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延長請假是民眾黨的續命丹?│馮國豪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8月29日宣布請假主席職務3個月,假單將於11月底到期。民眾黨於11月18日召開中央委員會討論柯文哲延長請假事宜,會後由民眾黨「中央緊急應變小組」召集人林富男宣布,14位委員一致通過,柯文哲繼續請假3個月,至2025年2月28日。
根據民眾黨章程第16條,「黨主席請辭或因故無法執行職權時,由中央委員互推一人代理之。如所餘任期超過一年,應於出缺後6個月內完成補選,其任期至原黨主席之任期屆滿之日」。根據章程,柯文哲若沒有繼續請假,民眾黨必須推出代理主席,同時要進行主席補選。
讓柯續請假是最好選擇
11月18日中央委員會的決議其實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柯文哲延長請假是否出於柯的意願?二是到了2025年2月28日,柯文哲若繼續延押,能否繼續請假?後者,中評委主委李偉華已暗示,黨章沒有限制請假的期限。或許外界看來這有點「鄉愿」,但民眾黨本來就是為柯文哲而成立的黨,且目前各方也實在沒有人能「代理」柯文哲的位子,讓柯「被」繼續請假,雖然「鄉愿」,卻也是不得已的作法。
以目前民眾黨內的權力結構來看,黨務系統幾乎由黃珊珊系統人馬操控,但她被停權三年,無法擔任(代理)主席;黃國昌聲量最大,但難以掌握黨務系統,真要透過中央委員推舉主席,未必有足夠實力;而蔡壁如在地方實力最強,但與黃珊珊的黨務系統及柯家有所扞格,雖有意與黃國昌結合,推舉黃國昌為代理主席,但黃有所顧忌。柯文哲其實是屬意中評會主委林富男,但他在黨內威望不足,因此讓柯繼續請假,採集體領導模式確實是避免黨內分裂的最好選擇。
黃國昌占核心地位
然而,11月18日的中央委員會新聞稿,與8月30日民眾黨的新聞稿有些微變化。8月30日民眾黨成立應變小組時的新聞稿指出,委員會決議即刻成立中央緊急應變小組,共同召集人包含中央委員林富男、中評會主委李偉華及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並納入黨公職等擴大參與,前立委陳琬惠等人也證實參與應變小組的會議,但12月18日的新聞稿已悄悄改為「黨務由緊急應變小組3位共同召集人(黃國昌、林富男、李偉華)處理代行職務」,「納入黨公職等擴大參與」等文字已經不見了。這是否意味民眾黨決策核心已確認為黃國昌、林富男與李偉華等三人?而從三人的政治能量來看,黃國昌似乎占有核心地位。
其實是否推舉代理主席或讓柯文哲繼續請假,民眾黨內一直有不同意見。前秘書長謝立功早在9月7日就建議,為團結,黨內不設代理主席,但蔡壁如公開支持黃國昌作代理主席。日前民眾黨前中央委員范姜奕凱發文指出,柯文哲當然可以請假,但民眾黨缺少領導核心,在全台發動多場街頭演講,效果越來越差,代表支持者已慢慢疲乏,即將進入2025年,要準備縣市首長選舉,推舉代理主席、改選黨主席勢必要進行。畢竟2026選戰攸關民眾黨是否會走向泡沫化。
但這樣的聲音在民眾黨內畢竟是少數,包括最有能量的黃國昌在內的任何人如出任代理主席或競選黨主席,都會成為箭靶。因此不推舉代理主席、不改選黨主席,靜待柯文哲在起訴後重回民眾黨的權力核心,再處理民眾黨權力核心移轉的問題,應該是現階段民眾黨最好的選擇。然而接下來的問題是:柯文哲會被釋放嗎?
柯文哲可能會接受交保
依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偵查期間的羈押時間為兩個月,最多只能延押一次。柯文哲是在11月1日被延押,依法2025年1月1日就不得再延押;但如果屆時檢察官已起訴,而法院可以裁定審判期間須羈押,不得逾三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可繼續延押。簡單地說,如果檢調司法系統夠狠,可以將柯文哲延押到審判結束發監執行,把柯文哲關到死。但這樣一來會坐實司法單位政治迫害柯文哲,即使柯文哲犯罪證據確鑿,民眾黨也可以創造話題,累積政治能量。因此,筆者認為,檢調司法單位應該不會採取這樣粗暴且愚笨的作法,極有可能在起訴柯文哲後交保或飭回。
目前估計在明年元旦前,京華城案應該會起訴,不論圖利罪或行賄罪,柯文哲都難免會被具體求刑,起訴後柯文哲面臨三個可能:一是法院裁定審判收押,二是交保,三是無保飭回。筆者認為,繼續收押柯的可能性不高,如果無保飭回當然沒問題,但如果是交保甚至鉅額重保,柯文哲能否接受?儘管柯文哲說過兩次不接受交保,以抗議司法不公,但筆者認為柯文哲最後接受交保的可能性很高,畢竟民眾黨在柯收押期間發動過多次街頭演講,參與人數逐漸下降,加上黨內領導權問題也必須由柯文哲做出安排,如果柯拒絕交保,支持者的委屈會不會變成無奈?黨內各勢力的暫時忍耐,會不會轉而爆發衝突?這些因素都可能會讓柯改變原來的想法。
18日讓柯文哲繼續請假的決定,對派系蠢動、瀕於分裂的民眾黨,的確是一計續命丹,但如果柯文哲在起訴後繼續被收押,或柯拒絕交保,很可能將引爆黨內更大的衝突與危機,柯文哲的「被」請假,就有可能變成民眾黨的催命符。
(作者係崑山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馮國豪
- pages: 8
- 標題: 柯文哲延長請假是民眾黨的續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