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NO.68 │ 美國籍《台灣關係法》介入兩岸40年

2019年4月|NO.68 │ 美國籍《台灣關係法》介入兩岸40年

韓國瑜在香港、澳門為高雄市爭取到34億台幣訂單,但因與港澳特區行政長官及中聯辦主任會面,引起綠營一片酸言酸語。陸委會先稱韓國瑜違法,後改口要求韓對外說明「密會」情形。蔡英文則在出訪途中高調指稱,韓國瑜製造了「一國兩制」氛圍,引起綠營學者爭相表態。 以上論斷不攻自破,不值一一駁斥。例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非經陸委會授權,各級地方機關不得與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協商簽署協議;韓國瑜全程未簽訂任何協議,自然沒有違法問題。又例如,韓國瑜與兩位主任見面時,旁邊有市府官員、市議員陪同,豈能算是「密會」?又怎麼可能「出賣高雄」? 倒是蔡英文及綠營學者所指,韓進了港澳中聯辦,會在台灣製造「一國兩制」氛圍,或形同率先實踐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值得深究。 首先,不論與港澳中聯辦主任見面是「禮貌性拜會」,或是「客隨主便」,或是「試探對方底子」,韓國瑜大概對港澳特區實踐「一國兩制」20年,必然設有負責聯絡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的辦公室,有一定的了解。他不畏閒言閒語、大方前往,讓兩岸人民見識到他有別於其他政治人物,對他挑戰2020大位或有加分之效。 其次,綠營刻意抹紅韓國瑜,卻意外地使「一國兩制」大大曝光,成了台灣熱議的話題,這恐怕是綠營始料未及的。「一國兩制」被台灣當局全面封殺、污名化30多年,蔡英文又常說只要她在任絕對不會「一國兩制」,今年元月2日在回應習近平講話時,更信誓旦旦稱「台灣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這也是台灣共識」,但為什麼韓國瑜與兩位中聯辦主任各吃了頓飯,綠營就擔心台灣會有「一國兩制」氛圍?難道是對「台灣共識」沒有信心?…
作者: 紀欣 頁數: 1
自古以來,我國對於歷史教育的重視,舉世無出其右,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等類型的史書,不絕如縷的呈現,供後人記取興滅繼絕的歷史教訓。四庫全書中又以史部占大多數,故而稱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歷史的民族,絕非過譽之論。 中華民族之所以如此努力進行歷史傳承的事業,說到底,就是為了子孫們的永續福祉。先祖們深刻體會到,唯有讓後代清楚認識過往的成敗經驗,才能奠定不朽的生存基石。 為延續民族、文化的發展,中華民國自建國以來,時刻謹記先賢們的訓示,均視歷史教育為重中之重,不斷傳達本民族的建國精神,以及各朝代的興亡得失,直至21世紀,皆是一以貫之。 但不幸的是,蔡英文為一己和一黨的政治私利,竟然在2018年以莫名其妙的「東亞史」,取代中學的中國史教育,想要徹底剪除台灣與中國的歷史脈絡。其私欲最終雖不可能得逞,但學子們卻可能因此喪失瞭解中國歷史,從而重創永續發展的機會。 眾所周知,所謂東亞史,一則是源自於19世紀日本所倡導東洋史的概念。但東洋史最後卻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用來向亞洲侵略的藉口:「大東亞共榮圈」。再則,東亞史的範疇為何,在學界仍莫衷一是。…
作者: 吳昆財 頁數: 6
