仁、和平共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明太祖的民族政策與天下秩序觀,頗值得今天世人參考。明太祖認為各民族「同生於天地之間」,「有才能者,一體擢用」。承認民族的差異,要「因俗而治」,如「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但也希望藉教化,泯除民族間的差異。明太祖相信:「自古天下有中國,有外國。」他的天下不等於只有「中國」,還包含「外國」,外國與中國同生於天地之間,各有其獨立存在的地位。對於外國應該「從其自為聲教」,中國不能也不必征討外國,不必把外國變成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只要「修兵自固,永安境土」。這就是明太祖在《皇明祖訓•祖訓首章》標舉大明鄰近15國為「不征之國」的宣示:不侵略鄰國,不干涉鄰國內政,以經濟互利,維持國際關係,建立和平的天下秩序,實可為當今追求世界新秩序的借鏡。

論述明太祖以其遺詔為總結是本篇特點。歷代雄才大略的君王如秦皇、漢武,均自誇偉大,不捨人生,並做出許多追求長生不死的蠢事;明太祖卻能自謙「無古人博智,好善惡惡,不及多矣」,並且說已悟「得萬物自然之理」,能活到71歲高齡,「其奚哀念之有?」明太祖在位31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耑志有益於民」,終能「定禍亂而偃兵,安民生於市野」,更是歷代皇帝罕見的。其治國雖然剛猛,屢興大獄,功臣官僚死者無算,亦為歷代罕有,但其意在掃除實現「民安田里」之障礙。孟森先生認為這是明太祖鑒於元末以來吏治敗壞,官吏欺壓百姓,不得已而用重刑整頓吏治。在「民權不張」的時代,如果「不能使官吏畏法」,官吏便會「既豢民膏,復以威福肆於民上,假國寵以殃民」,這是「國家豢千萬虎狼以食人」。所以,除非有「真實民權,足以鈐束官吏」,就「不能怨英君誼辟之持法以懾其志也」。

當然,受到時代的局限,明太祖一生的作為,既為使人民快速脫於元末戰亂之苦,安居樂業於田里,也是為鞏固和永續朱家的大明皇朝。於公於私,確如王夫之論秦始皇的名言,也可謂是「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

重多元發展,再造華夏

明朝的政治可以批判的地方很多,但它同時也留有不少空間,讓社會、經濟和文化得以更多元地發展。中華文化最優雅的那一部分,文學、戲曲與棋琴書畫各種藝術,在明代中期以後百花齊放,再現華夏文明的風華。現在講得最多的《牡丹亭》便是在那時候誕生的。主編《劍橋中國明代史》的普林斯頓大學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教授,便充分肯定明代的歷史地位,除文化上的進展和經濟上的繁榮,明朝的國威依然穩固,低稅收、開放的社會也給予人民廣闊的選擇餘地,促進社會階層流動以至海外移民,更遑論充滿魄力的海上擴張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明朝疆域廣袤,人口眾多,國民富庶,康聖皇帝盛讚大明王朝「治隆唐宋」;我們展開14-17世紀當代的世界地圖,大明顯然是同一時期世界上最富強國家,無可與倫比的。

明代中期以後,經濟、社會、文化多元發展,社會經濟形態轉型,手工業與市場經濟蓬勃,對外貿易空前擴展與繁榮,不僅經濟規模為當代世界之最,而且為世界市場的中心,不落後於正在興起的西歐。社會多元發展,階層間流動率高,為近代以前世界之最。陽明思想興起,注重啟迪個人心性良知,振衰起敝,並透過出版、講學及小說、戲曲,重塑儒家思想文化,普及民間。城市繁榮,市民識字率高,尤其江南,連撐船的稍公也識字;言論開放,批評時事戲曲小說盛行,市民運動蜂起,敢於挑戰朝廷惡政。

晚明江南士人文化的發展更是璀璨優雅,為今人所嚮往。美國耶魯大學著名中國研究學者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教授說過,若能再活一次,他希望活在17世紀明朝的杭州,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也說,他想生活在萬曆時代今上海周圍的松江府。讓當今西方漢學大家嚮往的朝代,絕對不是專制黑暗所能概括的。

永樂皇帝說:比較漢、唐、宋盛世,「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後人又說:大明定都北京,由天子守國門,抵抗北方和東北強大的蒙古和滿洲;末代君王崇禎帝還殉國死社稷,其悲壯之舉,更是歷代所無。大明王朝很有骨氣,中國歷史其他朝代所難及。身在晚明、《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也從社會經濟民生立論,肯定所處時代為「聖明極盛之世」。明代多元發展的結果再造了華夏文明的盛世。

正說歷史與普及讀物

無論讀史或寫史,我們是以當今的自己為主體,所謂「古為今用」,就是把歷史為今天的我們服務;「所以,不同時空有不同的歷史寫作,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依我們的需求重寫。」今天中國人因清末以降的衰落,而從歷史檢討國族衰敗的原因;因此多以批判、檢討祖宗犯的錯誤,於是難以正視優良的傳統與文化精華;看到的都是祖先歷史的負面,甚至只有醜惡面,而興「醜陋的中國人」之念,盡說中華民族的劣根性;遂致失去對自己的民族與文化的自信心,學生不想再讀自己的歷史,主張歷史教育要「去中國化」,甚至說要完全去除中國歷史課程。《聯經中國史》的出版,正是針對此類虛無主義的撥亂反正之正。

寫書是給廣大的讀者讀的,學術性堅澀的文字不受讀者歡迎,「言之不文,行之不遠」。聯經這套中國史沒有加註,並以較通俗和通順的文字,以期吸引更多讀者。由於作者群都是學院出身,初次嘗試科普寫作,難免文字仍不夠通俗易懂,還請讀者包涵。對於推廣歷史教育,除像聯經這樣出書外,還可以適應現代人的閱讀習性,進一步整理選錄書中的精華,利用影音平台傳播如TikTok、YouTube等一般人喜看的媒體,擴大影響力。

是集體寫作的成果

這本明史是六位作者的集體創作,由筆者擔任主編,並擔任論述明代歷史地位的〈序論〉和論明太祖開國及治國方略、立國宏規的第一至三章的作者。其他五章的作者為王鴻泰、邱澎生、邱仲麟、唐立崇、巫仁恕。1980-90年代,他們在台大歷史學系跟隨筆者一同研讀明清史,是當今史學界的佼佼者,這次在各自負責寫作的篇章中,充分展現了他們研究明史的專長。

(作者係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徐泓
  • pages: 78
  • 標題: 正說明史:華夏再造與多元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