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珠海航展遇上「川普2.0」│胡勇

當珠海航展遇上「川普2.0」│胡勇

2024年11月6日,美國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儘管早有心理預期,但「川普2.0」的到來還是讓世界大受震撼。這是由於「川普1.0」開啟了中美兩強的激烈競逐,人們有理由擔心隨著這位執著於「美國優先」的政客重返白宮,未來四年中美關係將變得更加岌岌可危。11月12日,第15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在廣東珠海登場。這兩件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繫。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無論新一屆美國政府採取怎樣的對華政策,中國都將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包括持續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川普1.0」不僅未能擊倒中國,反而激起了中國的鬥志。珠海航展展示的軍事成就,讓中國有了跟「川普2.0」打交道的底氣。

川普歸來 中美吃緊

涉華(包括涉台)議題並非2024年美國大選兩黨攻防的重點,這固然是因為川普與賀錦麗聚焦經濟、移民等國內事務,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美國朝野早已達成共識,即必須遏制中國這個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競贏」(out-compete)中國,儼然成為華盛頓不分政治光譜的政治正確。

跟第一任期的理念與政策一致,「川普2.0」念茲在茲的首先還是關稅問題。在競選期間,川普曾揚言將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60%或更高的關稅,甚至假設發生中國大陸「進入」台灣的情形時,他將對中國徵收高達150%至200%的額外關稅。在川普勝選後,眾議院共和黨議員迅速炮製法案,要求取消美中「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如果「川普2.0」挑起更高烈度的對華貿易戰,甚至實施兩國貿易脫鉤,不僅將加劇中美緊張關係,而且會擾亂世界經濟秩序。

更令人憂心忡忡的是「川普2.0」的外交國安班底。川普提名的國務卿人選魯比歐(Marco A. Rubio)是出了名的對華鷹派,在參議員任內多次提出譴責中國的政策法案,包括「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等,為此他在2020年7月和8月兩度登上北京的制裁名單。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被提名人沃爾茲(Mike Waltz)同樣是對華強硬派,他曾是眾議院負責協調對華政策的「中國事務工作組」成員。沃爾茲的反華「業績」,包括曾在國會發起一項旨在減少美國對中國關鍵礦產依賴的立法草案,以及對在美國的中國學生和學者加強審查、保護美國大學免受中國間諜活動的立法草案等。

新任國防部長人選海格塞斯(Pete Hegseth)相對默默無聞,大陸媒體通過大數據手段發現他對國際關係持有強硬立場,認為中國是一個「嚴重的威脅」,主張美國要採取措施遏制中國的發展,其思維充滿對抗性。換言之,「川普2.0」的對華政策,將由清一色的鷹派政客主導。

在北京最關心的台海議題上,魯比歐和沃爾茲都有「友台派」的標籤,尤其前者與蔡英文、賴清德等都有過互動。可以預期,「川普2.0」不僅不會放棄打「台灣牌」,而且可能變本加厲刺激北京。在中美戰略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美國軍事介入台海,與中國大陸直球對決的風險不能排除。

珠海航展 大國重器

作為全球五大航展之一,兩年一屆的珠海航展已經成為代表當今國際航空航太業先進科技的盛會。本屆航展的規模再創新高,有來自47個國家和地區的1022家參展商齊聚珠海,一批代表世界先進水準的「高、精、尖」展品集體亮相。當然,唱主角的還是東道主中國。

202203015840834769 15042

本屆航展最大的亮點和看點之一就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兩型新一代隱身戰機殲-20S與殲-35A,首次公開並同台亮相。其中,裝備國產發動機的殲-35A無疑是航展的頭號明星。據軍事專家介紹,殲-35A是隱身與反隱身作戰體系的規模組成力量,以制空作戰為主,兼顧對面作戰。隨著殲-35A閃亮登場,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個同時裝備兩款第五代隱身戰機的國家。從命名來看,殲-35A對標的就是美軍的F-35戰機。從性能和參數來看,殲-35A在動力、隱身、武器射程等指標上還要略勝一籌。

除了新一代隱身戰機,珠海航展一口氣展示的「大國重器」簡直讓軍迷們目不暇接,大呼過癮。例如,中國海軍首次實裝亮相珠海航展,其中殲-15T、殲-15D、直-20J等戰機都是首次公開。不同於只能滑躍起飛的殲-15,殲-15T能夠彈射起飛,作戰半徑更大,具備更強的制空作戰能力和對海突擊作戰能力。殲-15D則是專用電子戰飛機,是航母艦載機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能夠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紅旗-19」地空導彈系統、被喻為「空中航母」的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九天」、能夠長時間隱蔽偵察的「彩虹-7」隱身無人機、高速隱身的500噸級水面無人作戰艇「虎鯨」、科幻宇宙中的隱身空天戰機—「南天門計畫」的「白帝」乙型戰機等。珠海航展集中展示的這些先進武器裝備,是近些年來中國國防科技和工業實力發展壯大的最好證明。一位在現場觀展的台軍前艦長情不自禁哽咽「我們中國有多強!」新加坡《聯合早報》更發出「珠海航展讓美軍恐慌」的感慨。

202203015840834769 15043

中美軍力此漲彼消

「珠海航展讓美軍恐慌」可能有點言過其實,畢竟美國仍是當今世界公認的第一軍事強國。但中美軍力此漲彼消是不爭的事實。2024年8月3日,由美國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跨黨派領導層組成的「國防戰略委員會」發布最新報告,稱中國是美國利益的「最顯著挑戰」、「最強大全球軍事威脅」。

特別是在長達20年的專注軍事投入後,中國正在多方面趕超美國,很大程度抵消了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優勢。今天的中國擁有超過370艘艦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軍。反觀美國,造艦工業基礎不足,美軍「建設、維護和修復所需海上力量的能力,從根本上令人懷疑」。

雖然這份報告的初衷是渲染「中國威脅」,為美軍爭取更多經費,但就內容本身而言,的確道出了事實。擁有11個航母編隊的美國海軍,已意識到無論是造艦速度還是造艦技術,美國都已落後於中國。2023年美國下水各類海軍艦艇13萬噸,看似造艦能力比中國強(11萬噸),但這個數字有水分,13萬噸中有5.5萬噸是非作戰艦艇;而且13萬噸已是美國造艦的產能極限。根據美國海軍研究所提供的數據,如今中國造船業占到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曾稱雄世界的美國造船業的產能已經萎縮到0.13%。受基礎設施落後、產業工人流失等因素影響,美國軍艦製造和維修能力一落千丈,目前美國本土能夠承接軍艦業務的造船廠只剩下4家。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美軍新一代「福特級」航母、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新一代「星座級」護衛艦的交付時間,普遍比原計畫延後1-3年。美國海軍甚至不得不將一些後勤保障類船隻送往日本、韓國、印度等國的造船廠進行維護保養。在造艦技術方面,儘管美國在航母建造技術上仍領先中國,但美軍現役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是1990年代的產物,雖歷經改造升級,但潛力已被挖掘殆盡,與中國海軍055萬噸大驅完全不在一個水準線上。無怪乎海格塞斯會說,最近10多年來,五角大厦針對中國做過多場兵棋推演,結果無一例外,都是美國輸了。

結語

習近平在給川普的賀電中說:「歷史昭示我們,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中國希望與美國互利合作,但在維護核心利益方面,也絕不會害怕與美國鬥爭。珠海航展就是一個最新的注腳。

(作者係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胡勇
  • pages: 59
  • 標題: 當珠海航展遇上「川普2.0」