高雄市政府3月10日證實,有大陸台籍政協委員提議要送高雄一對大貓熊,但高雄市長韓國瑜表示要尊重高雄市議會的決定,而且貓熊是一級保育類動物,需要大陸中央審核通過。壽山動物園主任莊絢智則表示,目前園方還有三公頃土地可供使用,如高雄市議會通過經費,將建一座恆溫恆溼的貓熊館。 消息傳出,蔡政府從農委會到陸委會,乃至親綠的媒體與民進黨籍立委,前仆後繼地發言抵制大貓熊成為壽山的貴客。筆者認為,值此2020選戰逼近,加上韓國瑜的韓流餘溫仍在,其實韓市長婉拒的理由可以一一克服。 首先,韓市長表示要徵求高雄市議會的同意。筆者認為,如果高雄大多數民眾舉雙手歡迎大貓熊,對於選擇反對的民進黨市議員會是很尷尬的場面。所以筆者建議,與其讓全體議員做決定,不如讓全體市民在市政府i-Voting網路投票,只要過半數民眾同意,韓市長就可冠冕堂皇地迎進台灣第二對大貓熊了。 其次,建館與照顧經費龐大。有關建館與照顧大貓熊費用必然相當可觀,市政府可能負擔不起。但筆者認為,韓市長可以透過與民間企業合作,或以兩岸交流名義籌措專款專用,相信可募到所需款項。 再者,照顧大貓熊需要有經驗的動保人員。根據之前台北市動物園成功的經驗,高雄市府可以透過專家學者,招募有志照顧大貓熊的年輕人加入培訓行列,讓渠等前往四川貓熊的故鄉做至少一年的嚴格訓練,然後成為未來大貓熊的基層輪值保母。另外,也可以招募與台北市動物園一樣的大貓熊志工,當大貓熊來到高雄後,成為最佳的大貓熊園區解說員。…
作者: 林泉利 頁數: 7
蔡英文始終不接受「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又逢中必反,導致兩岸停止經貿談判、農漁契作與採購;最近又為連任選情,拉高兩岸對抗形勢,兩岸關係顯然不樂觀。 兩岸終止經貿談判後,沒有服貿,也沒有貨貿,就無法完成兩岸ECFA。即無從進行與他國的FTA;更無緣進入RCEP(占世界半數人口及1/3的GDP)經濟圈,台灣鋼鐵、工具機、石化的主要出口市場在東協與大陸,台商這些產品的外銷競爭力已嚴重消損。 高雄正是兩岸觀光及貿易緊縮的重災區,韓國瑜才會以貨出得去,人進得來,贏得高雄市長寶座。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後,蔡英文一改維持現狀、力守中華民國憲法的承諾,將習近平的談話,扭曲為「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意圖挑起統獨對立,扳回2020年總統大選的頹勢。3月11日宣布反制「一國兩制」七大綱領,以提高兩岸對抗情勢。 蔡政府的外交策略是親美抗中、拉日制中。過去因為中日釣魚台衝突及中美貿易戰,似乎一度有機可乘。惟中美貿易戰即將達成協議,中日釣魚台衝突也已放下。蔡英文昧於國際現實的一廂情願,換來的只是羞辱,如近日蔡英文提出要和日本安保對話,惹來日本外相公開表示台日不是政府關係,更無安保協議可談。美國AIT也宣布反對台獨公投。…
作者: 張忠本 頁數: 8
行政院於2月21日公布同婚專法草案,即將送請立法院審議。此一新的法律,其名稱:「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長達15個字,真是太詭異了。不要說一般尋常百姓看得霧煞煞,就算是法律專業界人士恐怕也看不懂。 據稱主政者如此為新法命名,是為了避免得罪「挺同」或「反同」的任何一方,因為前者要求以「婚姻」為名立法,後者反對與民法所定「婚姻」用詞混淆。於是就推給司法院大法官吧,反正你們如此解釋有案,我行政院就兩手一攤,照單全收,然後再推給立法院去傷腦筋。 問題是,從法律人的專業角度來看,「施行法」三個字是有特殊涵義的。也就是說,在法制體系的概念上,「施行法」乃是指:一個法律的新制訂,或是新修正,在「法律適用上」產生了時間交替如何施行運作的困境,究竟該怎麼解決,於是才需要再訂定出一個「施行法」,目的是要處理「法制時間落差」之際的行為準據問題。 茲舉一例:民法「親屬編」於後來做了修正,立法者就訂定「民法親屬編施行法」。開宗明義於第一條規定:關於親屬之事件,在「民法親屬編」施行前發生者,原則上不適用此編的規定。 從而可見,「施行法」一詞乃有其特定使用情形,根本不適合作為有關同婚專法的名稱。否則就是亂了國家的法律體制,而法律所追求的正道也遭扭曲。…
