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政壇生態丕變 石破成弱勢首相│李中邦
向有鴻鵠之志的石破茂好不容易登上日相寶座,卻因改選眾議院遭遇重挫,使得自公聯盟陷入少數執政,現在內有政敵虎視、在野黨掣肘,外有難應付的川普狂潮,他的執政之路注定舉步維艱。
日本的首相大位之爭,從自民黨總裁、眾議院大選到首相指名選舉,石破茂跌跌撞撞卻屢次低空掠過,四十幾天竟已從第一任做到第二任,但他至今未度過難關,施政的棘手難題才剛開始。
石破豪賭輸大傷自民黨
日本國會分參、眾兩院,議員雖都由民選產生,但參議員任期六年,每三年改選半數,眾議員任期規定是四年,被認為較接近民意,地位比參議員優越,然依法首相有權解散眾議院,無權解散參議院,所以事實上眾議員任期不定,必須隨時應對選戰。而且首相和重要大臣都由眾議員出任,因此執政黨控制眾議院遠比掌握參議院重要。
石破在首相寶座尚未坐熱即匆匆解散眾議院,圖的是想乘勝追擊,但從結果來看,他是偷雞不著蝕把米,高估了自己的威望,也低估了民眾對自民黨黑金政治、工資停滯、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物價飆漲導致年輕人生活不易等的不滿。這些帳都算在自民黨頭上,石破根本扛不住。
當下日本眾議院共465席,過半數是233席、絕對安定多數是261席,達2/3是310席。大選前的席次自公執政聯盟279席(自民黨247、公明黨32)。10月27日選舉重新洗牌,自民黨被洗得一身冷水,儘管仍是最大黨,但當選者銳減至191席,連負責執行石破看板政策「地方創生」的農林水產相也落選;受黑金醜聞影響,舊安倍派遭遇重創,推舉的50名議員候選人中,只有22人當選,意味著這些派別正在萎縮。
公明黨也選得不好,議席減少至24席,9月28日才接手的黨代表和黨副代表也雙雙落選,因而執政聯盟兩黨加起來只有215席。石破的政治豪賭大輸,自民黨元氣大傷。這是自民黨2009年丟掉政權以來,隔了15年再次失去眾議院多數席位,也是2012年重新上台後遭遇的最大危機。不過,角逐五次好不容易才一償宿願的石破無意辭職,只好由上任不到一個月的選舉對策委員長小泉進次郎作了代罪羔羊。
得分最多的立憲民主黨從先前的98席猛增到148席,以及專打增加收入的右派保守小黨國民民主黨,從7席大幅成長到28席。由於沒有任何政黨過半,只得打延長賽,在11月11日的特別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參議院自民黨勝,但不具意義,而在眾議院兩輪石破皆以相對多數的221票(6位當選議員加入自民黨),擊敗第二輪僅增加9票、得160票的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代表野田佳彥。由票數可知,自公聯盟未能拉攏到堅持自己政策立場的國民民主黨,而石破能連任是拜立憲民主黨也無法整合包括共產黨在內,彼此理念、政策差異太大的眾在野小黨。
石破施政要看在野黨臉色
石破驚險連任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因為石破內閣的根基是近幾屆政府中最脆弱的,他帶領的是一個四面楚歌的政治聯盟。面對的難題多多:其一,權威盡失。議席不足,無法照自己的意志施政,必須看他人臉色,吸納在野黨的政策主張,透過與各政黨協商、妥協的方式來營運政權。其二,有「變生肘腋」之虞。長期以來,石破茂在自民黨內屬於少數派,這次與高市早苗競爭險勝,但也製造了敵人,目前在自民黨內有高市、麻生前首相的勢力,還有遭受黨內處分的黑金議員等在虎視眈眈,伺機挖石破的牆角。其三,在野黨隨時可能提「內閣不信任案」。如果石破始終邀不到其他政黨入夥,擴大政權基礎,則8個略居多數的在野黨聯合提案挑戰石破並非不可能。
至於外交方面,石破一上台就表示希望發展與中國的關係、且進行布局,11月4日日本內閣特別顧問、國家安保局長秋葉剛男親赴北京,與中央外辦主任王毅磋商,使得11月15日石破茂在秘魯首都利馬的APEC峰會非正式會議期間,順利地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雙方皆同意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石破還表示希望強化各層級的溝通、增加合作。
石破苦尋親近川普之策
當然,石破最在乎的仍是日美關係。由於日本吃過川普「美國優先」的苦頭,這四年則跟拜登政府經貿、安全緊密合作,因此這次美國大選日本媒體全都在力挺賀錦麗,直到開票持才恍然大悟大事不妙。石破也急著與川普通電。這次去南美參加APEC、G20峰會,日媒曝其最渴望達成的,其實是要在會後能轉往紐約或佛羅里達跟川普見個面。只是,川普現在忙著喬新政府人事,排不出時間;另有媒體緩頰,美國法律禁止公民個人就外交事務與外國領導人會面,但11月14日川普在海湖山莊見了阿根廷總統米萊。石破欲見川普以救威望的意圖未實現。
石破茂向來有鴻鵠之志,特別想在安全、外交及修憲上做點事,如今大選慘敗,必須收斂些,能延續內閣,明年春天通過2025年預算,7月接戰參議院選舉就不錯了,說不定預算一過,就會出現倒石破的戲碼。總之,日本政治會經歷一段飄搖期,石破執政之路注定坎坷。。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中邦
- pages: 42
- 標題: 日政壇生態丕變 石破成弱勢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