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應積極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紀欣
11月初,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世界各國無不對即將到來的「川普2.0」感到憂心忡忡,而賴清德當局也應該很清楚,儘管川普將任命幾位「友台人士」出任要職,台灣亦有意願繳交更多關稅及保護費,但美國卻不可能承諾更清晰的「護台」政策。
在施政方面,賴清德人事任命爭議不斷,台灣金聯新任董事長呂政璋因家族爭議上任三天即請辭,最近勞動部長又因部內公務員遭霸凌輕生事件下台,但在整起事件真相尚未釐清之際,沒有勞工背景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立即接任部長,令人質疑800萬勞工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而賴的「用人唯親」及其團隊成員同質性高、行政歷練少也再度受到抨擊。
在兩岸方面,賴清德上台半年來,一再編造「台獨史觀」,「中華民國在地化」,以凸顯兩岸是「互不隸屬的獨立國家」,又大打「民主台灣牌」連結美西方「抗中」、整肅統派政團,逼使大陸的對台政策已從「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轉為「堅持不承諾放棄武力統一」。台灣民眾能不對台海兵凶戰危憂心嗎?
人事任命不當及霸凌案,致使賴清德的聲望與內閣滿意度均創新低,也促發所有「非綠選民」期待,國民黨能善用立法院的優勢,揪出民進黨的弊端,並聯合縣市諸侯打造出一個公平、廉潔、繁榮的台灣,並盡全力改善兩岸關係,以確保台灣長治久安。可惜,從國民黨11月24日舉辦的活動現場來看,這種期待恐怕要落空了。
國民黨全代會暨130周年黨慶現場布置得宛如園遊會,第一階段的「討論報告議程」僅55分鐘,取消了黨代表上台發言的環節,但仍有黨代表劉旭明在提案說明階段,上台質問國民黨:「講統一很難嗎?」
馬英九前主席在第二階段「黨慶活動」上,大力批評賴清德的「新兩國論」違反憲法。朱立倫主席也強調「憲法是中華民國的脊梁,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但他同時強調「親美友日和陸」是國民黨的政策,國民黨今後要「國際化、連結世界、穩定兩岸」。民進黨可能是認為這兩位大咖的發言均了無新意,所以只派了一個發言人草草回應:馬、朱二人都曾主張「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馬英九還自稱是「新台灣人」,其潛台詞是,馬、朱二人所言與賴清德的論述相差無幾。
不可否認,馬英九在任內實現了三通直航,也促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但他始終堅持「不統不獨不武」,未把追求國家統一當作政策目標,錯失了兩岸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機會。儘管國民黨至今主張「九二共識」,也「反對台獨」,但始終未明確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尤其,賴清德近期試圖搶奪「中華民國牌」,國民黨卻還在擔心被抹紅,不願在兩岸立場上講清楚、說明白,這樣的國民黨,怎麼能提振藍營士氣、重返執政,實踐國民黨黨章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均富、統一」的政治理想?
附加資訊
- 作者: 紀欣
- pages: 1
- 標題: 國民黨應積極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