作者: 許文彬 頁數: 9
《台灣關係法》1979年4月即完成立法程序,但其後40年間美國行政部門、國會、智庫通過全面落實、擴大闡釋、另立新法等方式,使該法原先模糊的部分變得清晰,甚至強行塞入原本不存在的內容,增加其打「台灣牌」的籌碼。 1979年1月26日,美國總統卡特向國會(美第96屆國會)送交一份關於如何安排對台行政事務的草案,即所謂「台灣綜合法案」(Taiwan Omnibus Legislative Bill),主要談及通過設置「美國在台協會」,來處理日後美台非官方關係。…
作者: 嚴語 頁數: 10
《台灣關係法》(TRA)是美國在其霸權操作上「境外管轄權」的一種狡詐形式。40年後檢視此一「國內立法」的主要背景,不必諱言,當年美國國會議員中的主流派,抓到大陸才剛開始進入改革開放大局,北京與台北各自的軟肋,而以耍賴的姿態取得台海兩岸的默認,致得以牽制破壞中國統一、民族復興運動長達40年之久。 華盛頓與北京在1978年12月中同步宣布,定於次年元旦正式建交。此消息傳到台灣如同「死刑定讞」,朝野各界陷入震驚、茫然失措,也有少數人神經過敏地倡議,籌劃迎接可能前來接收的中共人員。而北京方面則於1979年元旦公布《告台灣同胞書》,開宗明義地中止了「解放台灣」政策,代以「三通四流、和平談判、結束敵對、共議統一」,主要是針對蔣經國/國民黨的呼籲建議。 公平而言,北京言辭懇切、姿態謙抑,應可說明其為解决兩岸長年僵持的善意及誠意,這更是攸關兩岸、全中國前途的重大問題,台灣不宜草草以「統戰」二字河漢斯言、一筆抹煞。 美國早在季辛吉密訪北京時,即預謀準備兩手遊戲,由其國會另立特別法案,表面上是對白宮/國務院的新台海兩岸政策進行監督制約,避免「老朋友台灣」陷於危險、蒙受不利;骨子裡則是為食言悔約卸責。玩的是土匪惡棍的邪惡心態與卑鄙行徑。吾人似可略作回顧。 美國主要傳媒在美中建交後對北京「得意」與台北「落寞」有大幅報導,隨之便透露出國會刻正密集隱秘集會,旨在對台灣有所「補救/施援」云云。台北對此更高度「關切」。…
作者: 毛鑄倫 頁數: 13
本文認為,影響未來美國對台政策的主要變數,是中美戰略衝突。衝突可能導致中美敵對,衝突也可能帶來中美之間的戰略需求。從這一點來看,台灣的戰略價值趨於下降。把握好中美戰略衝突這一辯證關係,對台灣尤其重要。 中美建交40年之際,如何看待撲朔迷離的中美關係?一方面,中美貿易談判宣布限期終止,似乎中美在全球不平衡問題上的分歧,沒有預想的嚴重。另一方面,中美戰略衝突呈現隨時擴大之勢,中美在南海的軍事較量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 兩岸關係也撲朔迷離。九合一選舉後,大陸對台方針未變,仍把實現兩岸統一的希望,寄託於台灣人民,相繼推出一系列惠台政策。但在民進黨刻意炮製的「停滯」狀態影響下,兩岸民心得不到安寧,民眾福祉得不到保障,兩岸協商難以推進。 2020年大選臨近,台灣政治人物忙於「抬轎造王」。此外,無論是執政的民進黨,還是在野的國民黨,無不將各自的執政前途,寄託於美國對台政策的改變,表現出越來越倚重美國的態勢。從僥倖心理出發,試圖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 目前,中美戰略衝突在時限和力度方面,呈現高度不穩定狀況,充滿變化。在這個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的情況下,應警惕分裂主義勢力在台灣盲動可能帶來的災難。…
作者: 周忠菲 頁數: 14
《台灣關係法》在美國政治發展史上即便不是絕後,至少也是空前。該法在規範美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後,與台灣方面的非官方關係,它明確要求美國政府確保台灣的安全,具體表現在美國對台販售防衛武器的文字當中。 《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 TRA)是卡特總統與美國國會相互較勁下的結果,有許多內容並非卡特政府所主張,而是由國會主動修改加入的,這當中固然是從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以來,積極強化對美國會工作的成果,才能夠在卡特與國會失和的情況下找到對台施力的支點。…
作者: 高靖 頁數: 17
3月16日,4個區域立委的補選,國民黨意外落選三席,讓人不禁思考:國民黨為何會從去年九合一勝選的喜悅,又跌入立委補選敗選的遺憾呢?韓國瑜真的應該出來選總統? 其實國民黨從九合一選舉前,一直到這次3月16日補選,都只沉浸在一個氣氛下,那就是「韓流」,「韓流」所到之處所向披靡,因為「韓流」帶來了國民黨的士氣,使得國民黨意外獲得15個縣市的勝選,也因此,「韓流」在原本綠到出汁的台南市第二選區及新北市三重地區立委補選,給了國民黨勝選的期待。 有五個問題值得檢討 然而,一場區域立委的補選,又把國民黨打回原形,可以讓國民黨好好思考,除了「韓流」,國民黨還有什麼?這次補選的失敗,筆者以為有以下五個問題值得檢討。 其一,看不到國民黨的政見。在這四個選區中,國民黨的候選人一定會提出相關的政見,但是在「韓流」的掩蓋下,這些政見似乎都變得不重要,以三重地區國民黨候選人鄭世維的選舉公報為例,上面放了韓國瑜和侯友宜的照片,幾乎不見其他政見。…
作者: 馮國豪 頁數: 20
316這一場小範圍的立委補選,受到朝野兩大黨的高度重視。補選過程中,韓流延燒愈見紅火,選後則韓流退潮、降溫之聲四起;綠媒除密集刊登黑韓訊息,批假消息替韓流造神,還給韓流打個大問號。 在這次立委補選過程中,民進黨強勢動員,尤其前行政院長、台南市長的賴清德選前三周守在台南陪郭國文遊街拜票,用力之深,彷彿是他在與國民黨謝龍介拚輸贏。 國民黨最紅火的輔選大將韓國瑜,與妻子李佳芬、女兒韓冰,三人或分進或合擊,南北奔波,助鄭世維、謝龍介聲勢高漲。投票前各方預測,鄭謝二人可能翻轉綠營鐵票區;結果卻未如願。謝龍介說民進黨碉堡築得太堅固,國民黨在台南能得到比之前更多選民的支持已不容易。 孤立舉辦的立委補選,本來就著墨在人脈、鄉情與組織動員。譬如彰化柯呈枋,得到前、現任縣長阮剛猛、卓伯源、王惠美的合力支持;金門陳玉珍,有陳姓宗親會和連任三屆縣議員所培養的人脈力挺,才如願當選。 民進黨全力阻擊韓流…
作者: 林松青 頁數: 22
把自己「神格化」的賴清德宣布參選總統,使2020年大選隱然成為一場「統獨公投」。這不僅會使台灣社會進一步分裂,也將提高兩岸衝突的風險。中美如何共管「台獨」,將成為川普與習近平在中美貿易戰外的另一重大課題。 民進黨卯足了勁全力祭出「仇中牌」與「恐嚇牌」,力保316立委補選沒「陰溝裡翻船」。選舉結果讓綠營誤認為,只要繼續顛倒是非黑白,對中國大陸「挑釁」,並對人民進行「白色恐怖」的限制與恐嚇,就能維持政權。尤其,蔡英文為了拚自己的連任,勢必一再辱罵、挑弄中共當局,最好大陸受不了叫陣,採取激烈的反制行為,以作為她的「連任本」。這將是未來大半年很令人擔心的大議題。 民進黨故意製造恐共仇中 民進黨執政後,沉溺於政權取得容易,無視民眾並非真的反中、避中,而是反對一般老百姓並沒有從兩岸合作交流中得到好處,而認真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提出足以取得中國大陸信任的相處模式。導致經由北京善意打開的富庶之途再度受阻,光明之門再度關閉,緊繃情勢逼得有能力的企業被迫連根拔起前往大陸,有遠見的人只能離鄉背井前往異鄉打拼;留在島內的企業與人才在前無前景,後無退路之下,只能咬緊牙根,苦撐待變。這就是台灣這兩年經濟急速衰敗,民眾普遍薪資愈來愈低的主因。 蔡英文在九合一選舉慘敗後,由於失政敗德已經完全失去人心,乃抓住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提出的「習五條」,寄望兩岸「共謀統一」、探索「兩制台灣方案」的論調,用「武統」、「急統」與「一國兩制」的言詞故意扭曲習近平的原意,好激起台灣人民再度對於中國崛起的恐懼、以及中國是否會「併吞」台灣的疑慮,以作為爭取連任的機會。…
作者: 邱智淵 頁數: 24
316選舉結果是民進黨的一口氣暫時保住,但不確定第二口氣怎麼吹?暫時擋住了韓流,但也可能令其聲勢更旺。確定的是,民進黨的暖流還遙遙無期。  3月16日,新北市、台南市、彰化縣、金門縣立委補選結果出爐,國民黨只拿下彰化一席,與選前希望可4席全拿差距頗大。2018大勝的餘威猶在,又有戰力勇猛、聲勢漫天的「韓流」全員出動,竟然才拿1席,這肯定讓國民黨的支持者失望,讓民進黨暫時止住跌勢。情勢微妙的變化,可能牽動即將進行的兩黨總統大選提名,對柯文哲的選情勢必也會產生連動影響。 民進黨真保住一口氣了? 賴清德3月7日在台南助選時憂心忡忡地說,「民進黨現在只剩一口氣。」蔡英文3月8日晚上在臉書貼文表示,「一口氣,可以揮出逆轉全壘打!一口氣,可以投入關鍵三分球!一口氣,可以衝破終點線!一口氣,…,一人一口氣,大家作伙來顧台灣。」保住「一口氣」頓時成了民進黨全黨的目標。余天在3月10日誇口「三重這場若贏,韓流就消失了」,3月14日在多位重量級民進黨政治人物簇擁下,余天感覺到「暖流」已到,「寒(韓)流就不見啦」。 從選舉結果來看,賴清德的「一口氣」保住了,也已經決定吹第二口氣,參加黨內總統初選,這會不會引發黨內亂氣流?還得觀察。如果民進黨以為這次的兩岸強硬牌奏效,繼續加碼挺進,鐵定會繼續犯錯,搞得台灣人心惶惶。屆時,這一口氣可能再散,說不定得換別人吹氣。…
作者: 朱駿 頁數: 26
3月10日習近平在兩會期間參加了福建代表團的審議,並在講話中就福建省的對台工作表示意見,這顯示習近平很重視福建的對台工作,而福建省各界要如何接招,引起大陸及台灣高度關注。 習選擇下福建團引起注意 由於今(2019)年元月2日習近平發表過重要講話,可以說新時代的對台方針已經定位,指導思想已經清晰,工作重點已經明確,剩下只是落實的問題,所以汪洋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的講話,以及李克強在全國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台部分都十分簡略,基本是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而且,今年人大會前的新聞發布會,新任發言人張業遂未提及對台工作,也未點名台灣媒體發問,只有當媒體提問外商投資法時,連帶涉及對港澳台投資的看法,他才做出簡短說明。 我們也看到在全國人大開幕式結束後,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在「部長通道」亮相,在7名亮相的部委中排在最後。他僅接受了一個提問。這似乎預示,台灣問題已定性、定位,剩下的是實踐問題;也可以說,台灣問題原不是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
作者: 楊開煌 頁數: 30
2018年以來所引發的中美貿易爭端,讓中國大陸經濟受到影響,雖目前逐漸呈現和解曙光,但未來仍存在不少難以掌握的風險;加上經濟型態需要更進一步開放,使得日前剛閉幕的「兩會」工作報告,顯得格外重要。 2019年是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政策40年以來,在經濟發展上面對挑戰與迎接機遇相互交織最為嚴苛的一年。其中,除了已持續一年的中美貿易爭端必須加速解決之外,是中共在迎接建政70周年,同時是挑戰2020年中共建黨百年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邁入先進國家之林,實現均富首個「百年」奮鬥目標願景最重要的一年。 產業結構須創新轉型發展 溯及上述,其實中國大陸早從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內容中,已經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列入未來五年追求的願景;同時,以推動產業結構創新轉型發展,作為達到目標的引擎。亦即中國大陸產業結構是否創新轉型發展,已成為未來社會完成脫貧,邁入均富的基礎。 儘管,中國大陸期待於2020年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願景;但筆者認為,其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是否能夠落實扶植長期以來被忽略具有創造就業與增加所得的「小微企業」生存發展,是其達到目標最為重要的核心關鍵。歸納其原因,或許可以從大陸「經濟成長」與「社會發展」兩個不同層面加以論述。…
作者: 戴肇洋 頁數: 34
歷時8個月的中美貿易談判,趕在中國「兩會」前夕休戰,為兩會營造了一個相對平靜、良好的環境。但經濟增長仍是此次會議中外媒體最關注的問題。 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稱,2018年GDP增長6.6%,總量超過90兆人民幣,2019年GDP增長目標為6%-6.5%。李克強承認,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了新的下行壓力,但「不管發生什麼樣的新情況,我們都會立足當前、兼顧長遠,保持中國經濟穩定。」會繼續推進減稅降費、簡政、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放寬市場准入等多項刺激措施。 中國經濟路線有所調整 過去一年,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多邊主義受到衝擊,國際金融市場震盪,特別是中美經貿摩擦對一些企業的生產經營、市場預期帶來不利影響。李克強今年的工作報告,某種意義上,代表了2018年下半年以來中共黨內務實派的共識。 在減稅方面:2019年製造業等行業稅率由16%降到13%,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稅率由10%降至9%。在企業融資方面: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在新興產業方面:要深化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移動網路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以上。…
作者: 趙國材 頁數: 36
蔡英文接受《產經新聞》專訪,挑起台日「安保對話」議題,落得猶如熱臉貼安倍冷屁股的窘境收場。日本在變,中日已握手言歡,唯獨蔡團隊不知覺醒,還頑固地打著「反中」旗幟。   日本《產經新聞》2月28日專訪蔡英文,3月2日其頭版標題寫著「蔡總統請求與日本安保對話」,另加3版大篇幅分析報導,引起兩岸及日本議論,但最後結局卻是蔡英文被日本當局兩次打臉,黯然收場。 《產經》兩度炒安保議題 民進黨當政皆喜歡與日本搞安保聯繫,陳水扁曾讓自衛隊退休將領至交流協會擔任「武官」的工作,有某程度的情資合作。蔡英文現在顯然想將之推升為2.0版,官方化、制度化。…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38
人算不如天算。原本熱烈期待的「川金二會」終場破局,各國感到意外。尤其,一直擔任調解員並抱持樂觀的南韓總統文在寅目前處境尷尬,成了承載十萬斤重擔的挑夫,而且只能向前衝。 二會破局後美朝各說各話 自「川金二會」2月底破局至今,美朝兩國各說各話,推諉責任,甚至出現各種「報復」手段。美國政府的態度急速轉彎,展開強勢攻擊,非得要北韓低頭,完全依照美國開出的「大交易」清單,絕不跟北韓妥協,同意其所希望切割成階段性的「小交易」。 這段期間,美國又翻箱倒篋,清算舊帳。一方面對北韓下手,指責國務委員長金正恩使用賓士車,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範圍;另一方面,對南韓暗地與北韓煤礦交易表示不滿,甚至,數月前美韓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簽署的駐韓美軍分攤費用,川普重新喊價,要加碼至150%,讓南韓直呼受騙。 美國參議院也加入制裁行列。2017年11月由金融委員會通過,之後遭廢棄的封鎖北韓金融交易的法案重新被提起,似有意要勒住金脈脖子來懲罰北韓。…
作者: 劉順達 頁數: 40
最近中、印兩國在中亞地區的競爭有逐漸升高之勢,北京與塔吉克、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結盟,已對印度形成包圍,而印度則積極推動與中亞國家和阿富汗的合作,而具有橋樑地位的阿富汗自然成了中、印拉攏的對象。 四國成立反恐聯盟 2016年8月初,中國、塔吉克、巴基斯坦及阿富汗四國參謀長在新疆烏魯木齊開會,決定成立一個區域性反恐聯盟。俄國觀察家認為,這個反恐聯盟是軍事合作的第一步,聯盟的領袖必然是中國,因為無論就經濟、人口和軍事力量而言,中國均是其他三國總合的好幾倍。 四國聯盟合作的內容,包括恐怖主義情資的交換、加強軍事合作、進行聯合軍演,以及協調各國行動等。並同意從2016年起,4國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總參謀長會議,定期進行聯合軍演。中國與塔吉克已有聯合軍演的機制,希望能加強與其他鄰國在軍事上的合作。 觀察家分析,巴基斯坦與中國發展聯盟關係極為合理,但阿富汗與中國發展安全合作則令人意外,因為,從2001年起阿富汗極度親美,同時也成為美國和北約的正式盟友之一。更令人奇怪的是,塔吉克是俄羅斯主導下的集體安全組織(ОДКБ)成員之一,也是歐亞經濟聯盟的潛在成員。此外,喀布爾與伊斯蘭馬巴德一向關係不睦,雙方有時甚至兵戎相見,至今華府都無法調解阿、巴兩國的矛盾。但目前看來,中國的手段似較美國高明,因為它能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兩國拉在一起。…
作者: 姜書益 頁數: 42
2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越南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峰會期間,他的前私人律師和競選操盤手柯恩(Michael Cohen),在國會監督和改革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揭露了川普一連串爆炸性的內幕,轟動美國及國際社會。 柯恩跟隨川普10年,他曾經表示願意為川普擋子彈,但在聽證會上他卻說川普強橫霸道,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善於招搖撞騙、弄虛作假。川普競選公職,是為了讓他的牌子更偉大,而不是讓美國更偉大。川普沒有渴望或打算領導美國,而只是為了推銷自己、並建立自己的財富和權力。他從未期望贏得初選,也從未期望贏得大選。對川普而言,這場競選活動始終是一個行銷機會。 川普醜陋真面目被揭露 柯恩說,川普的行事風格有若黑手黨的教父,他至少曾經發出500次威脅恐嚇他認為對他不利的人。川普在歐巴馬擔任總統時說黑人治理的國家都是「糞坑」(Shithole)國家,以此影射歐巴馬治國無能。他說,黑人永遠不會投票給他,因為他們太愚蠢了。在越戰期間,川普藉口長骨刺逃過到越南當兵。川普曾對柯恩說:「你以為我笨嗎,我才不會去越南的。」…
作者: 花俊雄 頁數: 44
第 1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